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在服装中的设计语言及运用
2019-10-12王淑慧
王淑慧
摘要:立体主义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是一个时代极具突破性的艺术表现,在现代艺术各领域中产生的思维导向开拓了全方位的思想认知。其影响除视觉上的观感体验,其中蕴含的价值体现也涉及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思潮、艺术家的思想特征与艺术形式审美特征的变化。本文从立体主义绘画思想的风格特征、视觉导向以及现代技术的支持展开论述,更好的通过现代视角和现代技术去阐释立体主义的创意表达,具体阐述立体主义对服装要素的影响表现以及在服装中的设计展望。
关键词:立体主义;服装设计;创作理念;视觉导向
一、概述立体主义画派的创造性语言
在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画派正以它独有的设计语言向各个领域延伸,其艺术追求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艺术观念有着直接关联。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为立体主义流派的核心人物,将他的思想认知、意识观念在画作中进行描绘创作。“他的绘画语言有着许多方面的来源,这种艺术风格的诞生离不开著名画家保罗·塞尚在绘画观念中对他的思想启示。在立体主义初期,多点透视的绘画手法在其作品中得到提炼,也因受到印象派绘画、原始画派以及非洲雕塑等影响。”[1]以多个角度的不同视像融入画面构图,将形态各异的视觉符号作为传达媒介,利用打散、重构、拼接等多种造型艺术手段,作为艺术设计中视觉语言的传达形式,重新构建其创作主题。
艺术家们对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宣扬之所以持续到今天,并在今天这个流行三维立体的时代,依旧大放异彩,想必立体主义的先锋独创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摆脱了文艺复兴时期刻画作品的细致入微,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表达,创造出一种符号化的语言系统。对线与造型的不断探索,用支离破碎、前卫、抽象的造型表现启发了现代社会受众的审美观念,在今天这样一个设计元素多元化、媒体艺术交互性的背景下,无疑是立体主义绘画语言信息交互与创意碰撞的发光时代。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不可否认,人是创造性的存在,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不论是哪一种绘画语言,都是在艺术的内部规律中找寻人类与艺术自身的自由。毕加索对形体结构与艺术空间的摸索,形成一种非常规化的风格创作,为视觉艺术开辟了全新的发挥空间和设计指向,即毫无顾忌地去探索心之所向的事物。
二、立体主义风格下服装设计的视觉导向
艺术具有相通性。以一切事物为灵感可谓是服装设计创作的重要一环,不论是立体主义绘画作品的诞生,还是服装设计产品的流行,都是一个时代下的艺术启发。它启发创作者如何切实表达一个自由创作的世界。一副优秀的作品势必会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往往根据其状态去引导艺术作品的走向,这样一来也就有了立体主义画派打破视觉效果、打破光影和明暗的艺术风格,也就有了服装设计中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解构和碰撞。相反,“如果把艺术定义为某种追求和达到平衡、秩序与和谐统一的活动,那么其定义也就同动机心理学家为人类动机找到的静止概念一样,其实是一个歪曲事实真相的片面的结论。”[2]立体主义艺术创作中,忠于情感观念和主观意念的表达,去除事物本身固有的造型特征,创造出有灵魂、有精神载体的艺术作品,所谓艺术性便可一探究竟,其艺术处理及表达手法在服装设计中也变得典型化、具体化。
(一)造型构建的扁平化特征
立体主义画派中摒弃阴影、透视等修饰画面的此类因素,对人和事物的刻画边界干净利落,使之形成清晰的层次感和画面布局,进而产生一种鲜明的、扁平化的视觉效果。“立体主义提供的正是一种全知性视角,艺术家将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多重视觉角度置入作品中,”[3]传达出个人视角下的物质形态,使其以直观的方式加入四维空间。这样一种“立体”思维,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事物的“重构”,这种“重构”使得原本的三维空间发生扭曲变形。画面上呈现的解构与组合,在今天的时装界得到大量运用,如若日本设计界带来的解构风潮,山本耀司、三宅一生等设计师作品轰动一时;除此之外,薇薇安·韦斯特伍德、马丁·马吉拉等人的设计也带有“分解与构成结构”的鲜明特色,那么这样的设计思维是如何大放异彩的?不难发现,从立体主义绘画到服装设计的设计构成,不仅仅一味地打破、去除,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风格影响下形成的与服装载体相粘连的构成方式,使服装造型既遵循了人体动态规律,也对服装语言进行了一种解读与重组。
(二)色彩构成的视错觉
“人们通常把与物体形状和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其中与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色彩视错觉。”[4]在立体主义艺术家的风格化处理下,对外界事物的歪曲变形使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背景与主题交互穿插,形成交相错落的线条轮廓和块面堆积,不同角度的几何形块面所构成的组合图案,产生了多样化的视错效果,在画面中形成的一种视觉感受即空间错觉。作为服装设计要素中视觉冲击效果最强的色彩要素,在色彩构成中由于几何形态以及其他图案元素的占比面积、纵身空间和色相对比等产生的差异效果,跟随人体动态规律的变化产生的视觉错象,使得这种围绕色彩、线条和空间错觉的非常规表达为服装的展示增添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材料的自由拼接
毕加索等艺术家的重组与构建思维,在今天的設计中应用广泛,通过不同载体及不同受众去呈现艺术的自由。正如毕加索早期在画布上进行的系列创作,通过不同材料将拼贴艺术呈现出来,这也为艺术家们开辟了新的艺术概念。在服装中不再是单一的亚麻面料、单宁面料,抑或是笔挺的西装面料,一众设计师正极力推崇一种服装材料上质感、触感及服用性能之间的摩擦碰撞,试图表现符合内心的服装艺术风格。犹如塞尚所言:“观察的物体和研究的物体是相互影响的;他带人来到幕后;给人展示他的迟疑和不确定。”[5]这种思维方式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极具创意的思维联想,往往会通过我们所熟知的服用材料,以某个点发散出多种可能性,使其拼接重构后的不规则感和强烈的破坏感油然而生。材料上的解构除了在服装中有所呈现外,通常在设计思路确立初期,也大量应用于招贴海报的视觉表现,将设计者的思路、过程在手稿中全程记录。这样的方式正是立体主义时期艺术家们创作思想的延伸,在今天已然发挥着它在设计中的巨大作用。
三、现代技术的支持
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实现了数码印花等技术的转印,在减少部分服装工序的情况下,服装图案的应用依旧以平面化的视觉效果呈现,设计师力图表达自己的艺术品位、文化底蕴,抑或是个人性格、时代背景,将注重抽象的、几何形态的艺术作品利用喷绘或转印的技术手段呈现在服装中。不同时代背景下反映出的流行日益更迭,立体主义的抽离感或许仍然不易被大众喜爱,但随着新型工业技术的发展、多维空间技术的进步和3D打印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拓展了服装设计的形式和边界。现代化印染工序以及三维技术为立体主义在服裝上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最优条件。由此看来,立体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使设计师着手有别于传统概念的设计方向,使传统意义上不能完成的立体化形象及天马行空的设计思路得以实现,进而通过服装载体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已经逐渐进入现代服装秀场的主流和中端市场。
正如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所言:“时装是一种艺术表达,作为展示和穿着的艺术,绝不仅仅是功能性或空虚的商业化工具。”新型 3D 打印技术可以将想法、观念变成现实,尤其是在倡导可持续时尚理念的今天,“使服装的构思与实现形成了统一,使服装的设计流程和各环节实现了数据共享,在成衣产生之前也减少了大量的材料消耗。”[6]同时,能够将想法上的自由,通过不同形态的废弃物料、可回收材料进行重复使用,这在过去单纯的立体主义艺术风格上又上升到另外一种可持续的、可视化的艺术层级,同样是跟随人们的变化需求,逐步实现人们对服装环保性能和个性化服务的渴求。
四、结语
每一种艺术的流行都是某个时代下的特殊产物,它的留存与升华离不开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也离不开现代工业技术的革新。立体主义艺术流派对东西方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其创造性语言在服装设计的创新应用中得到诠释,使其承载了现代西方的精神文明价值和文化底蕴。在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速度越来越快,文化价值的体现也尤为重要,人们变化的思想观念是个性化时代的写照,立体主义影响下的服装设计在满足受众需求还原能力的同时,正将其艺术观念发挥它最大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秋红.毕加索“分解重构”造型手法的创造性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林晓华.浅谈立体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影响及其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25(02):78-81.
[4]郑成辉.本科高校中纺织化学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2):61-64.
[5][美]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刘萍君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6]周莉,莘月,张龙琳.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服装设计探析[J].装饰,2014(0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