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2019-10-12刘晓东

艺术大观 2019年21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保护利用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各行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改革的机遇。现阶段,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都在想方设法地进行创新和发展,文博行业亦是如此。不仅发生着变化,也实现了革新。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对馆藏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的同时,也能提升文物的利用率。因此,本文根据互联网+对馆藏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互联网+对馆藏文化的有效利用方式。希望能够给文物相关部门提供部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馆藏文物;保护;利用

一、引言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信息重组的关键词,其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目前,各行业领域也将信息技术作为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在优化和升级产业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而文博行业也在其中。2017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将互联网+作为开展文博工作的新平台,在对馆藏文化实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时,提升文物资源利用率,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

二、互联网+对馆藏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电子信息的有效管理

这些年来,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工作相当重视,并且完善了相关的法律规范实施文物保护。但是尽管如此,大量的文物也遭受到了破坏,甚至发生丢失的现象。因此,为了改善以上现状,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相关文物保护部门运用互联网技术,对珍贵的文物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给不同种类的文物都设置一个“身份证”,这样可以随时在电子文物管理库中随时更新文化的现状变化,也能提升文物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保障。

(二)促进文物虚拟展览工作的开展

随着文博行业的迅速发展,文物展览活动次数也在日益剧增。展览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能凸显出文物的价值。但是,由于文物展览活动开展时,人流量过多,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不足以及受到灯光、湿度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以上现状,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文物相关的所有信息都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去,采用动画、语音、视频等方式,将文物的信息呈现到观览者的面前。其次,还可以建立3D模型的方式,进行文物虚拟展览,这样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地防止文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破坏现象,这对于文物的保护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互联网+对馆藏文化的有效利用方式

(一)创新和开发创意文化产品,发挥出文物的价值

根据上文所述,博物馆定期或不定期都会开展馆藏文物展览活动中,期间文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运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实施虚拟展览,实现文物利用率的最大化,也能够让人们观看到更多的文物,也能深刻地感受到文物的独特魅力,促使更多的人热爱传统文化以及珍贵的文物。基于此,相关设计单位可以根据文物结合现代化元素,进行文物开发和创意设计。比如,故宫博物院则是根据当地文化特点去重新设计的故宫色彩和人物书签等,让所有的文物焕发出全新的色彩和活力,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售卖,这样在提升博物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效地发挥出文物的最大价值。

(二)构建有效的文物数据平台和数据库,促进文物资源的共享

文物的展览活动,不仅仅只是挖掘文化的表面价值,而是对文物进行深度的眼界,发掘文物的实际价值。由于文物自身特殊的原因,对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遭受到毁坏或者丢失。因此,在相关人员研究文物资料时,也会有部分文物存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而阻碍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互联网+背景下,文物保护部門应该根据文物信息,构建文物数据平台和数据库,收集各种文物资料和信息,尽可能将文物信息完整的展现给人们,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这样也能保障研究人员在研究文物时,完善的数据库可以提供更多详细的资料。除此之外,文物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文物的研究工作,也能够可以及时更新信息,实现各个地区文物资源共享,给各个地方的文物研究者提供更加珍贵、详细的资料。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影响下,促进了文博行业的革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开展文物展览活动时,实施虚拟文物展览,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文物。同时,构建文物资料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更新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实现各地的资源共享,给更多的文物研究人员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此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在进行文物产品开发和创意设计时,还能为文博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玉婷.探究“互联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124-125.

[2]祁林林.浅谈“互联网+”对馆藏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认识[J].文物世界,2017(06):54-55.

作者简介:刘晓东(1990.07.20),男,回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文博专业助理馆员,大专,松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保护利用
画与理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物中观史: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文物与三国文化
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与利用思考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