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环境保护

2019-10-12朱琳琳王瀚梅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环境保护

朱琳琳 王瀚梅

摘要:本文从教育体制,行政管理,青年机遇,艺术鉴赏,价值观支撑等五个纬度论述了“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环境保护”问题。

关键词: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环境保护

毋庸置疑,青年群体才是国家的未来希望,艺术创作是社会的精神食粮。如何统一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并创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生长环境,已经引起了现当代艺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那今天身为待业期的毕业生,借此机会简要讨论下,如何把握好“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要从教育体制根源上调整培养方案

有人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事实上,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身为艺术专业高校的学生,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沃土。可是更多的人,却罕见这种环境气氛。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放弃对它的守护。朱光潜老先生在《谈美》中曾经回忆起自己在留学国外时的种种经历,也想起了曾经教育过自己的大学教授们,他们当中有些人兢兢业业,有些人碌碌无为。有些人照本宣科,有的人改革创新。归根结底,艺术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园丁。但同时也不要忘记从根源选拔体制改革,中国传媒大学身为中国王牌艺术类院校,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选拔人才,从根源上解决人才选拔的漏洞。这毫无疑问是中国选拔人才的一大创举,20世纪改革开放从沿海到陆地,这个世纪的教育体制也极有可能从首都北京到偏远地区。当然了,如何把这一方针贯彻到底,还有赖于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和艺术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二、要从行政管理体质上打破内外联系

马克思有句著名的理论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的文化精髓和艺术修养某种程度上也是由此决定的。如何利用好这一方针将青年群体的艺术创作环境做到最优化呢?我们首先要学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据观察,国内行政管理体质还是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空间。人们通常要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空暇顾及得上真正的精神享受和思想交流。当然了,自从习大大上台以来,上层建筑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传承与提升,口号也响应到大街小巷,诸如“年轻人不要总熬夜。”所以,如果想要人民的大脑吃得饱,首先要他们的肚子吃得饱。所以,从艺术经济产业链的协调完善,到艺术+系列产品的持续推出,到文艺汇演下乡计划……具体到细致入微的结构方案仍然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持续努力,更需要官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渊源契机。

三、青年自身也要努力抓住时代机遇

每个时代,都有时势造英雄的奇迹。从道家流派的无为而治,到魏晋文学的洒脱不羁。从甲骨文化的一脉相承,到汉字文明的行云流水。从舞蹈形体的奔放洋气,到声音艺术的隐晦细腻。艺术的产生难道不是一代代人的精神结晶吗?然而只知道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艺术创作是一条盛大的产业链,从艺术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整个过程的核心落脚点是“艺术鉴

赏”。这并非在教育我们去“取悦”或者“迎合”观众,而是要有基础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去设身处地理解观众朋友们的立场和视角。同时,青年群体要珍惜大好时光,充分吸收前辈经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包括本学科文化以及相关姐妹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比“抓住时代机遇”来得更加惊心动魄,去的更无影无踪。

四、艺术鉴赏者也要厘清现实和作品的差距

一件优秀甚至伟大的艺术作品,只有在它被观众完完整整的接纳并且给予一定审美评定之后,才算得上成功。而身为观众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学会说话的前提下学会闭嘴。给予一个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反馈时,要客观公正不卑不亢,也要把握一定的审美距离。诸如最近热播的大女主剧《三十而已》,扮演第三者林有有的新人演员微博每日都有不计其数的辱骂声,也称得上是滑天下之大稽的场面。难以厘清作品和现实的差距,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警戒难以免俗的习惯,但优秀的艺术品鉴者,往往具备冷静客观的优秀品质,对作品以及作者的发展形成一个正面的反馈和良性的互动。

五、多元价值观的保驾护航

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感到诧异,其实也不足为奇。政治上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中共党员的自觉。但是艺术问题上,不妨拓展思路加以创新。因为社会大剧场纷纷扰扰人来人往,呈现的不可能是单一的价值观,而艺术恰好是一个大巨幕,分门别类映射出各種社会现象。所以某种程度上,统一思想就是扼杀灵感。细数人类已发现艺术门类,从声音艺术到形体艺术,从动态艺术到静态艺术,从综合艺术到单一艺术…多得是施展手脚的捷径。而这一切的发生前提,就是将它们归类于“多元价值观保驾护航”的大前提下。当然了,在此并非扭曲人性的光明面,而是要正大光明的把他们摆到阳光下晒晒,在讨论声中完成一种伟大的升华。

以上就是本人针对“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环境保护”的一点粗鄙看法,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既然想到了就会切身实际。无论是原创音乐的娓娓道来,还是电影剧本的振振有词,我已经开始了初步尝试,相信天赋和努力才能成就最终理想。

参考文献:

[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朱琳琳,河南大学;王瀚梅,河南大学。

猜你喜欢

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环境保护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流行文化境遇中青年价值观的重塑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