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彩墨与夏布扎染的结合运用
2019-10-12陶淑珍姬云菲
陶淑珍 姬云菲
摘要:手工艺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朴素特质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下,夏布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夏布扎染的彩墨系列重在非遗工艺夏布和扎染与大千先生的彩墨艺术相结合,体现中国画作中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为一体的传统思想。既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物质需求,也进一步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的研发和探寻作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结合;非遗传承;彩墨艺术
为了满足现代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欣赏与喜爱,传统工艺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同时,商品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增多,竞争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不仅有了先进的生产模式,也有了更加现代化的元素与设计,丰富的产品也相应产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商品巧妙地结合起来,商品提升了档次,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展现了独特的民族个性。寻常的家居生活用品——抱枕、桌布,旅游可用——文创包装、围巾,或是服装等等,都是研究开发的可行范畴。纯手工制作的手工艺品和装饰品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融合现代元素,具有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一、夏布的新时代意义
夏布是一种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纺织品,其特点是轻柔胜于丝,是避暑爽身及夏天衣料的不二之选。随着现代人审美价值观念和社会的变化,也因为夏布工艺的原材料无法用机械加工,现如今夏布仅在少数地域里生产。从长远来看,传统手工技艺的制作研究是值得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制作的市场前景也是十分广阔。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绿色自然,倡导生态和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夏布的创意产品也开始多元化起来。时尚与环保共存,在朴素特质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下,产品的面貌更具时代性,产品的样式多样化,产品的生产逐渐产业化。夏布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因此国内外都较为容易打开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也保护了传统工艺。
二、夏布扎染与彩墨结合
(一)非遗文化——扎染
夏布与另一传统工艺——扎染的结合制作,是我们制作的主要市场。现代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市场带来的盛大机遇,使得民间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思想浪潮,文化产业竞争的意识潮涌而至,两者之间相互排斥的同时也是辅车相依。扎染是中国所特有的非遗文化,织物染色时,即使是同样一种花型,也做不出相同花色。其有一无二的艺术效果,是现代机械工艺也难以达到的。更能体现出这一工艺是一代代勤劳的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它的存在也展示了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的卓越辉煌。
(二)张大千先生——彩墨艺术
中国画的泼墨手法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南朝没骨画法,唐代泼墨于娟,上无笔迹可循,抑或是南宋在此基础上的发展,都为泼墨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张大千先生集其大成,精心学习传统绘画而后又摆脱传统的桎梏,之后将传统山水画中的各式笔法综合运用,以东方传统的审美艺术观来强调主观情绪,将其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逐渐便创造出了点线成面、墨色相容、亦工亦写的泼墨泼彩。在大千先生的笔下,一花一木、山川水石都是自由的,大片的泼墨泼彩亦真亦幻、似晴似雨,皆有独具一格的绮丽形态。夏布扎染的彩墨系列重在非遗工艺夏布和扎染与大千先生的彩墨艺术相结合,展现张大千彩墨艺术。
(三)融合碰撞
扎染艺术与大千先生彩墨艺术的融合碰撞,在夏布中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态和内涵的统一是扎染与彩墨在夏布中展现的主要路径。将彩墨画以扎染的手法绘制在夏布上,夏布呈现出的色彩纹理,大块的青色与大块的墨蓝,抽象或是具象的图案,无一不美。展现出彩墨画的云水朦胧、山水幽静、柔情与奔放共存的艺术特色,体现出大千先生创作时的“天人合一”思想,既表达了其主观情绪,又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绘画的特色,符合中国画作中主观与客观和谐统一为一体的传统思想。
三、传统工艺创意设计的意义
对传统工艺艺术进行创意设计,并且精心制作成为成品,把图纸上的设计变为现实。制作的夏布工艺品中含有张大千彩墨艺术的特色元素,也有传统的扎染元素,在不少重要场所,都能发现明净质朴而不失典雅内涵的传统工艺品,令人悦目娱心。夏布是传统服装面料的一种,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扎染因其特点也是变化丰富有趣,衔色自然,有极好的艺术欣赏作用。因此无论是居家用品亦或是工艺观赏品,都能很好地展现。既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物质需求,也是对我国非遗文化的承继,和对传统技艺的阐扬光大。同时也进一步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的研发和探寻作用,发挥调动大学生推陈出新、创新创业能力,并为之躬体力行,尽最大的努力为地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卓越功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之根更是民族之魂。夏布工艺是中國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与张大千彩墨文化相结合,意在通过文创产品设计宣传和提倡传承传统文化,创新现代设计。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共享的发展观念,并将传统文化发展作为发展的重点。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发展本地方旅游业的相关政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也愈发重要。传统特色文化是创意产业的根基,是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缺失和无人传承继承传统文化对社会文化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承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迫在眉睫。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尤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书法对文化产品创作的影响。结合内江特有的张大千彩墨和书画艺术。中国书法这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以它特有的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谈到扎染的工艺与技巧,我们一定要做到两者同步进行。既没有脱离工艺的技巧,也没有脱离技巧的工艺。首先,需要进行最早期的创作步骤,立意和表现,根据作品的创作目的来选择主题,然后进行有目的画面意象选择,随后将意象在画面上进行整合与调整, 逐步形成完整和谐的构图,之后进行描红,确定画面表现的意象和形态。这一步就相当于绘画的创作,图稿并非工艺的组成部分,但是却决定了工艺技巧的选择形式和复杂程度,其内容和构图彰显了艺术家对于生活和美学的态度与认知,是艺术品位的展现,也是扎染艺术创作的重点。之后则是进入扎染阶段。
“扎”和“染”两个字就如同设计方案和完成设计方案的手段。扎染的方法多样,如针缝法、捆扎法、自由扎法。针缝法是图案拷贝好后,选用普通的缝衣针,按照图案的纹路穿 线打结即可。捆扎法表现手法比较灵活多变,可以将面料随意折叠成细窄的长条形,用捆扎线从上到下细密地捆扎,也可以运用橡皮筋分段,有距离地捆扎,捆扎得要紧密,捆扎后再染色。在未拆线之前用清水洗去浮色,用固色剂进行固色处理。自由扎法是指在面料上随意扎出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各种自然形状,捆扎时依然采用捆扎的基本方法,先从捆扎部位开始向上扎结,然后再从上向下扎线固定,虽然是自由扎法,也要注意图案的美观性和谐性。
为了在日益全球化的环境中保留传统艺术的本土性,应在设计时更多地寻找其在现代 生活中的新的适应人们需求的表现手法,也可以将相近性质的传统艺术相融合,通过组合设计探寻两者之间的共性,以开发设计出具有传统底蕴又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产品。唯有走进生活,走入大众,才能让我们的本土传统艺术得以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张晨.扎染艺术与包装设计融合的艺术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85-186+189.
[2]王艳.夏布——旧材料带来新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4(18):124.
[3]陈滢竹.夏布的创新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6,037(01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