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让建筑消隐

2019-10-12周知

艺术大观 2019年32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

摘要:在当代设计的浪潮中,设计师们都倾向于设计表达强烈情感与形式组合的作品,隈研吾却将目光转向了传统材料的表达上,他的建筑创作都试图去寻找材料与建筑本身、传统技艺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隈研吾;建筑;材料;负建筑

隈研吾是近代著名的日本建筑大师,他提出了著名的“负建筑”理论,在接受《城市环境设计》杂志专访时候谈道:“我想让建筑消失,长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以后这个念头也不会改变”。

一、隈研吾建筑理念与材料观的形成

让建筑消失就是通过种种手段来消减建筑的体量感与存在感,与环境融为一体。方法除了体量消隐之外,还可通过材料来构建建筑表皮以消隐建筑。

隈研吾的建筑理念都围绕同一个核心——自然。他认为建筑的自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象上的自然,建筑本身应与环境协调;二是内在的自然,是某种关联性,“当我们处于这个环境是感到幸福的,我们就会认为它是自然的”,它深深扎根于建筑的设计精神里。

隈研吾在材料运用方面也产生了独特观念。他认为材料作为构建建筑的主要元素,是人与建筑的媒介,人们通过材料来感知建筑与空间变化。所以他的材料观也是他建筑理念的延展,他以各种材料来适应不同场地,材料选取上常與传统工艺结合,与环境联系并具有可持续性。

二、材料观在构建中的具体表现

隈研吾的材料观具体体现在透明感与粒子感的营造两个方面:

材料的透明感可拉进建筑与场景的关系,从两个角度来剖析:一是物理意义的透明,空间在透明材料上连通,如根津美术馆的庭院,运用了木竹尺寸配合落地玻璃,空间划分十分轻快;二是内在的透明,通过人的情感与对空间的感知体现。隈研吾创造了适当缝隙,使得外部的风、光线、声音影响空间内部的人,达到模糊室内外交界的目的。

隈研吾对粒子感的解释是“人们往往通过空间中的粒子来判断一个空间的大小、远近、生物性、地位,看到这些粒子时会觉得放心”,所以建筑是具有粒子感的,控制材料的比例与尺度非常重要。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的设计,隈研吾为拉进建筑与人的距离而将建筑分节并拆解;在材料上考虑了周边环境的关系来选择木格栅的尺度与疏密距离。

三、材料的特性与设计体现

隈研吾善于根据不同场所使用不同的自然材料,他通过对材料特质的了解,来探索建筑、材料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求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竹子作为一种笔直的天然材料,隈研吾对于它的实践具体可以体现在竹屋上。他以竹子作为建筑表面材料,在内部架构上,使竹子成为了结构的一部分。此外内部装饰都以竹子为主,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来体现禅意。在他的日本根津美术馆设计中,隈研吾在路口种植了大量竹子来制造了动与静的分割,使来客从喧闹走向沉静,墙壁上则凸显竹子的表皮通过光影来营造竹林意境。

充满东方韵味的木材一直就是常见的传统材料,在隈研吾的多种作品中都有出现。浅草文化游客信息中心设计上,隈研吾用木格栅包裹了整个建筑,通过格栅的疏密形式来体现立面的律动,丰富的木质肌理使建筑充满了时间的痕迹。在室内顶棚上采用了条状木材排列方式,形式与整体设计相契合,最后通过光影的结合来营造丰富的室内体验。

和纸作为日本的传统材料,隈研吾在高柳町阳乐屋项目设计中,选用了和纸来重塑材料与建筑的联系,在功能性上延续了传统工匠的技艺,用交叉钢筋代替了木筋,是新与旧的碰撞。和纸在他别的设计上也得以呈现,如广重美术馆、Sunny Hills甜品店等。在Sunny Hills甜品店设计中,隈研吾将和纸与木筋结合起来分割空间的作用,光线经过过滤变得柔和通透,产生了特殊的光影效果。

四、材料、结构、意象的相互关系

结构的发展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的,如今的设计师们在设计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混凝土结构,然后才去思考材料搭配,这种做法将材料放在从属地位上,根据结构来选择材料非常局限的。

隈研吾认为设计师应有更宽广的情怀,认为结构与材料本身不能分开对待,这种协同设计的想法使隈研吾习惯于同步考虑结构、材料、装饰与意象设计,使作品有着较高的完整性。在sunny hills糕点店的设计上,隈研吾渴望营造出“一朵木制的云彩”意象,运用了传统的木制节点方式通过十字交叉的形式相互缠绕形成网状。他采用60mmx60mm木构件为单元进行交叉构件并将这种编织的逻辑应用于建筑表面,缝隙又透过了灯火,给人以漂浮感与失重感,材料被完美“编织”到了结构里。

五、结语

通过对隈研吾的建筑用材与设计语言的研究思考,他的材料观可以概括成下面几点:一是十分重视材料与场所的关系,考虑了文化与地域语言;二是注重材料的“透明感”,强调空间的统一与关联性;三是注重建筑与材料的粒子感与相关尺度;四是设计时将材料、结构、意象一起综合地考虑问题。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对材料的探索与认识,我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做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

参考文献:

[1]于丁.谈隈研吾设计思想中的材料观[J].山西建筑,2009,35(04):46-47.

[2]隈研吾.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J].城市环境设计,2010(06):39-40.

[3]李超,董良.浅析隈研吾的消隐建筑意向[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4,35(04):50-53.

作者简介:周知,苏州大学。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
可爱的小乌龟
可爱的小瓢虫
建筑与数学
材料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摇摇鹅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赠送折纸材料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