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2019-10-12卞明智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400000

安徽建筑 2019年9期
关键词:非饱和吸力剪切

卞明智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1 概述

非饱和土边坡,是典型的三相土壤结构,比常规的饱和土体相比多了一个气相,但研究土体结构时并不是单纯的加入一个气相,而是气态、液态、固态三项互相影响、互相耦合的状态。特别是气相与液相交接面处的气-液二相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生活中宏观称为毛细作用。从物理参数的角度需要考虑土体中的空气孔隙率、级配及压缩指数等指标;力学参数中需要引入孔隙水压力,即基质吸力。然而现实中的所有室内物理力学实验,均为饱和土所测出来的物理力学参数,不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现实自然界中有90%以上的边坡属于非饱和土边坡,工程界中的路基边坡、河坝等人工填土边坡也属于非饱和土边坡,经过大气降水-渗流-蒸发或蒸腾等反复循环作用,其内部的物理性质如单位体积含水量、级配及压缩指数,力学性质如水土特征曲线、孔隙水压力及抗剪强度等性质发生一定变化。

本文以非饱和土三轴仪为试验仪器,以降水渗流-蒸发固结循环为实验条件,以非饱和土三轴排水剪切样与原土体样为实验对象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对土体边坡变形、力学性能及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实验使用标准室内压实试验方法制备直径为39.0mm,高度为80.0mm的非饱和土三轴排水剪切样品,样品的初始含水量为22.5%,压实后所需的密度为2.95g/m3。将非饱和土三轴排水剪切样品分为12组,控制吸力值分别为0 kPa、50 kPa、100 kPa和200 kPa,控制固结压力分别为50 kPa、100 kPa和200 kPa。待吸力平衡和固结稳定后,在相等吸力条件下施加预压力,施加预定的吸力值和各向同性固结方法,保持孔隙水压力恒定,孔隙水压力恒定为零,并以0.0098 mm/min的恒定剪切速率缓慢施加轴向剪切。通过加载重复的干湿循环来研究非饱和土壤的机械强度。干湿循环样编号为RDW1,击实样编号为RC1。

2 试验结果研究

2.1 反复干湿循环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RC1样和RDW1样在脱水蒸发路径中每单位体积含水率对应的基质吸力关系曲线,即水土特征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土水特征曲线比较

根据土水特征曲线的比较,很容易能看出在单位体积含水率相同的条件下,两个试样对应的基质吸力不一样,RC1样在同一含水率下对应的基质吸力均高于RDW1样。说明反复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土体的力学性质受到较为显著影响,且明显下降,降幅约为40%。

由以上结论探究其原因,在反复干湿循环后土体的主要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气相来讲,土壤内的孔隙度增加;从液相来讲,土体单位体积含水率发生变化;从固相来讲,土体级配变化,内部钙质溶盐流失导致化学场变化而引起力学性质变化。对于非饱和土而言,更重要的原因为土体内部的气-液交接面处“黏膜”吸力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力学性能下降。

2.2 反复干湿循环对固结特性的影响

图2(a)显示的是RC1样和RDW1样在吸力为0 kPa(饱和土)的等向压缩曲线的对比,从图中明显可见,基质吸力在0kPa~1kPa时,孔隙比变化平缓;基质吸力超过1kPa后,孔隙比急剧从0.65下降至0.35左右,非饱和土较对照组土样下降幅度更大,同等基质吸力下,下降幅度差约为0.1~0.2;图2(b)分别显示了在50和200 kPa下RC1和RDW1类吸力的各向同性压缩曲线比较,其变化趋势与图(a)一致。但当基质吸力超过2.5 kPa后,孔隙比趋近于稳定值0.32,之后随着基质吸力增加,孔隙比均不再变化。

根据以上分析表明,在基质吸力增加初期,土样的收缩指数与基质的吸力成正向相关,试样达到屈服点,以致土体内部结构疲劳甚至破坏,孔隙收缩的尺寸效应不甚明显。

图2 不同吸力条件下的等向压缩曲线比较

2.3 反复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力学强度的影响

击实样和干湿循环样在等吸力剪切试验中气-液二相水膜的平面上的临界状态线如式(1)所示。

在等式(1)中,M(s)和μ(s)是矩阵吸力的函数,它们分别是临界状态线的斜率和q轴上的截距。

对于RC1和RDW1,M(s)的变化很小,并且M(s)被认为是与吸力无关的常数。常数M在Fredlund非饱和土的剪切强度表达式中等于φ'。Fredlund的双应力变强度理论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表示为公式(2)。

RC1的M(s)平均值为0.837,相当于20.6°的内摩擦角,RDW1样的M(s)平均值等于0.736,说明RDW1试样经过反复干湿循环后,剪切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变化,然后软化下降,剪应力减少约5%,内摩擦角减少约10%。

3 结语

本文针对实际情况中占自然界和工程中大部分的非饱和土的特点,考虑到非饱和土是气态、液态、固态三相互相影响、互相耦合的状态,针对力学分析中非饱和土的气相与液相交接面处不可忽略的气-液二相水膜的表面张力,因此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在降水渗流-蒸发固结循环下进行多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反复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反复干湿循环后,土体的主要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土壤内的孔隙度增加、单位体积含水率发生变化、土体级配变化,内部钙质溶盐流失导致化学场变化而引起力学性质变化。特别是非饱和土体内部的气-液交接面处“黏膜”吸力下降导致力学性能下降。

②非饱和土和原样土在吸力为0 kPa(饱和土)的等向压缩曲线中孔隙比无明显变化,基质吸力在0kPa-1kPa时,孔隙比变化平缓;基质吸力超过1kPa后,孔隙比急剧下降,非饱和土较对照组土样下降幅度更大,同等基质吸力下,下降幅度差约为0.1~0.2;在50和200 kPa下非饱和土和原样土的各向同性压缩曲线变化趋势与0 kPa时一致。但当基质吸力超过2.5 kPa后,孔隙比趋近于稳定值0.32,之后随着基质吸力增加,试样达到屈服点,以致土体内部结构疲劳甚至破坏,孔隙比均不再变化,孔隙收缩的尺寸效应不甚明显。

③经过反复吸湿和干燥后,剪切破坏产生明显剪切滑裂面,土体力学性质降低,抗剪强度参数降低,其中摩擦角的幅度大约为10%。

以往针对土体的室内、室外力学实验参数均为饱和土试样,然而自然界天然边坡、工程边坡、人工填土边坡等均为非饱和土体边坡,自然气候降雨-蒸发-蒸腾作用即为反复干湿循环条件,因此本文不仅在学科耦合理论上具有科研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非饱和吸力剪切
深水大型吸力锚测试技术
ROV在海上吸力桩安装场景的应用及安装精度和风险控制
不同拉压模量的非饱和土体自承载能力分析
冲击加载下非饱和冻土的抗压强度及能量分析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深水吸力桩施工技术研究
TC4钛合金扩散焊接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非饱和土基坑刚性挡墙抗倾覆设计与参数分析
混凝土短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变形
非饱和地基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