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研究

2019-10-12杨超群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空间设计发展

摘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是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传达其文化精神的最直观的方式。外来者根据一个城市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可以简单、迅速地了解这个城市,而本地居住者也因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获得了更加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我国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较于空间公共艺术设计较为发达的国家来说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本文正是基于当前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当下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几个特征风格,进一步梳理不同类别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未来设计趋势,以期能够推动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公共艺术;空间设计;发展

一、当下空间设计的特征风格

当下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特征风格主要有视觉性、艺术性、功能性三大特性。视觉性是指在进行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中要注重感官层面的体验、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视觉性影响着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风格,同时要与设计理念、设计背景的相协调。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本身就是要以受众的体验为主,而视觉方面的感官体验是极为重要的部分,视觉性会影响到空间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决定了人们身处其中感知的环境氛围。空间公共艺术设計作为视觉艺术,要讲究艺术性。一个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如果不讲究美感和艺术,则失去了其设计的本初意义。空间设计就是要对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在产生美感、艺术感的同时,起到文化传播、树立独特艺术形象的功能。空间公共艺术设计要起到正确的艺术向导作用,渲染艺术氛围、传达艺术精神和内涵。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最根本的还是要讲究功能性,要使设计达到实际效用,具有可实施性。在进行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需求来采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设计方案。

二、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及未来设计趋势

(一)公共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及未来设计趋势

图书馆作为典型的公共场所,其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及未来趋势也同样具有典型性。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受到其功能影响较大,公共图书馆是提供阅读场所和文献资源供读者进行学习的场所,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重点主要放在阅览空间和信息检索空间上。而为了能够让读者在图书馆能够更加舒心的学习,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艺术风格往往会偏向于适合学习、令人放松的平缓设计,色调简单、饱和度较低,空间公共艺术设计较为简单,往往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显然需要进行变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图书馆空间设计较为单一的问题。读者寻找文献资源的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极低,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应当进行分类设计,划分明确区域,降低读者寻找文献资源的难度。其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及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应当多融入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同时增加图书馆的特色,尤其是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往往能够提升图书馆的个性化特色,使得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也应当不断发展自身的公共服务功能。对于公共服务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当尽量结合读者的需求和学习体验,可以增加多功能厅学术交流厅和展览厅等,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各自的功能,且由于其,与图书馆的日常开放没有必要的联系,其入口可以另设。

(二)商业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及未来设计趋势

品牌旗舰店作为新时代正在快速建设和发展的商业类空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品牌旗舰店涌入市场,品牌旗舰店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其作为典型的商业类空间对商业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品牌旗舰店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在数量大量增加的前提下迅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品牌旗舰店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设计重点。首先品牌旗舰店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缺乏艺术特点,应当结合品牌文化、品牌定位进行设计。事实上,品牌的定位会影响到商业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基调,品牌旗舰店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应当关注品牌文化和品牌定位,材料、装饰、雕塑、涂鸦等,都可以根据品牌特色进行运用。品牌旗舰店的标识设计和内部装饰的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仍需改善。品牌旗舰店的标识设计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因此应当增加细节化、人性化的设计,但是整体上应当与品牌旗舰店的品牌形象靠拢。在内部装饰方面,应当注重照明设计和空间元素的规划,增加环境舒适度,刺激消费者产生消费的欲望,同时可以在品牌旗舰店内设置壁画、雕塑等固定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及绘画等非固定公共艺术作品,增加品牌旗舰店内的艺术氛围,且灵活、多变。最后,品牌旗舰店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应当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品牌旗舰店人流量较大,设施的使用率较高,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兼顾实际功能和使用耐久性,尽量选择绿色、可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材料,确保可持续化发展。

作者简介:杨超群,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空间设计发展
《室内空间设计》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区域发展篇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图说共享发展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