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文化馆如何做好非遗保护

2019-10-12刀红梅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刀红梅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而文化馆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出发,分析了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价值。做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县级文化馆作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具有各类艺术人才,在非遗工作中,文化馆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优势

文化馆是进行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场所,文化馆在进行非遗保护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区域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较多,具有典型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相同,借助文化馆来进行非遗保护工作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文化馆的优势在于参与了本地区的文化建设和保护工作。例如,名族歌舞、地方戏曲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馆在这些活动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县级文化馆作为各级文化馆中的基层单位,在能够直接接触各类非遗文化和费传承人的同时,又具备较强的统筹作用,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文化馆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1]。

(二)专业人才优势

文化馆中有很多的文化专业人士,甚至有不少专业人士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这部分人能够对非遗保护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非遗的发展。县级文化馆的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人民群众,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大多都长期在基层中生活,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都比较熟悉,在进行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

(一)专业人员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常复杂,而且非物质文化自身就比较复杂,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各项工作都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但是从当前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文化馆专业人员的数量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性[2]。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文化馆为例,该文化馆有工作人员4名,皆兼文化馆办公室工作,其中1名分管领导,1名兼办公室主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有相关的岗位职责。由于人员数量较少,而非遗保护工作较为复杂,导致文化馆的人员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人员兼职过多,不能全身心进入工作状态,加之专业素质有待提升,能力有限,难免出现工作反复,有待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习逐步提高。

(二)保护意识有待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多都是老年人,其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慢,而且对于政府出台的非遗保护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在开展非遗保护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缺乏深入的認识,思想落后,使得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此外,很多人认识不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忽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使得文化馆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困难[3]。尽管勐腊县文化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突出的进步,其中省级名录项目3个,州级名录项目3个,县级名录项目19个,为西双版纳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其保护意识仍有提升的空间。

(三)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起源于农村,并在农村中逐渐发展起来,而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非遗保护中保护、传承以及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经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非遗保护的主要原因。在勐腊县文化馆中非遗保护工作至今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导致非遗项目及民间艺人的调查、申报等各种不能正常进行。

(四)传承保护工作有待提升

做好非遗保护工作需要保证非遗文化后继有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非遗的保护,非遗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文化的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发扬光大,面对当前非遗文化面临灭绝的问题,各地需要进一步加强非遗文化传承,提升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当前在勐腊县文化馆中,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9人(已故10人),实际人数139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8人,州级51人,县级78人。从人员数量来看,还需要加强传承人员的数量,提升传承保护工作。

三、提升县级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要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

当前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非遗保护是国家和相关部门的事,与自身无关,保护意识非常淡薄,这就导致文化馆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文化馆可以加强对非遗保护的宣传,仍更多的人都认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提升非遗保护意识,进一步推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以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有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在文化宣传的过程中,文化馆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自觉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4]。

(二) 充分利用基层优势,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县级文化馆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区域优势。由于文化馆中有很多的非遗传承者,对非遗传承者采取逐级管理、签订年度工作承诺书、不定期走访检查工作开展情况的办法,对非遗保护工作实行规范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性的管理,有机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各级传承人的自身优势。县级文化馆对地方人文环境较为了解,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此外,随着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文化馆还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自觉的参与文化保护工作中[5]。

(三)完善相应的非遗保护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完善的非遗保护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馆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时,需要明确工作制,设立非遗保护中心,将非遗保护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并增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人员,在技术和设备上也要给予较高的支持,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工作,县级文化馆也需要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充分调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完善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具体环节,将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的重要文化财富,和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每个人都需要具有非遗保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非遗保护工作,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能够实现代代传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术.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13):17.

[2]郑云翔.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165.

[3]刘赛民.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职能及对策研究[J].明日风尚,2017(11):323.

[4]高燕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基因——以宣威市“非遗”保护工作为例[J].智富时代,2018(7):143.

[5]谭丽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7(3):7.

猜你喜欢

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