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方法的探讨
2019-10-12闻华利
摘要:色彩,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色彩来表现的一种绘画,它是美术高考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能力是学好色彩的必备条件。文中就针对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方法做一下探讨。
关键词:色彩;色彩感受能力;色彩原理
一、讲清色彩原理,为认识色彩奠定基础
对于高考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都是初学者:色彩基础知识薄弱,固有色观念根深蒂固,这是色彩教学中最大的障碍。要想扫除这一障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明白色光原理。可采用“展示法”“观察法”等一系列方法,让学生明白光是一切色彩产生的源泉。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色彩,就是由于光的反射。如黄色物体是吸收了其他色光、只反射出了黄色光,这种黄色光对人们的视觉产生了作用,因此就呈现出了黄色。搞清楚这些光与色的原理,为下一步认识并研究色彩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知识。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多对色彩的感受与把握
(一)运用演示法明确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关系
有时候在自然光条件下,光源色与环境色往往不是很明显,对于初学色彩、固有色观念很深的学生来说,更不容易发现。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有意识地进行演示,强化光源色及环境色的作用。比如用暖黄色的灯,照在白色石膏球体上,球体下边放一红色的衬布。这时候能够清楚地看到球体的亮部呈现出光源的黄色,而反光面则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红色倾向,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亲眼看到这些色彩的客观存在,从而明确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运用图示法导出素描与色彩的关系
素描关系中的明暗五调子是指: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色彩是在素描关系上运用不同的色彩来对物体进行刻画、对画面的空间进行艺术处理。为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素描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可用大幅挂图在球形体上标出明暗调子的各个部分,然后在球体的左上或右上确定光源,也可结合现成的范图,让学生明确物体不同部位与光线接触的远近距离不同,色彩也会有差异。高光距离光源最近它是光源色的直接反射,其色彩可以用大量的白色加点光源色;亮面是以光源色为主加少量的固有色;灰面光源色较少,以固有色为主,色彩的纯度也是整个物体中最高的;明暗交界线,光线照不到,也几乎没有环境色的影响,所以,它的色彩最深,可在固有色中适当加点补色;反光的颜色受环境色影响比较明显,用环境色加上适量的固有色即可;投影颜色比较重,用衬布或桌面较深颜色加少量的环境色。这样用图示逐一进行分析,既让学生了解素描与色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只注重素描关系而画成单色画,也不能只注重色彩而忽略素描關系,使物体缺乏立体感、空间感和质量感,也让学生学会初步的物体刻画,不至于面对“陌生”物体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三)运用观察法让学生感受色彩变化的魅力
初学者对色彩把握不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会观察。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学会整体观察。可眯起眼来观察和感受画面的布局、基调、黑白灰、主次及虚实关系。其次要学会比较观察。在把握基本色调的基础上找出不同物体的色彩变化。可以从四个方面找对比:一是找色相的对比,如红、黄、蓝、绿等,同样是黄色,还可以找出不同的色彩倾向:柠黄、嫩黄、橘黄等。同理,其他色系也可找出细微差别;二是找明度对比,不同的物体,其明度也会有所不同,如黄色苹果比红色苹果的明度高,单个物体的不同层次明度更是不会相同;三是找纯度对比。同样是黄色,水果比衬布的纯度高,前边果子比后边的纯度高等;四是找冷暖对比。冷色调中会有偏暖的色块,暖色调中也会有偏冷的颜色。为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往往前边物体会暖一些,后边的物体要冷一些。
(四)运用多媒体领略不同的色彩画法与风格,从而提高审美与感受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欣赏一些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特别是对色彩表现成功的名作,仰或观赏现代名师们的作画视频,美术宝上就有很多这样优秀的作品和视频,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营养,感受不同的画法与风格,受到启发,从而树立起条件色观念,同时也能提高审美层次与色彩感受能力。
(五)加强训练、运用示范教学法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与把握
对于初学者,老师要给学生做好示范,让那些空空的理论很好的渗透到绘画实践中去,从而精准地把握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如在学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时,通过老师的示范演示,学生能够很快把握在色彩对比强的时候需要统一画面的色调,可在颜色中加入相同的颜色成分使其调和;在处理邻近色及类似色时需要找出它们之间不同的色彩倾向,来加强其对比度。
三、结语
绘画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理论掌握地再多,自己不动手画还是不能真正领悟,不能运用到实际绘画中。在色彩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再进行大量的写生训练,才能准确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胜利.谈学生美术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50-151.
[2]陈荧洁.试论学生美术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8(31):40-41.
作者简介:闻华利,河南省镇平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