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究
2019-10-13贾浩
贾浩
摘 要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对其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安徽省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该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为建设高质量的小学全科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全科教师;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备;信息技术素养;微课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7-0020-03
1 引言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手段[1]。教育部于2014年5月颁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并要求各高校按照《能力标准》完善培养方案,合理科学地设置培养课程,引导在校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化教育的挑战。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是决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2]。
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三所高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以解决农村小学师资缺乏的现实问题。笔者通过问卷形式对该专业学生做了信息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并用可视化的数据展示了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提高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设计 笔者通过对《能力标准》的详细解读,结合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计划,编制《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教学设备使用情况、信息技术素养、态度与意识。其中,教学设备使用情况采用的是多选题型;信息技术素养、态度与意识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级量表题型,选项分别为几乎不会、不熟练、一般熟练、比较熟练和非常熟练(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和完全符合),计分方法是1、2、3、4、5分依次递进,分数越高,表示其信息技术能力越强。
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安徽省设有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三所高校的学生。为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调查数据,以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调查对象覆盖了安徽省设有此专业的所有本科学校的各个年级。
数据分析工具 为保证问卷的可信性和合理性,笔者运用统计软件SPSS 23.0对问卷整体进行了信度检验,Alpha信度系数为0.893,说明该问卷信度很高,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同时,本问卷主要对其内容效度进行了检验,通过导师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参与,对题目的设置、结构和难度进行了反复修改,从而保证该问卷的内容效度。
调查数据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于2018年12月9日,截止于2019年1月6日。问卷共回收313份,有效问卷为312份,有效率为99.68%。其中,安庆师范大学的人数最多,共189人,占总人数的60.58%;合肥师范学院共70人,占22.44%;安徽师范大学共53人,占16.99%。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学设备使用情况 通过表1数据显示,在常用的教学设备中,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情况最好,共有81.09%的学生会使用多媒体教室;选择投影仪的人数仅次于多媒体教室,所占比例为56.73%;微格教室的使用情况也相对较好,有54.17%的学生会使用微格教室;电子白板和录音笔的使用情况不佳,所占比例分别为37.82%和30.45%;会触控一体机和扫描仪的人数最少,分别占比仅为18.27%和15.71%。
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教学设备不断更新,但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够理想,具有较大进步空间。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以便今后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中,未来教师需要积极适应新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设备,创造更加便捷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素养 表2数据显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不佳。有1.6%的学生几乎不会使用搜索引擎,还有7.05%的学生不会下载软件。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办公软件,但仅有8.33%的学生能够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使用动画制作软件。对于图像处理软件,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但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媒体播放软件的使用情况一般,还有22.44%的学生使用不熟练,甚至几乎不会使用。极少数学生会使用音频编辑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几乎不会的学生明显多于其他软件。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使用屏幕录制软件,仅有2.14%的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情況最不理想,选择几乎不会和不熟练的学生分别高达31.73%和34.94%。微课或慕课是当前流行的授课方式,但是会使用和制作的学生也很少,甚至有24.04%的学生几乎不会使用或制作微课和慕课。
从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来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至关重要[3]。现如今,“互联网+教育”发展迅速,对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微课和慕课的盛行,对动画制作、图像处理、音频编辑、媒体播放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掌握较多信息技术技能,如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查阅并下载日常教学需要的资料,会使用基础的办公软件,会用Excel处理学生的成绩数据与评价,会利用思维导图等软件进行知识建构等。
态度与意识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还不太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甚至有10.9%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大多数学生并不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并不具备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仅有9.29%的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61.5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完善自身专业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但仅有42.62%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少数学生会经常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热点。相比之下,比较可观的是57.69%的学生具有终身学习信息技术的想法,并希望将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
通过调查发现,安徽省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态度和意识并不是很好,虽然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但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了解《能力标准》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学生对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促进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比较强烈。
4 对策及建议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4]。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不仅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更引领教育事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引入各级各地学校,向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作为未来乡村教师的储备力量,必须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所以,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完善教学设备,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1)学校及时改进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创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安徽省各地区已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因此,各高校也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此类仪器设备并进行教学,确保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先进设备,并能够掌握基础的故障维修等技术。
2)对高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高校中年长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较低,对很多新兴仪器不能熟练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极大阻碍。教师先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才有余力指导学生操作,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设备遇到的故障。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
建立互助平台,共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1)班级建立交流互助平臺,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①资源共享。任课教师可通过平台提供学习资源,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不足自主学习。
②答疑解惑。学生可直接在平台提出问题,教师随时随地进行解答,或学生在平台上共同讨论以解决问题。
③交流互动。课后实践作业或学生个人作品也可上传至平台,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之间互评,共同交流提高。
2)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座谈会,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革新学生的观念。教师需要在新型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热点。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微课是信息化时代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学生需紧跟时代潮流,学会使用并制作微课。首先,中国大学慕课网资源丰富且质量高,学生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制作微课,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微课的特点,从理论知识基础、微课制作方法和教学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最后,微课录制结束后,师生共同进行教学反思,以弥补缺少真实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对学生在录制微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及时讲解,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屹,马静思,周平红,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04-110.
[2]杜玉霞.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8):86-92.
[3]祝智庭,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5(9):5-10.
[4]李毅,王钦,吴桐,等.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关键影响因素的多维度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