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后发赶超的文化富民战略:赶超红利分享中的文化旅游“产业力”(节选)
2019-10-12汤雅乔
汤雅乔
摘要:考察贵州文化如何从精神层面具象化为物质层面,助力形成强力有效的治理模式,以“文化+大旅游”“强治”跨越“贫困陷阱”,带动全省分享致富红利,即“文化的旅游化”与“旅游的文化化”如何带来百姓共富的强效治理路径。
关键词:文化旅游;乡村;产业发展
在实践“文化+大旅游”方面,近年来,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以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资源活化做大“文旅融合治理”文章,让文旅扶贫以创新形式惠及千家万户,文化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全省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乡村旅游在贵州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2017年起,贵州启动《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景区建设扶贫工程,于全省66个贫困县开发旅游资源19495处,促进就业增收98.64万人,帮助89.7万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贵州发布实施《贵州省标准化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从旅游安全、旅游设施、主题特色方面集中发力,推动乡村旅游建设管理标准完善,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基础设施和产品服务的提升改善让贵州乡村旅游近年来连续“井喷”,截至2019年,贵州省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农家乐近1万家①。在此强劲势头下,以乡村旅游中的文旅资源活化释放经济价值、发挥社会效益,对于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贵州跨越经济“贫困陷阱”、延续乡村治理传统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意义。
一、文化旅游化,释放经济价值
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充分实践“文化旅游化”,一系列珍贵文化资源经旅游开发和市场运营最终转化为可供消费和循环增值的文化旅游资本,不断释放出经济价值,推动乡村尤其是乡村贫困地区发展进步。在贵州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中,贵阳市乌当区偏坡村活用布依文化资源,策划集“唱布依歌、着布依服、跳布依舞、讲布依话”于一体的“布依民族走廊”体验产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每逢 “三月三”“六月六”等集中展演上梁习俗、簸箕舞、布依山歌的民族节日更是游人如织,年均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近千万元。遵义汇川区娄山关社区延伸红色文化资源,依据描画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壮烈场景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题名打造“娄山十景”、诗词馆、军事体验区、《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等,年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元,开启了乡村红色旅游“新征程”。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社区将浓郁黔西北彝族文化资源汇入百里杜鹃花海世界,以缤纷绚烂的摄影展、古老神秘的献山祭祀、欢快热烈的乌蒙欢歌集体舞以及精彩纷呈的篝火狂欢多形式获取经济收益,带动近2万村民就业增收.....仅2018年,贵州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2148.33亿元,同比增长36.6%。
总的来看,实践文化旅游化,让贵州乡村的旅游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一)提升文化内涵,优化乡村旅游景观
贵州通过整体统筹把握,从自然、人文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炼文化精华,促进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在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方面,黔东南州西江苗寨综合活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化景观、产品,在开放西江苗族博物馆基础上演进推出村民个人的家庭博物馆;优化打造“古歌堂”“鼓藏堂”“刺绣坊”“银饰坊”“米酒坊”等苗族文化深度体验景点;以游客喜闻乐见的“五湖四海”“高山流水”等表现形式创新苗族酒礼酒仪传承;结合现代审美升级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制作等旅游产品样式,吸纳300多名熟悉苗族文化传统的村民参与“美丽西江”系列旅游演艺及产品制作……通过以苗族文化“铸魂”,赋予景观景致独特禀赋,西江苗寨逐渐发展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吸引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来。作为“乡村旅游扶贫景区带村示范点”,西江苗寨70%以上的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2017年,景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000余元,乡村旅游带动了556户贫困户2847人实现脱贫。 类似的,作为“高原画乡”的贵阳市乌当区渡寨通过乡村景观的提升改造,以布依族图腾崇拜,欢歌跃舞、生活习俗等要素激活寨内干栏式建筑、“簸箕”画室、花园茶馆的艺术氛围,融合周边小桥流水、棚架满荫自然景致构建“美景如画” 的整体風貌;另一方面以“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整合乡村旅游扶贫资金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破解贫困户“单打独斗”的经营风险。此外,在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旅游时,黔西南兴义市乌沙镇建彩窑村一方面活用烧窑做瓦的历史传统和乡间精湛制陶技艺,以奇石、彩陶打造景观小品,结合村内植物景观对彩窑展陈馆进行艺术处理,综合增强景致美感;另一方面,为凸显窑上村艺术特质,村中能人以向日葵种植搭配彩窑文化,带领农户完善绘画写生、艺术培训、园艺观光等景点功能,将彩窑村打造成为“网红打卡村”,促进当地农户人均增收800元。综合来看,贵州乡村旅游在以地域文化要素激活功能景观“内涵”方面热点频出,在以“景区带村”“项目带人”“能人带户”手段促进扶贫方面收获好评不断。
(二)提供多元产品,提升扶贫效益
贵州将各类乡村文化进行组合、融入旅游载体,打造出符合不同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乡村旅游多渠道助力脱贫增收,构建机制以更好发挥扶贫效益。在打造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时,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活用当地鼓楼群、风雨桥、干栏式吊脚楼等特色建筑提供观赏游览服务,组建侗歌和侗戏表演队进行民族文化演出,发展以谷雨节、六月六和芦笙节为代表的民族节庆、以侗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品、以长桌宴为代表的民族特色饮食,综合构建民俗旅游产品体系。2018年春节期间,肇兴侗寨因春晚效应让五洲四海的游客大饱民俗文化眼福,景区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在以乡村旅游扩展增收路径方面,当地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鼓励贫困户流转土地参与企业投资的景区项目建设享受分成收入;或是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担任景区清洁工、驾驶员、保安和演员,种植特色农产品、制作民族手工艺品获得工资收入。此外,随着景区发展不断红火,沿街铺面实现增值,村民纷纷利用自家房屋或租赁房屋经营农家乐、宾馆、饭店、茶馆增收。2019年,景区餐饮、住宿、文旅产品销售带动房屋租赁年租金达2460万元,惠及贫困户36户158人,户均年收入达11.28万元。
在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时,入围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贵阳市开阳县马头村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全国少有的富硒地带之一。每年開春田埂上油菜花摇曳多姿,形成一道独特的生态农业景观。当地将自然风光与农业观赏有机结合,多措并举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在发展“生态农产品”方面,活用“富硒”土壤资源,鼓励农户依托百花山土地种植富硒绿茶,以富硒茶为基础,开发富硒优质粮油、富硒蔬菜、富硒干鲜果……形成富硒生态农产品系列,丰富游客的购买选择。在拓展生态旅游方面,当地激活资源功能使用进行整体规划,联动生态茶园、菜园、果园形成农耕文化园开展农业知识科普、农事体验、生态采摘,打造“云山茶海”民宿观赏云海日出、体验茗茶制茶,组合出“体验生态文化”“参与农产作业”“欣赏乡野景观”的旅游产品体系。在探索机制发挥扶贫效益方面,当地以生态理念引导农文旅融合,探索实践“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机制发挥扶贫效益。通过整合村民闲置的房屋、土地、劳动力资源集中形成资产,让资金转化为股金,使村民入股成为股东;引进贵州鑫隆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社会资本”,建立“固定分红”与“实物分红”并行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公司与村民资源互补、经济共赢。截至2018年,马头村流转土地1300亩左右,200多户村民有近半入股。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全村人口中90%以上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达13000元。
类似的“三变”扶贫机制还发生在贵州多处乡村旅游实践中,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盘州市娘娘山景区将乡村优质山水林木资源入股到旅游经营主体,打造湿地生态科普宣教、古树名木观赏、温泉休闲等多元旅游体验项目,促进文化旅游资源活化变为资产;除带动景区村民利用土地、资金等参与入股外,对无资金入股的村民采取“公司垫资”方式,为每户担保创业贷款8万元,发展8个村465户成为股东。乡村旅游“三变”机制为娘娘山景区带来了大幅受益,实现农户年均收入增长 1.44万元。此外,作为“三变”扶贫机制“新势力”的黔东南从江县多个乡村充分发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优势,利用农耕文化、梯田文化、禾晾文化、民俗文化发展集农业生产加工、农业观光游览、民俗文化体验于“一身”的休闲旅游;创建乡村旅游“三变” 试点窗口促进土地流转,探索农民和村集体股份制经营和分红,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二、旅游文化化,发挥社会效益
除了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贵州乡村旅游还盘活了资源在规范乡村秩序、促进乡村和谐、维护乡村环境、展现乡村风貌等方面的多重效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贵州乡村“为善、为孝”的道德体系以及“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的观念认知作为非制度化的规范力量,能发挥出社会“治理”的价值效益:
(一)开展设施“德育”
乡村宗祠、道德讲堂、乡愁馆等既是乡村旅游载体也是德育设施,通过活化空间使用,能够促进乡村文化传统的社会调节功能释放,以乡规民约的独有教化作用弥补制度化规范的不足,有助于维护乡村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黔东南州肇兴侗寨规定村民定期通过鼓楼、款坪(自治组织的固定集会场所)、风雨桥等景观载体开展议事讲德活动,将寨规民约外化于行、固化于心,侗寨内部纠纷、邻里间关系矛盾在一次次集体活动中得到调节、缓和。活用旅游景观进行“德育”,成为肇兴侗寨村民的行动自觉。
(二)培育文明乡风
自然人文景观是乡村精神面貌的生动表达,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乡风文明建设能够得到活化、推广。在倡导文明方面,黔东南州郎德苗寨基于乡村旅游发展,将苗寨风貌保护、景区形象维护、环境卫生保洁等内容纳入景区村民的权力义务,按照居住相邻、技能相似、发展意愿相同的原则构建“联建联创”社会管理机制,以缓解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矛盾。类似的,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设立了“有碍旅游发展”处罚金,对违反规定的村民、游客、商户一视同仁,将门票总收入的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资金,奖励给为景区民房、设施及环境维护做出贡献的农户。截至2018年,景区从门票中提取发放的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约1.48亿元,覆盖当地1410户5427人。在展现风貌方面,黔西南雨补鲁村通过规划乡村邮局、乡愁馆、乡间集市等定期举办“风情艺术节”“农民书画社”“艺术讲堂”“艺起聊村民交流”等节日活动,搭建村民与游客间艺术交流平台,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展现出“乡兴艺润”的文化风貌。综合来看,旅游文化化盘活了乡村资源,带动乡村社会“治理”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