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旅舞蹈创作历程与发展
2019-10-12王天一
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然走过90余年的风雨历程,与此同时,军旅舞蹈也从中一步一步辉煌的发展了90年,一直贯彻“为兵服务”的思想军旅舞蹈可以从“纪功象武”的军事舞风、“扩红救亡”的使命担当、“赤色舞星”的寻求探索、“追本溯源”的传承发展这四个方面分层把握。军旅舞蹈创作不仅是丰富了舞蹈事业的格局,也一直在推动舞蹈文化的发展前行。而如今军旅题材作品层出不穷,对于军旅舞蹈发展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关键词:军旅舞蹈;古代舞蹈;赤色舞星;吴晓邦;创作与发展
一、军旅舞蹈的创作历程
(一)“纪功象武”的军事风格
人们谈到军旅舞蹈的源,第一想到的就是解放军成立时期战士舞蹈或者军事舞蹈,但其实早在西周的《大韶》《大武》到唐朝的《秦王破阵乐》,再到明朝的《滕牌舞》就已经有了军旅舞蹈的作品,这类颂扬帝王功绩、彰显国威、弘扬军威的舞蹈一脉相承,直接表现战斗情景,战斗布阵和军事操练,在中国古代舞蹈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军旅舞蹈无疑是继承了古代军事舞蹈传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推出了一些“纪功象舞”的舞蹈作品。
(二)“扩红救亡”的使命担当
“扩红”即中国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救亡”即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这也是决定了当时我们军旅舞蹈发展的方向“扩红救亡”的使命担当。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对“红军宣传工作问题”进行了编制,组织进行宣传鼓动任务,除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以外还有舞蹈,这也说明了军旅舞蹈是政治宣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军旅舞蹈在服务于政治宣传和抗日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在“扩红”这过程中创作的作品有《工农兵团结》《庆祝红军胜利》《拥护省党代表大会》等作品。随着工作中心转移到“救亡”作品的形式与风格逐渐变得戏剧化如《保卫黄河舞》《小小锄奸队》等,也正是这段特殊的时刻造就了新中国创作的大型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对后世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黄河》《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都有重大的影响。
(三)“赤色舞星” 的寻求探索
谈到军旅舞蹈总离不开拥有“赤色舞星”之称的李伯钊、“现代舞之父”吴晓邦、胡果刚、查烈等人。从莫斯科学习归来,长期受苏联红军舞蹈和俄罗斯民族舞熏陶,又受伊莎多拉·邓肯的影响,在回到中央苏区的李伯钊与石联星、刘月华创作了《工人舞》《农民舞》《红军舞》一举被当时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誉为“三大赤色舞星”,推动了当时军旅舞蹈的风格特色与形式,一度成为当时的潮流。吴晓邦教授通過教授现代舞的理论和技术,开辟了军旅舞蹈的新世界,它将我们惯用的身体运动方式破除,从而使我们在军旅作品中对人物的塑造,对空间的运用走向了另一个高度。在吴晓邦和胡果刚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军旅舞蹈史上经典之作《进军舞》。胡果刚中国第一支舞蹈队的队长,在20世纪50年代处,提出来“军旅舞蹈可以通过民间舞的元素来进行加工创作”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后世影响重大,胡果刚在军旅舞蹈发展中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五朵红云》,通过乐章的形式,以及舞蹈动作在空间的变化与复杂交错的戏剧矛盾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就是圈内人说的“交响编舞法”。这样的创作正是对生活的写实化表现,实际是将“追本溯源”的创作意识,放入作品当中。
二、军旅舞蹈的发展
在90年代中后期,很多作品都有“追本溯源”的创作想法,那么这个源又是什么呢?随着时代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对创作不局限于一种题材或者特定的人物形象,因此,不论什么流派的编导,对都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找到能够与时代共鸣的思维与情感方式。而军旅舞蹈的源正是当下最有优势的核心,“军魂”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念,正是我们的“军魂”让我们军旅舞蹈发展一个又一个的高度,当下把做得最好的作品无疑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它很好地诠释了“军魂”的意义,无论它是从还是创作手法还是舞美设计都是很好地保护了信念的传递,正是这样的作品层出不穷才更加让军旅舞蹈事业发展有了无限的空间,同时我相信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军旅舞蹈的姿态也会以不同的方式绽放,就像90年的风雨历程一样,苦中带甜,走一路,红一路。
参考文献:
[1]刘敏编.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史[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1.
[2]吴晓邦.我的舞蹈艺术生涯[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王天一(2000.6.9),男,湖南,本科,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