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遗产与文学的文化认同

2019-10-12郑锋

艺术大观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学

摘要:非物质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从本质上来看,非物质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结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人民坚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来源,在当前国际局势之下,保障非物质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能够夯实我国本土文化根基。本文针对非物质遗产与文学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文学;文化认同

一、引言

通俗来看,人们习惯于将文化定义为两个方面,其中包括社会主流文化传统以及民俗文化传统,主流文化传统用以传承国家与民族的优质精神底蕴,而民俗文化传统则用于记载民间活动,二者之间并非种属关系,而是并列成为国家或民族文化得以延续流传的重要载体,代表着民族的发展历程,展现出历代先贤智者思想的光芒,通过后世的研究与探索,无疑能哦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我国泱泱大国,历史悠久,文化精髓底蕴丰富,在数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时至今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国家之间的壁垒接连突破开放,信息的高效率传输,虽然为国民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对本土文化形成了冲击,加之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速,国民压力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之下,泛娱乐化的社会风气逐渐蔓延,对于国民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在新时期下,一旦国民对于本土文化缺乏认知和传承意识,势必会导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逐渐消弭,国民意识形态发生扭曲偏差,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滞后,外来文化占据主导,进而对我国国际核心竞争实力产生不利影响。综合来看,通过构建文化认同,能够滋养国民思想境界,改善国民生活品质,为社会安定团结,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三、非物质遗产与文学的文化认同

我国传统文化大致包括主流文化与民俗文化两大部分,其中主流文化思想一般以文学作品方式予以传承和传播,从而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历史想象、价值观念和情感交流的需求,而民俗文化则代表着诸多隐形传统,包括人民的生活方式、习俗、情趣和在人际交流活动当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之所以我国本土文化底蕴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两部分文化传统在传播过程中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我国本土优秀文化传统能够在新时期下重新焕发光辉,对国民进行正确引导,除却应当注重对主流文学作品的发扬和解析外,更加需要对民俗非物质遗产予以高度重视和传承。通常人们对于主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理解,体现在“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两个方面,认为主流文化具有高雅性和严肃性,而民俗文化则多为娱乐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因此在传承过程中,人们下意识的尽可能靠拢主流文化,而忽视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导致非物质遗产在我国保护体系并不健全完善,甚至大部分已經流失在民间各界,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后期,我国大陆文学市场逐渐开放后,通俗文学逐渐崭露头角,被人们所广泛推崇和喜爱,最具有影响力的,大概就是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在金庸的书中,不仅人物描写细腻,恩怨是非分明,更加对于“侠”字做出了精确的解读,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至此民俗文化逐渐登得大雅之堂,经得起推敲和琢磨,也唤醒了我国部分国民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此后包括东北民俗二人转、客家山歌、天津相声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活动也相继开展普及,方言、俗语、习俗、母题、原型、声腔、程式等民俗文化的形态特征,潜移默化融入受众群体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当中。综合来看,虽然我国文化种类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不同地区的人民可能无法领略其他地区文化精华,却能够从本土文化当中汲取力量,获得体悟,进而促进我国社会形成文化大繁荣的景象,产生民族认同的情感需要,所以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构建我国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并非闭关锁国,或是盲目抵御外来思想,而是应当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发扬我国本土文化当中的积极因素,改善国民生活环境,在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当中兼收并蓄,完善我国文化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保障,而这一切皆应当以保护非物质遗产和主流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提高国民对于本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四、结语

作为世界文化大国,我国在文化领域的造诣深厚,本土文化与思想的内涵底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作用,因此在新时期下,必须对非物质遗产、传统文化提高保护水平,构建文化认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小康.非物质遗产与文学中的文化认同[J].文艺争鸣,2007(03):15-19.

[2]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的“寻根”文学[J].文艺争鸣,2007(06):13-16.

[3]李国太.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起点——简述"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国际研讨会[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001):1-8.

作者简介:郑锋(1978.5.2),汉族,河南项城,毕业于河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河南神雕雕塑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雕塑学会副会长,郑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学小说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