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歌相伴?与梦想同行
2019-10-12潘湘惠
潘湘惠
摘要:少儿合唱团是提高音乐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推动儿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少儿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该阶段学生的年龄以及兴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在进行少儿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思想不集中、行为不可预知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随机应变,创新训练方式,并且寻找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以便完成训练任务。本文就少儿合唱团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使得学生始终保持对于合唱的兴趣。
关键词:少儿合唱团;训练;方法
合唱是一项集体性的艺术,这就意味着在寻找歌词感觉的过程中,不能够通过个人来表达作品理念,应当是一群人的方式进行作品演绎。作为教师,在进行少年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使得学生意识到只有齐心协力,唱出来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充分意识到集体的力量,才能够使得作品表现更加完美。
一、少儿合唱团的训练方法
(一)姿势练习
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控制一般较差,因此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力十分容易被分散,因此我们应当寻找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师在进行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反复提醒学生们的站姿,在站立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身体放松,且自然竖立,双手放在大腿两侧,双脚稍稍分开,身体重心应当落在两脚之间,不能够僵硬,眼睛平视前方,面带微笑,根据表演的内容应当及时切换自身的表情,坐凳子时应当站凳子的三分之一,且双脚平放,随着节拍律动时应当做到整齐统一。
(二)呼吸练习
在合唱团排练之前,呼吸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一开始使用一些单纯的呼吸方式进行气息练习,练习之后可以进入循环呼吸练习。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双手叉腰,并且体会吸气时膨胀以及呼出时收腹的感觉,同时也能够辨别呼气是否均匀。在吸气练习的过程中,避免学生出现胸口僵硬、鼓肚子等毛病。
(三)发声练习
在少儿合唱团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采用打哈欠这一方式解决开口唱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鼻同时吸气,放松下巴,将舌头放在上牙床以及下床相衔接的地方,张开喉咙感觉用嘴咬一个苹果。在进行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在合唱时,应当做到整齐,声音要比较通透,因此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良好的基音,不断扩大放宽音量,根据不同的作品选择合适的起声方法。
(四)音准与节奏训练
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音准以及节奏都是十分重要的,节奏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合唱效果以及这次的表演能否成功,因此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音阶练习以及音程练习的方式,如果少儿合唱团基础较好的话,不仅应当练习自然音阶,同时也应当练习全音阶以及半音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边念节奏边打拍子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节奏感,同时也可以加强一些平稳的训练,并且加入节奏变化的练习,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对于节奏的反应灵敏性。与此同时,在进行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通过唱跳结合以及各项肢体动作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合唱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时刻遵守由简到难,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反复练习。
(五)情感表现力训练
在对合唱作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细微,细化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音符以及乐句,应当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的情感不仅仅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同时,音色、音高、速度等各项方式都会直接影响情感表达的态度,因此在进行少儿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加大感情的投入,通过对歌曲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情感表现能力,在此过程之中,也应当确保学生具备声音控制能力以及艺术性。通过演唱更多不同作品的音乐作品,从而展现出艺术的灵魂[1]。
(六)听辨训练
在少儿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的声音是干净清亮的,因此在训练时应当提高学生们的听辨能力。根据辨别声音及时调整少儿合唱团的演唱方式,最终掌握正确的唱法,力求做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唱歌的共鸣。通过实践我们也可以发现所有强有力的声音都是在弱声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强调高位置的过程中也应当增强空间感,使得声音具备流动感,最终激发学生们的演唱情感,最大程度发挥童声的魅力,将演唱方式进行创新,做到真假应音结合[2]。当进行不同作品演唱时,应当要求学生们的声音位置作出改变,例如在选择一些西方宗教类作品时,声音的位置應当靠后点;在选择我国少数民族合唱作品时,声音位置应当靠前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音色的统一和和谐。
(七)咬字吐字训练
在对少儿合唱团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地进行咬字以及吐字的训练,使得字头出来时,在节拍上且整齐统一,并且在最后做好归韵工作。由于中国的语言文字发音和音调都有基本的要求,应当做到字正腔圆。在西方语言演唱的过程中也十分要求发音的标准性[3]。因此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将嘴巴往前嘟一点,这样内部口腔的空间也会更大,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绕口令的方式进行训练。
二、合唱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歌曲选择
在对歌曲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仅应当选择思想较为积极向上的作品,同时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品风格以及难易程度,尽量选择学生擅长的音域以及风格作品进行训练,并制定好相对应的训练计划[4]。
(二)排练演出
每次精彩的合唱演出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以及学生的刻苦训练,一旦将作品定下来之后,应当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收集作品的风格以及背景,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找出合唱作品的重点以及难点,并对这些地方进行标记,为突破重难点进行方案制定。除此之外,作为指挥也应当在作者原意的基础之上进行第二次创作,同时在对合唱演出进行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全面性,减少各类突发情况的发生,并且做好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在合唱开始之前可以通过热身练习以及开嗓练习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提高合唱团队队员的自信心。在演唱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自身的表情以及语气。
(三)训练管理
在对少儿合唱团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训练方式的有效性,从而推动合唱团整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技巧以及管理方式实现。在前期的排练工作准备过程中,应当确保准备充分明确每次排练的任务以及目的,通过加强考勤,让少儿合唱团在训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效率的背景之下,同时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变化根据作品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声部,达到平衡。最后,应当做好团建工作,通过挖掘一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来协助教师进行团队管理,这样也能够提高团队凝聚力,使得每一次的训练都能够有所进步,并且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训练任务,加强团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是一项十分高雅的艺术,而加强少儿合唱团的训练十分复杂且细致,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从孩子成长这一角度出发,不断创新训练方式,探索更加高效的训练手段,最终推动合唱艺术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认知,端正学生们的音乐态度,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晓男.衡水学院音乐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群建设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4):129-130.
[2]尹正文.论合唱教学中儿童自我价值的实现——以杨鸿年童声合唱教学为例[J].文艺争鸣,2019(08):205-208.
[3]彭青.不忘初心 踏歌而行——无锡太湖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及办学分析报告[J].当代音乐,2019(07):37-39.
[4]郭珊珊.谈新时代群众文化视野下的合唱艺术[J].歌海,2019(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