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经典的幕后者

2019-10-12邹芝英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复制经典作品传播

摘要:古往今来人类创作了无数的美术作品,但可以说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绘画作品才被保留下来,也才能被载入史册。这些作品的经典性来源于它本身的表现性和再现性,它们也都是来显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美术特点,其特殊性也在不断地复制、广泛的传播。一旦一件“经典作品”被美术馆、出版物和重要展览所确认,它就会被加深神圣的光芒,而大多未被选入的美术作品则都被遗忘在了一角,很难再被伯乐所发现。但每举行一次所被选入的作品就会大肆的宣传和媒体转载。所谓少量的图像得以占据着极大的空间。

关键词:经典作品;幕后者;复制;传播

一、美术经典的幕后者

从最早接触的也就是中外美术史,对美术理论这一块一直就觉得是一种理论的定义,也从未去想过之所以然。然而自从接触到巫鸿先生的《美术史十议》之后,对里面涉及的史论研究并也提出相似或令人深省的数个问题,确实也是令人深思。其中巫鸿先生所提到的其中一篇《经典作品与美术史写作》,现在所谓的经典作品会不会成为未来的经典作品?为什么梵高、达芬奇等名家的作品会成为经典作品,如果没有图像、媒体的介入,一些经典作品是否还能成为经典之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由这篇文章油然而出,而今天最想探讨下奉献于经典作品的幕后者。

“为数不多的一群艺术家被迎入名人家族,他们的作品在美术馆和明星架上得到了永生——换句话说他们被包装成功,而一些打下手们,也就是一些评论家、学者,则潜伏在四周的角落,等待时机向甚至名誉最佳者发起进攻。”这是书中最有意思的一段话,虽然是出自一流行电视剧里的台词,但我觉得来形容美术经典作品再合适不过了。每一个时期都会产生美术作品,在这些美术作品层层筛选,被不同的人进行传播称颂甚至最后被高价收买,在成为经典作品之前也会有很多的偶然性。每当我们看到一幅新作之后,并不知道它在未来的哪个时期被认可,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可谓现代人看古代的诗作一样,有很多的诗词包括绘j可以说是这些作家是那个时代未被发现的作者。所以我们往往会忽视了产生这些经典作品的幕后者——批评家和学者,这些都无关他的好与坏。

二、印象主义诞生的“幕后者”

美术的批评家大多都会以写作的方式傳播处在图像和文字之间,传播的是一个批评家的个人思想。美术作品的成与败可能就会出自一个批评家的言论,同时也有可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和风向标,历史上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日出.印象》因批评而得名,莫奈的这幅作品出来之后,批评家费利克斯.费涅翁说:“印象主义这个词就是为他而创造的,这个词对他来说比任何人都合适。”印象绘画绘画的影响逐渐涉及了音乐和文学,它遭到了法国学院的反对,但也有一些作家,如追求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左拉,对印象派投了赞成票。“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也是当时一位艺术批评家对莫奈《日出.印象》作品的批判,而正以为如此,“印象派主义”这个名词原是巴黎一家报刊的记者杜撰出来的,因为他对1874年4月在巴黎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行独立画展的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十分不满,便从其中莫奈的一幅标题《日出.印象》杜撰出“印象主义”这个名词。两种不同的声音出现打破了当时平稳发展的艺术学堂,在批评的领域里,“印象”风格绘画作品引领时代潮流,也冲破了以往传统拘谨写实风格。从而成为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假设没有这些艺术家的批评,印象派会不会就没有这一说辞?同样的莫奈会不会就没有如今这么成功?这幅《日出.印象》会不会就成为不了印象派的代表作?

三、经典的局限化

每个时期都有为经典作品打下手的学者,在他们奠基好稳固的垫脚石,只不过这个石板的厚浅而已。包括现在也呈现了很多,每个人对美术的理解有限,而那些能成经典作品的学者恰恰可能天赋异禀。就如中国绘画写意来说,我们听到的可能更多都是齐白石、张大千、石涛这一类的大家,而往往忽视了宋吟可一类的小家们,同一时期奋战在艺术的苦海里,有极少数人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就画出来了,而一大群学者就被埋没在人群中。甚至有些可能能成为经典的画作,但因时机生在的环境问题使之未能完整地保留下来,与经典之作失之交臂。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美术经典是先人留下的众多经典作品中的一部分。“美术经典”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美术作品的经典之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形式上,经典作品总能达到一种高度,也可以说是某一时代的顶尖作品。作为一名美术类的学者,在此之前觉得自己所阅读的《中外美术史》已经是涵盖了古今中外的艺术者,所研究的也是艺术的本身,但我们所面对的大多都是经过筛选、编辑的历史材料,以大大小小的“资料库”形式存在,在最大型的资料库由专门的学术机构设立和保存,图像资料的形式开始时黑白照片,到后面进入彩色的幻灯片、数码时代,到现在的信息飞跃时期。他们所提供的历史,也只不过是经过校订“第二历史”,一步步成为我们下一代的“经典作品”。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人类的文明不能一直停留不前,更多的是要向前看,发现更多的不可能,不要被所谓的“经典”而使自己“局限化”了。

参考文献:

[1]李剑桥.竭宝峰.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M].辽海出版社,2008.

[2]孙诗谦.浅析美术经典的境遇与展望[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14-115.

作者简介:邹芝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复制经典作品传播
读经典作品的体会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一种协同工作环境中(分布式)的容错和安全数据存储方法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