猴王造大桥
2019-10-13董淑亮
董淑亮
课文背景
《赵州桥》这篇课文,介绍了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赵州桥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风景如画的石棚山和锦屏山之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桃花涧。多年来,住在石棚山的一群金丝猴、长尾猴无时无刻不想着到锦屏山游玩一番。但桃花涧挡住了去路,他们每天只能遥望着那些奇峰怪石出神,无法亲身感受。
为了明年春游,看桃花、尝鲜果,更为了树立堂堂猴王的威望,猴王决定立即动工修座桥,并把任务交给了智商极高的长尾猴,要求他一定要把桥修好。
長尾猴接到任务后,去山林里找到了喜鹊,向喜鹊说明了情况。
“好啊,建桥是件好事情。”喜鹊说,“你回去就抓紧时间招兵买马,准备石料,我这就去现场,看完以后把图纸画好。”
喜鹊经过勘察,设计出了好几种建桥方案,始终都不满意。一天,喜鹊飞到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上,发现池塘里漂浮的王莲宽大的叶子浮在水面上,有几只猴子正在叶子上面来回跳跃,王莲叶子却丝毫没有折断。它完全靠一根茎支撑着叶面,在水波的起伏中飘然自若。
“我的设计图纸出来啦。”喜鹊有了灵感,很快就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叶式浮桥”。
“好美啊!”长尾猴拿到图纸后,左看看,右瞧瞧,赞不绝口。
有了图纸,长尾猴立即组织施工。他们不分白天黑夜,运土、堆石料、打桩、浇铸……嘿,提前一个月便把这座“叶式浮桥”修好了。
“哇,太美啦!”过往的小动物们看到“叶式浮桥”以后,无不赞叹。的确,这座“叶式浮桥”点缀在流水不绝的桃花涧上,成了两山之间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这天,猴王搞了一个非常隆重的竣工庆典,《动物王国》的许多媒体记者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场面热闹非凡。
从此,石棚山上的一群金丝猴、长尾猴每天都无拘无束地在两山之间穿梭往来……山林里的小动物们,像兔子、刺猬、狐狸、野獾等,也天天在桥上跑呀跳呀,做游戏,看风景,真是快乐。
【相关档案】
王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生长在水中。每棵王莲,能生长20~30片硕大无比的圆叶子。叶子向阳的一面是淡绿色,十分光滑;背阳的一面是暗红色,除了明显的叶脉外,还生有长长的刺毛。它的花儿开得既大又美丽,果实圆球形,里面有数百粒像玉米粒的种子,可以当粮食吃。王莲叶的直径可迭1。5~2米,叶面浮力负荷重量可达40~70千克,在叶面上均匀地平铺上重70千克的砂子,它仍能巍然不动呢!
1851年,英国花匠兼建筑师约琴发现浮在水面的王莲,它的叶子背面有许多粗大的叶脉构成骨架,其间连以镰刀形横隔。它的叶子里的气室使叶稳定地浮在水面上,叶子虽薄但有巨大的支撑力。约琴受到启发,设计了像王莲的叶子那样结构的展览大厅。这个以王莲叶结构设计的大厅建筑工程,以钢和玻璃为原料,结构轻巧,跨度大,立柱少,宽敞明亮,异常雄伟,被誉为“水晶宫”。
王莲的叶子不是简单地浮在水面,而是让柔软的茎把它与水底连在一起的,巨大的叶子像重心连在悬索上的板面,使它在水波的推逐中安然无恙。桥梁建造专家受王莲叶子结构的启示,还设计出了一种独特的“叶式浮桥”,这种浮挢仿佛一块块木板把重心连在悬索上一样,虽然颤颤抖抖,可水冲不垮,浪打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