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与音乐
2019-10-12惠凡
惠凡
摘要:我国的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是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以渔猎为生,因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音乐文化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加之赫哲族拥有丰富的民俗特色,这些也集中反映在他们的音乐活动中,本文对二者进行介绍和分析,为大众呈现赫哲族特有的艺术形态。
关键词:黑龙江;传统民俗与音乐;赫哲族
一、赫哲族简介
赫哲的意思是指“下游,东方”,因而赫哲族,指的是东方的人,赫真。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是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常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在历经数代与汉族的杂居之后,汉语成了这里通用的语言。赫哲族历来有图腾崇拜的传统,萨满教曾经是那里的全民信仰。赫哲族在过去以渔猎生活为主,所以他们的民俗习惯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赫哲族传统民俗
(一)特色建筑——木克楞
在赫哲族的村落里,基本上看不到砖瓦,因为他们的房屋主要以木制为主,他们最有特色的建筑叫木克楞。在传统社会,常年住在山洞里的赫哲族,慢慢地发现,自己身后被白雪覆盖的长白山上长着很多结实的松树,因而他们将松树砍来,再把圆木两端凿刻成凹槽,然后相互咬合叠加在-一起,搭成房屋的木墙,再将松木锯成短的木段,加工成木板瓦,覆盖在屋顶上挡雨,再将一根完整的木材掏空成简状立在屋外做烟囱。这种木质房屋在当地被称为“霸王圈”,不但坚固还能抵御冬天的寒冷。
(二)特色服饰——鱼皮衣
鱼皮衣是赫哲族独有的服饰,赫哲族人居住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松花江、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三江平原边,江里盛产着很多种鱼类。同时,赫哲族人基本很少打猎,而且不会种地,因而他们靠捕鱼养活自己,最关键的是穿用鱼皮制成的衣服,又叫作鱼皮衣,鱼皮衣的历史较为悠久,当前是受保护的民间工艺品。对于鱼皮衣的制作来说,制作的工艺较为复杂烦琐,在制作鱼皮衣的过程中,首先,要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晾干后,把鱼鳞去掉,再用木棒反复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然后用鱼骨头打磨出的针,穿过鱼线,最后将揉制好的鱼皮按照鱼鳞的顺序、鱼鳞的纹路,艺术性地拼缝、剪裁,这样一件鱼皮衣就做成了。赫哲族的男男女女都喜欢穿鱼皮衣,因为它结实、耐穿,冬天穿上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并穿个4、5年都不会坏,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现在的赫哲族人在冬天里,穿棉衣比较普遍,但在打鱼的时候,还会穿鱼皮衣。
(三)特色饮食——生鱼
早期的赫哲族人,并不会种植,他们擅长捕魚和打猎,因而主要是以鱼和一些动物作为食物。又因为赫哲族人主要是居住在三江地区,他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鱼类,赫哲族人擅长各种鱼类的加工。赫哲族人有吃生鱼的习惯,对于吃生鱼的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拌菜生鱼,需要将活鱼中的血全部放干,之后将鱼肉剔出来并切成丝,再加上一些葱、姜、蒜、辣椒、醋以及盐,就可以直接吃了。第二种是将剔出的鱼肉进行切片,之后蘸取醋或者盐直接生吃。第三种是将鱼肉穿在柳条并插在地上,用火来进行燎烧,进而使得鱼肉达到了三四分熟,之后蘸取醋来直接生吃。对于赫哲族人来说,既有生食,也有熟食,鱼松,炖煎鱼以及炖一些肉类。赫哲族人对待贵宾的最高礼仪就是吃生鱼。随着时间的推移,赫哲族人学会了种地,食物逐渐地由生食变成了粮食,最爱吃的食物就是将切块的鱼肉与米一起下锅之后再添加盐来调味,最后煮成稀饭。
(四)特色剪纸——鱼皮剪纸
赫哲族妇女都有娴熟的剪纸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但是因为赫哲族的生活环境和基本的物质条件,只能是利用“鱼皮”来进行制作,所以就出现了“鱼皮剪纸”。这种剪纸主要以各种动物作为主体,例如鹿图腾,鹰图形,龙图形等。并且均是正侧面的动物剪纸,可以对服饰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赫哲族的剪纸并不是作为独特的艺术而供人观赏,而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剪纸,是属于刺绣的花样,也就是将剪出来的图案作为基础,进而来制作出更多的图案,而这些图案,既可以缝制在服饰中,叫作“贴花”,或者是应用花线来将贴在服饰中的图案进行缝制,借助花线来将图案包裹,进而具有了立体的视感,又叫做‘包绣。有些赫哲族人还会在剪下来图案进行涂颜色,进而对剪纸进行了再次创造,总的来说,赫哲族人剪纸艺术,是将剪纸,刺绣以及绘画融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五)特色交通工具——雪橇
在传统社会,赫哲人冬季最常见的出行方式是狗拉雪橇、滑雪板以及马爬犁等;而在夏季中选择的是桦皮船、舢板船、独木舟以及“快马子”等,出行简单。“其快马以桦皮为之,长丈余,宽约二尺,两头渐窄,才容一人,其快如风”的话中,说的就是指桦皮船。狗拉雪橇少则是三四只狗,多则是几十只狗来拉撬,在茫茫雪原上疾行如飞,蔚为壮观。桦皮船大的需十余人划桨,轻便的如“桦皮快马”船,一人即可扛起,划行灵巧,是叉鱼和传递信息的得力助手。而马,就是赫哲人在狩猎和运输物品中最佳的选择。
三、赫哲族音乐
赫哲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音乐,不管是乐器还是音乐种类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与萨满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代表乐器——温特。温特是一种手鼓。在传统农耕社会,它就是赫哲人在萨满祭祀仪式中常使用的一件“神器”,同时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乐器。在赫哲人的传说中,萨满神是借助雷的力量,驱魔斩妖,惩恶扬善。鼓就是雷的化身,是有召唤神灵的神秘力量。温特是一种木制边框的单面鼓,鼓面很大,直径有82厘米,上面一般蒙上鱼皮,鼓身是上圆下尖的鹅蛋形,还会刻上各种动物的图案,这种造型在萨满鼓中并不多见。除此以外,还有短小一些的圆形、椭圆形的温特。不过由于赫哲族人的数量在逐渐地减少,使得温特的演奏方式也在慢慢失传,只能在古籍文献中看到一些记载。在早年岁月中,一旦遇到重大的节日,鼓手们纷纷地敲打着大大小小的温特,场面热闹非凡。
赫哲族音乐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浓厚的渔猎文化的特色。内容多与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歌颂家乡美丽风光的、有表现宗教祭祀活动的,节奏规整,以五声音阶为主。曲体多为单乐段结构。根据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大致可以将赫哲族音乐分为“嫁令阔”“赫呢哪”和“依玛堪”三类。
(一)嫁令阔
“嫁令阔”是赫哲族的一种民间歌曲,音乐轻柔悠扬、舒缓流畅,以赞颂自然风光,赞美美好生活以及表达爱情为主要内容,歌词多是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曲调轻柔悠扬、婉转流畅,节奏规整,以五声调式为主,常用的是宫、羽、徵调式。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就是根据“嫁令阔”谱写的歌曲,不但在当地广为传唱,也成为全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歌曲,此外还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毛主席 》《我们坐狗爬犁去找你》《大顶子山》 等等都是嫁令阔的代表作。
(二)赫呢哪
“赫呢哪”是在赫哲族广泛流传的民间小调,因为歌曲开头都以“赫呢哪”起首,因而得名。这类歌曲曲调通俗短小、活泼轻快,主要用来表现欢乐喜悦的心情。赫呢哪没有固定歌词,都是即兴填词演唱,像亲人狩猎归来,族人欢聚一堂,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时,大家就会唱起“赫呢哪”小调,赫呢哪既可以用在乐曲的开始也可以用在乐曲的结束,甚至可以在曲中充当衬词使用,总之十分灵活,它的曲调也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多使用2/4拍。
(三)依玛堪
在赫哲族的音乐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依玛堪”,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玛堪”是赫哲族的一种说唱文学,作品篇幅大多较长,最长的可以连续说唱几天几夜。演唱者往往结合当前景物,触景而发、即兴说唱,表演时多为一人演唱,没有乐器伴奏。讲唱者们通常借助夸张的想象、丰富的民间口语、生动的比喻,来模拟各种人物和动物之间的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使得听众就仿佛身临其境。其中,大多数的依玛堪作品讲述的是古代氏族社会血亲复仇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最常见的主人公是莫日根,他通过比武招亲和抢夺的方式来拥有很多妻子。除莫日根外,还有的形象是萨满和神鹰“阔力”。萨满有善有恶,有男有女,具有非凡的法力,可以帮助各种英雄。其中,莫日根的妻子或姊妹,在危难的时候可变幻为威力无穷的神鹰“阔力”,帮助莫日根战胜敌人。有时甚至比莫日根还强大,战胜莫日根战胜不了的敌人。在“依玛堪”作品中,不仅描写了英雄莫日根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强敌的场面,而且还描写了狩猎、宴饮、娶亲、结义、祭神等场景,反映了赫哲族古代生活状况,依玛堪的语言朴实无华,具有深厚的感染力。
四、结语
可以看出,赫哲族的音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不管是民歌、说唱音乐还是舞蹈音乐都以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为根基,汲取养料。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模式的改变,这种“原生态”的音乐形式也面临渔业文化逐渐消失而失去生存土壤,像依玛堪说唱音乐就正在濒临消亡的险境……面对赫哲族的传统音乐,如何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再创新,是我们今天的音乐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权.赫哲族民歌浅谈[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02):122-124.
[2]张敏杰,李伟国.“乌日贡”大会与赫哲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05):98-103.
[3]黃永刚,黄任远.赫哲族的饮食[J].黑龙江史志,2004(01):45-46+6.
[4]祁海燕.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态势[J].北方音乐,2013(12):151.
[5]刘雪英.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结构[J].中国音乐,2010(04):116-121+189.
[6]刘雪英.赫哲族“伊玛堪”的生存现状[J].中国音乐,2010(01):125-128.
[7]黄敏姣.浅谈赫哲族民歌“嫁令阔”[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04):76-77.
[8]张一凡.从赫哲族音乐考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国音乐学,2006(02):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