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剑雨》中女性形象的再塑造
2019-10-12杨列宁
摘要:武侠片强调的是一个“侠”字,注重描写“人心的江湖”。中国武侠文化诞生之日起,在先于电影的小说之中,“侠客”大多由男性角色来充当,武侠片中的女性曾经都是陪衬或者以被保护者形象出现,即便在胡金铨将中国武侠推向巅峰的《侠女》中,侠女也成了诸多男性角色的附属品。在《剑雨》中,则将女性角色作为主要描述对象,讲述女侠故事的影片。
关键词:剑雨;武侠片;女性
在传统武侠电影中,女性形象处于归属地位,作用是被“观赏”与点缀的作用。男权电影一般总是通过表现窥视,或者局部展示女性身体,或者用相关的物品如内衣之类来暗示女性身体的方法来让人迷恋崇拜性。但在电影《剑雨》中,女性成了主导电影情节发展的关键,她们的角色形象立体,个性鲜明,区别于一般的武侠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女生男相的造型特征
(一)强大而冷漠的女性形象
《剑雨》中,在细雨被陆竹以死感化前,这个人物一直给观众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一袭黑色短打装扮,头发同样是高高束起的,表情冷漠而疏离,标准的女杀手装扮。她杀伐决断,不论暗杀者是黄发还是垂髫她都能不带一丝犹豫地直击对手要害,不给敌人留一点破绽。
这种真正强大的女性形象在近几年上映的武侠片中才稍有出现,曾经的武侠片中也多有表面强大的女性,如白发魔女练霓裳,但她实际上却是不堪一击的,爱情轻易就将她击垮了。而细雨,这种女性的出现,实际上则等同于现在很多时装片中的女强人形象。她们虽然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面,但是她们却游刃有余。
(二)脆弱而神秘的女性形象
《剑雨》中另一个男性化装扮的女侠是由吴佩慈扮演的崆垌青剑,身着鲜艳的蓝色长袖长衫,为了隐藏自己的野心以及放松他人的警惕。崆垌青剑也是武侠片中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自大却脆弱,碰上了比他更为狂妄的彩戏师后也逃不开被一招毙命结局。
女生男相装扮的女侠们,摒弃了自己身为女性的特征,她们通常拥有独立的人格,不以依附男人为生,游走于江湖之中。
二、相夫教子的归隐之路
(一)侠客背后的普通妻子
片中另外一个萌生归隐念头的男杀手雷彬的妻子田青彤,是一个标准的侠客背后的女人,影片中,雷彬身负重伤,挣扎着回到家中,她在睡梦中转醒,仍然对着自己的丈夫絮絮叨叨地讲着家长里短,一边的雷彬悄然倒在餐桌前,她又哄着孩子睡了过去。這样的女性形象则作为一个完全的陪衬,烘托出侠客本身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戚。
(二)隐藏的高手
杀手细雨易容之后变成民女曾静,她保有了作为女杀手的果断与智慧,同时因为市井生活的平淡与安逸,让她逐渐拥有了生气,脸上会展现笑容,衣着也变得柔和鲜艳。
当她与平民江阿生成亲之后,影片中也展现了她煮饭等的一些生活场景,表现了一个“正常”的女性相夫教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与田青彤表现出的生活并无不同。后来,在转轮王带着一众杀手要求细雨回归效命的时候,她冷静地坐在桌前,就这一盏昏黄的油灯补着丈夫的鞋子,这时她与真正地良家妇女田青彤的不同真正地表现出来,细雨始终是“江湖儿女”,身上有着不得不背负的沉重的命运。这种“女性”和“侠士”特有的矛盾性在她身上昭然若揭。
“归隐”是武侠电影中最常出现概念之一,但是正如《剑雨》中的一个刺客对细雨所说的:“江湖路一旦走上,就别想全身而退。”正是由于归隐这一事件的复杂性与冲突性,才使得在《剑雨》这部电影中,女性形象如此典型与立体。在女性身上归隐的矛盾体现得比男性更加显著更加具有戏剧性,这是由于女性社会角色和感性的性格特征所致。
三、美艳狠毒的欲望之源
武侠片中另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就是红颜祸水了,她们大多娇艳欲滴,明白自己身为女性的优势,懂得利用这些优势来掌控男性。
《剑雨》中的另外一个年轻的女杀手叶绽青,在细雨出走之后被转轮王当作细雨接班人培养,这就决定了她与细雨敌对关系。从一开始叶绽青称细雨为黄脸婆,讽刺她的丈夫,代表了一个年轻女性对衰老的厌恶以及对自身的自信。她处处针对细雨,挑起争端,在最终决战时,如果不是她赶来挑拨,也许除了转轮王之外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她的年轻性感美艳,代表了所有男性内心最根本的欲望,使得她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她却在转轮王这里吃了鳖,所以她急于证明自己,同时她也痛恨自己杀手组织没有任务的时候靠着出卖肉体来满足自身的欲望的做法,所以她才在看见信号焰火的那一刻,立刻转身砍死了还躺在自己床榻之上的恩客。
叶绽青这样的美艳杀手,就像西方神话中的蛇发美杜莎一样,魅惑却致命,成为男性观众为主要受众的武侠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总结
《剑雨》是这几年来唯一一部“女性武侠”,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角色。武侠片之所以谓之“侠”,主要讲述的是邪不胜正,宣扬侠客精神。本片始于“归隐”也终于“归隐”,正是一开始就抓住了女侠这一乱于心,困于情的性格特质,触发了这样一个别样的江湖,一个属于女侠们的快意恩仇。
参考文献:
[1]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列宁,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