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西方风景画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2019-10-12李添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山水画景观设计

李添

摘要: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绘画风格与流派,中西方均是如此,在欣赏观察一件绘画或设计作品的时候不单要看到其造型,还要理解其内涵。本文旨在分析17世纪西方古典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构图,进而探寻其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关键词:古典风景画;山水画;景观设计

一、中西方风景画对比

一幅风景画,画中景源于作者所见,采用何种构透视与造型取决于创作者对所见景致不同的感受思考与理解。

西方古典主义风景画的“眼睛”倾向于对于理性的推崇,例如构图创造强调平衡、对称、秩序,注重形式的严谨,结构的清晰,自然之景通过标准技法与人工造型规律体现,表现所得即所见。

这里以霍贝玛的《林荫道》(图1)为例,这幅画做于1689年,其描绘的是一条乡间小路的景致。观赏这幅作品时,目光似是在注视着远方的一点极目远眺,随着画面的近景逐步推进,沿着道路与树木向中景的农舍过度,最终带向画面的远景的教堂,以及渐渐消失的路。这幅画在表现上遵循古典主义严格的透视关系,这并没有使画面显得呆板,虽然是相同的树,但是透视的变化与不同形态的变化与使其显现出轻松的节奏,同时画面工整对称,是西方理性主义对自然的表达。

霍贝玛创作的“眼睛”是理性科学的“眼睛”,画面构图上展示了标准的焦点透视的技法,通过聚焦的观察,将景收与一点,是凝望远方的一种观察状态,以科学的手法描绘自然。

风景画在我国的体现即文人山水,山水画中“眼睛”与西方古典主义的有所不同的。中国山水画讲究有景有情,情景相容,景色的表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这在表现上就不单是所得即为所见。中国古人与山水的关系随山水而婉转,与情志以徘徊,将就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从来不会外在于山水,去支配山水。

在山水画中可以看出与西方古典主义风景画的不同,区别于焦点透视,为表现画之“远”,中国山水画表现透视有特殊的“三远法”①,采用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观察事物的局限,所以山水画多见的是长轴,手卷这样大画幅的呈现形式,万千景色囊括与一幅画面。

如清代石涛《松风涧水图》,在这幅画中,欣赏者的目光是随着画中之景游移的,这种观赏方式,一眼一景,山重水复,景景相连,最后成为一幅完整的山水画面,山水画的“眼睛”,是游移的眼睛,没有视觉的焦点,通过游移的观察,步步为景,近中远三景焦点透视是无法在一幅画面中表现如此多重景致的,这种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文化与自然间的智慧。

二、东西方古典景观对比

从绘画到造园,虽同是人为,但对于自然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西方古典风景画讲求理性推崇,这一点也体现在造园上。17世纪的法国在财富与社会均在欧洲之首,同时也是景观艺术的辉煌时期,西方古典主义景观的代表作是勒·诺特尔设计的凡尔赛宫(图2)。凡尔赛宫的设计首先在平面布置上宫苑呈明显的中轴对称,植物花木设计沿其两侧分布,景观于起始之处延伸至地平线。再者园内植物的表现以平面构图上的变化为主,标准几何分割,以及对于通过园艺手段将植物修剪为几何造型。凡尔赛宫反映出了古典主义艺术家与设计师以人工理性为重,非人工无法达到完美的追求。

画中的标准透视让人眼所见的自然标准的呈现。凡尔赛宫人为的设计让宫苑在观赏时目光是聚焦状态,一眼尽览全貌,这与霍贝玛的《林荫道》所体现出的视觉感官与理念相同,二者都是以人为手法构建自然,人为自然体现人为秩序,这是唯理主义对自然空间主观支配的体现。

在中国,江南私园是山水画文人精神的一种代表,私家园林的兴起离不开文人的推动,所以园中景致也透露着文人趣味。此以苏州留园为例,这座私园的观赏与游览路径并不是笔直平铺,建筑之间结合游廊墙垣,看似距离不长但要经过多次转折,构景要素渐进排布在其中,一眼一景,景随线路有序变化。再观之园中景趣,虽是人为但表现的尽是自然,凡有园林必有山石,就其中假山而言,假山虽小却能以小见大,从其中堆叠的章法可以看到自然之山的构成形态,山水画在表现时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样这也是古人在造园之时复现自然的手段,主观的感受提炼自然精华,这并非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松风涧水图》表现自然山水以“三远法”使画中景层层递进,画中自然风光的透视不拘于一点,观者目光随画游移推进,山重水复具在一张画内。私家园林集山、水、人家于一园,曲折路线上步步生景,虽是人为自然但尽是自然之趣,徜徉其中恰似于游于自然,造园也是平面山水画写意在三维空间的体现。

三、中西方美学思想对比

此时期的西方风景油画和宫苑设计中的唯理思想是与园林中体现的文人思想截然不同的,其以规范化的模式确定美的尺度,这种思想影响着当时的音乐、戏剧以及雕塑等,凡尔赛宫苑设计的秩序感、平衡与对称不外乎是唯理思想的一方面体现。

同样是人为的自然,私家园林的设计并不重在理性的表现,其创作受到绘画同时也有诗歌文学等的影响,其中对于山水风景再创作并非照本描摹,其以自然为范本,抒发主观文人情趣,在这方面文人山水画与之是相同的,非以理性为本,是作者感情的倾注,正因于此在作品表现上更显浪漫。

四、结语

中西方风景画与造园上存在着种种差异具是对同一时代各自美学思想的表达。但在交流日益繁盛的今日,从景观建造方面来看纯粹古典形式园林变得稀少,其相互影响与渗透的影子越来越深刻,但不论从古典绘画或造园反映出的美学理念各有光芒,仍旧是当下的创作的指导,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才是不断创新之源。

参考文献:

[1]王新.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M].新星出版社,2014.

[2]王先文.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艺术比较研究[C].中国地理学会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台湾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地理学会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台湾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政府:中国地理学会,2002:514-517.

[3]陈婷,金晓雯.浅谈西方绘画艺术与景观设计的联系[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6-48.

猜你喜欢

山水画景观设计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纸巾山水画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