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卫·霍克尼的新媒介绘画形式探究

2019-10-12王艳玲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霍克尼新媒介大卫

摘要:目前关于大卫·霍克尼的绘画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拼贴画、摄影作品、绘画语言和创作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关于艺术家本身和新媒介绘画的相互联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本文立足于理论视角,主要从大卫·霍克尼的新媒介绘画形式入手,探讨其艺术家本身与新媒介绘画形式的艺术风格对当代绘画艺术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大卫·霍克尼;新媒介;形式;绘画;艺术

“大卫·霍克尼最初应用新科技技术是出于一种好奇的,新鲜的感觉。”[1] 保持新鲜的感觉,敢于探索的精神,对于当代艺术的推陈出新,改革创新,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也对我们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形式及创作风格的推广和创新至关重要。全能型、探索型、务实型、创新型、学习型艺术家可以说是很全面的概况了这位艺术家的成就和风格,更是对他艺术创作道路的一种极高的概况总结和评价。“大卫·霍克尼有着多种头衔;画家、摄影师、设计师、制图员、蚀刻家等。这些头衔一方面体现了大卫·霍克尼的艺术天赋与水平得到世界认可,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他在艺术道路上涉猎领域的广泛。”[1]头衔的众多,风格的各异,大都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里,也呈现在日常生活里,他不断探索的精神,不服输的品质,为其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大卫 ·霍克尼的新媒介绘画形式,探讨其艺术家本身与新媒介绘画形式的艺术风格对当代绘画艺术及艺术工作者的意义及影响。

一、“活到老学到老”

近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艺术生涯极其宽泛,横跨多个艺术领域,包括从拼贴摄影到歌剧舞台设计,从传真机作画到深入研究艺术史上的古典名家怎样利用光学仪器进行创作。他精力充沛,不断学习,对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着兴趣,犹如孩童一般,勇于尝试。他的作品几乎包含了所有可以用于创作的媒介,包括水彩、油画、摄影、拼贴、印刷版画,并且学习并使用最前沿的科技参与创作,其中包括传真机、激光影印机、计算机,以及近年来使用视频、iPhone、iPad等新媒介进行创作。“活到老学到老”,大概就是说的诸如大卫·霍克尼此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艺术家吧。

二、大卫·霍克尼新媒介创作形式的由来

“他自2009年以来,他开始尝试全新的媒介,在iPhone、iPad上进行绘画。他利用这种新工具创造了魔幻的现实,他甚至相信凡·高如果生在当代也会像他一样使用iPad,而毕加索也会喜欢得发疯,这就是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强悍的自信心。”[2]同样,身为不断创作型的艺术家,他用他的画作和行动来展示他的态度。他用绘画的形式带给我们希望,证明无论我们人类面临怎样的困境,艺术依然能带给我们美好。

他用新作《三十朵向日葵》来再一次证明架上绘画并没有被边缘化,绘画艺术依然带给我们美好,无论情况怎么糟。与此同时,他也用艺术让面临困境的人们看到了希望。“逆风翻盘,向阳而生”。这幅向日葵无论构图还是形式上都比较新颖,极具形式感,用色上面也比较大胆,大红色的衬布特别抢眼,黄色的向日葵,色彩饱和度极高,花瓶摆放也极具形式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与中间透明的玻璃花瓶成对角分布,平衡画面的构图和布局。蓝色的墙面背景和红色衬布、黄色向日葵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冷暖搭配,协调画面色彩,不至于过“火”,也不至于过“冷”。红色衬布的上面有一单枝向日葵,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随意摆放,这需要去仔细研究,在此不做过多探究。笔者注意到,紅色衬布前方有三个黄色的类似油画小画框,也有点类似标签的东西出现在画面中衬布前方,虽然不构成视觉中心,但仔细观看,难免会去猜测具体是什么,上面还有红色的印章。整幅作品用色大胆,颜色纯度高,造型十分具象,构图极具形式美感,有点类似儿童绘画的风格。这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向日葵》风格迥然不同。显然,大卫·霍克尼更具形式主义艺术家特质,而梵高的《向日葵》更加抒发情感,写实的基础上加入了画家的情感,更具张力,更有内涵。同样是画向日葵,为何二位画家风格差异如此巨大呢?这就要从艺术家创作经历与绘画风格的形成有关了,在此我不做过多赘述,需要感兴趣的笔者去进行探究。

三、大卫·霍克尼的艺术探索对当代绘画艺术及艺术工作者的影响

总之,希望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可以让读者对艺术家本身以及其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形式的意义及影响方面做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也是笔者在写作这篇论文的意义之所在。诸如大卫·霍克尼这样的探索型艺术家,会给当代艺术及其后辈艺术家带来更多创作灵感和绘画借鉴,值得后辈去学习这种随时代不断更新绘画方式和手段,给绘画艺术注入更多活力和生命力,不至于淹没在时代浪潮的洪流中。要有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侯耀.大卫·霍克尼艺术创作中“自我实现”概论的分析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4.

[2]毕振杰.对大卫·霍克尼多样性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究[J].美术大观,2016(08):70-71.

作者简介:王艳玲,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霍克尼新媒介大卫
疯狂星期二
大卫,不可以
大卫·霍克尼:更大的水花
大卫,不可以
“青峰”徐来
大卫·霍克尼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霍克尼的朋友圈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