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反导合作是战略需要
2019-10-12杨育才
杨育才
在日前举行的第16届“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全体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谈及帮助中国建设导弹预警系统一事,引起国际媒体关注。造成这一话题讨论活跃的原因不仅因为普京谈话内容的虚虚实实,更在于谈话的特定背景发人深省。
俄罗斯总统面对众多嘉宾说正在协助中国伙伴建立导弹预警系统,而这将大大增强中国的防御能力。这种说法充分显示俄罗斯对自身军事技术和战略能力的自信,应该说也确有一定的可信度。
首先,俄罗斯自身拥有可信的反导系统,应对美国的导弹威慑有丰富的斗争实践。俄军早在苏联时期即重视反导系统建设,其反导防御系统部署多年,历经更新。从与中国合作的角度看,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拥有发展反导防御体系的优越地理条件,发展预警甚至整个反导系统方面给予战略协作伙伴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
其次,俄罗斯总统所宣布的合作适应了当前中国提升战略能力的需求。导弹预警系统是反导系统和战略核反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导弹突击能力日益增强、空间监视能力和导弹发射感知能力也日益提升的条件下,整合和发展完善的反导防御体系是必然之举。
更重要的是,普京在中美关系较为敏感的时机发表谈话,表明的是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坚定立场,两国不断加强的政治互信,以及务实合作不断加强的现实。
还要看到,普京谈话的直接背景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和准备加大对中俄战略遏制的意图愈加明显。中俄两国的导弹预警合作属于防御性质,因为美国全球性战略威胁日益凸显。随着《中导条约》被撕毁,未来美国中程导弹在中国和俄罗斯周边地区或将呈现快速扩散之势,这对于中俄两国的导弹预警系统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来袭导弹。
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不但要能够预警来自大洋彼岸洲际导弹的攻击,还要监控中导攻击,要求国家导弹预警体系监控范围更大,反应更加灵敏,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发现来袭导弹,为防御和战略反击争取宝贵的时间。
促使俄中加强导弹预警系统合作的另一个背景是,美国在同步发展导弹袭击和反导防御,以维持绝对安全。为此,中俄在两条线上应对和反制是势之必然。此时,俄罗斯的理念与经验,中国现实的战略投入能力,让联合研发和科学部署可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当前,美国为配合“印太战略”,正在极力联合盟友加强对中俄的贸易摩擦和经济制裁,美国正在把竞争升级和扩大到战略博弈的各个方面。一旦条件成熟,可能在俄罗斯和中国周边发起新的战略行动,直接侵犯中俄两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危险也不能排除。对于中俄两国,做好战略防御准备比此前一段时期更加急迫,建立完善可靠的战略威慑能力,保障经济和政治博弈不向军事领域蔓延可能已经是当务之急,也理应有表达这种战略需求的响亮声音和坚定意志。▲
(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