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元素在当代雕塑艺术中的应用
2019-10-12焦晨涛
摘要:本文以如何更恰当地通过当代雕塑艺术来展现传统文化的形式而产生思考。文中以吴为山雕塑创作理念为例来研究传统元素在当下中国雕塑创作的传承与发展,在继承中实现发展和创新。通过这次研究,确定了传统元素在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中的地位。
关键词:传统元素;当代雕塑艺术;《塑魂鉴史》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中国的传统,则另一方面为中国的文化。它包含代代相传的风俗文化,社会制度以及精神文明,这些文化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时代性: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同時又具有地域性。我们在处理传统正在转变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实际及其客观发展规律,以客观并且正确的态度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与劣。文化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二、怎样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潮流强大的社会中,有人说,在当代艺术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软弱的。首先,当代艺术作品应该更加强调对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代雕塑的风格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其次,要从包容的角度来看待传统文化,就是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继承和拥抱传统文化。最后,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重视和借鉴它。一些成功艺术家应该肩负起正确发展传统文化的责任,发扬领导作用,促进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文化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三、《塑魂鉴史》中的传统元素
(一)《塑魂鉴史》中出现传统元素的原因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几十年的洗礼,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艺术作品的文化性和成熟性,表现艺术的语言方面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特点,在雕塑艺术中进行探索和探索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中,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是连续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统治的外交方面主要是由于艺术家方面的因素。
(二)《塑魂鉴史》在传统元素中的地位
在当代雕塑艺术的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受到时代精神以及社会意识,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会用雕塑专业的艺术语言形式展现在雕塑作品中。在当代雕塑艺术中,优秀的作品的生命,在于表达文化的属性,而对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高潮,我们当然需要特别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播。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营养的艺术。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中。创作出符合中国地国情的,人类的文化需求以及对艺术期待的作品。这一方面,是中国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的精神实质以及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其价值和其全部的意义。艺术本来就体现着哲学。这种本身就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正走向哲学的高度地质疑和思考。我们国家的本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这将永远是我们民族的艺术根和我们民族的艺术基地。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中的地位。
(三)《塑魂鉴史》中传统元素的体现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示未来,珍爱和平。
从吴为山先生的雕塑作品——《塑魂鉴史》中,我们可以得知《塑魂鉴史》极具有写意精神。意象是创造主体所拥有的主观情感融入客观形象。一种我们经常使用的创造性艺术形式说借物抒情。图像是有效的信息图像的组合就是图像之间的组合这是一种生物结构。形象是创造的主体在与客观形象接触时,根据本身来自感官的信息进入大脑对物体的线条进行图像处理,从而给予对象与表现形式相同的情感和感觉连接是一种先进的信息载体。意象雕塑是以形象雕塑为主要概括塑料和变形导向的图像雕塑。创作主体对客观目标图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简化了一些细节之后,做相反的事情推广到生产神秘缥缈的艺术效果,这也就是概括了主要的图像雕刻。
四、结论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已经走向了全球化的趋势,并且在这个趋势中。从雕塑艺术的角度看,我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形式较为简单,与其他国家雕塑的发展相比,《塑魂鉴史》不仅是一个思考的角度,更是一个创作的理念。在雕塑的推动下,雕塑艺术的发展空间在艺术水平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雕塑艺术家也有着明确的历史使命。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血脉和精神的传统,应该把雕塑发扬光大,独特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雕塑作品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3]埃蒂娜·贝尔.现代艺术[M].董强,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4]让一路易·普拉.当代艺术[M].董强,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5]尼古拉·第弗利.19世纪艺术[M].怀宇,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6]唐尧.惰性与激活——浅议中国当代雕塑的现状[J].艺术评论,2004(3):40-43.
[7]吴雅琳.传统的缺失——对当前中国雕塑界文化生态之思考[J].雕塑,2007(2):63.
[8]于加男.试论长白山民俗艺术对当代长白山油画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
[9]许正龙.雕塑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焦晨涛,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