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扶贫下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2019-10-12胡晓芳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文化传播

胡晓芳

摘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地方的文化和知识体系,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成为非遗管理中的短板。当前,在文化扶贫政策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逐步得到各级单位的重视,而当前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也为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鉴于此,本文从文化扶贫角度入手,结合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扶贫下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关键词:文化扶贫;乡村非遗;文化传播

在当前文化扶贫政策助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工作受到各级单位的重视,政策与资金的扶植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和技术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度较大,传播路径单一,乡村非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在当前文化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扩展乡村非遗传播路径,为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鉴于此,下文将针对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现存问题,结合非遗保护与传播的三种方式,具体分析文化扶贫下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一、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现存问题

(一)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意识有待提升

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的分析首先应当从意识入手,当前乡村非遗呈现出零散化、个人化的特征,缺乏系统性,当地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对于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不高,缺乏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意识[2]。同时,部分乡村非遗只有当地少数人掌握技艺,多采取传统师徒制度传帮带的形式,对外产业化发展难度较大。

(二)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手段单一

乡村非遗的一大特征是对于传承人的依赖程度较高,多以某个人或者某家族为核心,通过亲身传授或者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因此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的手段较为单一[3]。同时,乡村非遗传承人多为当地居民,对于城镇新型发展技术了解程度不足,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这些都导致传承人难以利用互联网等技术传播乡村非遗保护相关内容。

(三)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人才不足

在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播中,由于非遗项目多围绕手工操作展开,在整个生产或者表演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而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传统的非遗传承者数量不断减少,致力于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的人才十分稀缺,这也是当前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二、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方式

(一)组织保护与传播

在当前文化扶贫背景下,各级科研机关以及政府组织都开始重视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一方面,通过官方组织支持的方式开展保护和传播工作,当地媒体采取非遗专题采访、专题交流等方式提升影响力,形成积极的传播氛围;另一方面,以学者和科研组织为核心,成立乡村非遗研究课题组,定期开展实地调研并形成学术成果,开辟学术角度上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二)大众保护与传播

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除了需要依靠各级组织的力量以外,还需要大众的广泛支持,只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非遗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基础,对于学生群体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方式,对于居民群体采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的方式;其次,通过田野调查等手段,对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术等开展信息收集工作,收集丰富的资料形成数据库,便于后续保护与传播;最后,充分设立奖励机制,对于乡村非遗的贡献者和传承人颁发奖励证书,并对于其文化宣传工作给予补贴,提升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的积极性。

(三)网络保护与传播

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凭借着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互联网逐步成为文化塑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过程中,网络保护与传播不容忽视。积极打造乡村非遗官方网站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实时互动性信息传播平台,加强对于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也让更多年轻网友了解到乡村非遗的独特魅力。

三、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通过组织、大众和网络等途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实现广泛化、产业化和持久化的保护与传播,在具体文化保护与传播实践中,还需要通过构建平台、整合资源以及塑造品牌等方式开辟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一)挖掘与整合乡村非遗资源

开展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播,首先应当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充分了解乡村非遗,才能够进一步开展保护和传播工作。由于文化扶贫政策的深入开展,乡村非遗的构成已经基本厘清,但是乡村非遗挖掘和整合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非遗,开展不同类型的挖掘和整合工作,针对民俗活动,一方面从民俗活动的展现形式入手,通过走访传承人和参与者了解到民间活动的习俗,另一方面更应当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出发,从学术角度探讨民俗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

(二)构建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平台

上文已经提到,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难度较大,需要构筑更为强大和现代化的保护传播平台,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为平台的构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鉴于此,应当积极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造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平台,对于非遗的展现形式、传承者简介、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等展开全方位的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为基础,结合VR图片体验等更高科技的形式,打造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引起群众的共鸣的同时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保障乡村非遗保护的有效性和传播的创新性。

(三)塑造乡村非遗类文化特色品牌

品牌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代表着消费者对于其的认知程度,乡村非遗类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目的正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将其融入文化品牌产品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乡村非遗类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有助于丰富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的形式,形成人民群众对于非遗的情感和记忆,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乡村非遗的文化认同感。不仅如此,塑造乡村非遗类文化特色品牌,也有助于打造出地方性文化优势,为当地文化和旅游事业服务,有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升第三產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占比,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转型和发展,为文化扶贫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互补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文化扶贫的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势在必行,应当积极通过组织、大众和网络的方式,从挖掘与整合乡村非遗资源、构建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平台、塑造乡村非遗类文化特色品牌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

参考文献:

[1]熊月佳,熊万峰,刘勇华,杨争.挖掘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以益阳市瞿峰米醋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175-176.

[2]向镜如.乡村振兴战略下非遗小镇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成都竹艺村为例[J].经贸实践,2018(16):202-203.

[3]李明洁.非遗保护的伦理性记忆价值——以作为城镇化记忆样本的上海西郊农民画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7(6):93-98.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文化传播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贫困县图书馆发展刍议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