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家认同意识 彰显学科课程价值
2019-10-12罗燕翔
□ 罗燕翔
当前,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发展,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球流动。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被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和危机,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小学生,导致部分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被严重削弱。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小学生容易追“新”的特点会导致其难辨真伪、迷茫无措,甚至崇洋媚外,崇拜金钱,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认同和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认同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那一定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小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紧扣教材,联系时事,注重实际,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
一、紧扣教材,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可见,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如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是通过实践活动,将学生对班级的认识、感情及责任和义务统一体现出来,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强化集体观念,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勇于承担集体责任而深化共同生活的规则;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之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愿意建设美丽家乡的情感;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教育学生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培养爱国情怀;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引导学生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通过活动、比较,使学生从小就懂得要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热爱生活的集体,热爱养育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层层递进,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如教学《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国庆由来我知道、革命故事我来讲、祖国象征我会认、遇到问题我会做、唱响心中爱国情”这几个活动:用《开国大典》的经典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刻举国欢腾的氛围,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辰日;通过自主收集、小组交流革命英雄故事的方式使学生知晓新中国建立的艰辛,明白现在的安定生活是我们应该珍惜的,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通过亲自动手贴一贴国旗、课堂模拟升国旗等实践方式使学生熟悉国旗、国徽和国歌,明白五星红旗、国徽、《义勇军进行曲》代表着中国,是国家的象征;创设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交流,根据所学知识,明辨是非;用富有激情而朗朗上口的童谣营造氛围,以此来巩固学生心中种下的信念,升华心中的爱国之情。
二、联系时事,激发学生国家认同情感
开放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征。教师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使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国家认同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时要突出时代特征,融入时代精神。随着十九大会议的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教育发展也要适应新形势,才有新发展。当代学生必须从小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政治意识和家国意识。教师要学习和领会十九大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渗透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拓展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内容,突出国家利益观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时事热点,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社会问题,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情感,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并主动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精心选择素材
使用时事热点素材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时事本身,而是借助时事热点素材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能力,实现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时,教师相机出示南海中美飞机撞击事件,让学生讨论:海军卫士——王伟烈士这一举动的意义何在?在讨论辨析中,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内心由衷升腾起对王伟烈士的钦佩之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意识。
(二)多样化呈现时事热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信息呈现过于简单,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呈现时事热点时,教师要力求方式的多样化,不断给予学生新鲜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文字、投影、音频、视频或图形、图片、表格、漫画、绘本等形式,多样化呈现时事热点。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更生动地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情感。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时,教师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绘本、文字资料等形式创设情境,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白了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地球孕育了人类,我们要保护地球,尊重自然,不能随意破坏,有效地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将国家利益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全球意识教育进行了有机融合,实效显著。
(三)把握重大活动教育契机
国家节日是国家认同意识培养的特定的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国庆节、建军节、元旦、春节等节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影视歌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届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庆祝活动。这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综合实力和国人精神风貌,也是提升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一次精神洗礼。教师还要充分运用重大国际活动这个重要的教育平台,来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如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行,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相继开幕等,让学生了解这些重大国际性活动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国家的向心力,拓展了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
三、注重实践,转化国家认同感为行动
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征。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要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使教学时空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变化,带领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领略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增加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实践锻炼中升华爱国情感,并付诸爱国行动,让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国家的关注也是缺乏或无意识的,课前让学生通过游览,拍摄图片、视频,寻访、搜集故事,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学生由此了解了祖国改革创新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在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祖孙三代比童年”这一环节,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猜一猜、读儿歌、讲讲故事、唱唱赞歌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祖辈、父辈及自己三代人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巨大变化,由身边的巨变畅谈祖国在这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从心底由衷产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爱祖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的力量。最后让学生想一想如何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怎样才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把想法编成儿歌,真正做到知情导行,再定期进行活动评比,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化为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增强作为一名小公民的责任感。
总之,国家认同意识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凝聚起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的无形的力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有效载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价值,将课堂教学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整合有效资源,拓宽教育途径,让学生在知行统一中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自觉以家国意识养正人格品行,提高对自然、国家和社会的认识,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民族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