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
——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0-12魏明桦饶绪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导师校企实训

魏明桦,饶绪黎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工程系,福州 350108)

面对全球网络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本区域产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1]。而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也日益得到重视。现代学徒制在德、英等许多发达国家广泛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功[2-3],在中国目前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本地化的实践策略[4-5],但还缺乏系统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验证。

为了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网络专业毕业生与IT企业所需人才标准之间的鸿沟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三家网络行业知名企业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金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网络专业群(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自2014年8月起,规划并开始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计划。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以该成果为蓝本的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被评为2017年度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内容

(一)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

1.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与合作企业(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金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试点专业《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明确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过程及其管理办法;明确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方式,确定利用校内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的方式及其管理办法。

2.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制定《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招工一体化管理办法》。明确校企共同制定、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实行多种招生考试办法,为接纳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徒提供机会;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

3.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

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含选拔、管理、培养)》《现代学徒制校企定期例会制度》等,加强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管理。

校企共同制订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学生(徒)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徒)实习安全措施与违纪处理办法》,根据学徒培养需要和企业生产情况,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生学徒津贴等合理权益,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为保障现代学徒制下师傅带徒弟外出实训期间能够对学生的常规课程成绩进行认定,保障学徒制项目平行课程顺利开展和生产性实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制定《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平行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徒制学生在第五学期预就业工作的管理,切实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还制定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预就业管理办法(试行)》。

4.建立现代学徒制评价考核标准

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评价考核标准,出台了以育人为目标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专业群学生(徒)评价考核办法》,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共同实施学生(学徒)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正确使用激励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校企都是人才培养主体,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以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师傅带徒弟为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双计划”“双考核”“双选择”等措施,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缩短适应期,尽快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项目实施的三年中体现了五个对接。

1.学校与企业对接

学校与企业(星网锐捷、金科信息、中锐网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2.实训基地与企业工作环境对接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网络专业群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含省级网络与互联网应用产学研一体化公共实训基地)。学徒制项目合作企业为实习提供一线工程师(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学徒)的技术训练,并且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校则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满足企业职工培训的需求。

3.专业与产业对接

按照合作企业(星网锐捷、金科信息、中锐网络)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项目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共同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在专业实训环节更是如此。

4.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对接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在教学中实施一课双师制度。合作企业选拔优秀工程师担任师傅,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学校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条件。

5.培训与岗位对接

校企双方严格按照行业企业的用工要求,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规定。同时,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通过课证融合,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三)课程体系建设

本项目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以三年学制计算,根据学生专业能力成长的规律,教学安排实施上采用“2+0.5+0.5”的形式。学生前两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后一年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岗位培训(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其中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而定),后半年到主体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课程实施采用双导师 (一课双师)联合授课制度:职业素质基础养成课程模块和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采取导师组负责制,主要由一名学校导师,若干名企业导师组成,以学校导师为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理论教学与组织协调工作,企业导师以师带徒的方式负责课程岗位技能教学与考核;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岗位培养。

(四)实训基地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运行,依赖于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本项目多年来,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金科信息、星网锐捷深度合作,以网络专业群学徒制培养为核心,建立“产、教、研、培、鉴、赛”一体化实训基地,服务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工程技术等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群学生实习实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同时服务于福建省网络行业及互联网应用相关行业的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产品研发。

网络专业群学徒制培养实训基地由教学实习与生产实训功能区、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功能区、技能竞赛与赛前集训功能区、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功能区等四个功能分区组成,各功能区设备可以灵活组合,学生可以基于各种模块,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及应用,融合各种技术,进行创新试验及其顶岗实训。

该实训基地很好地实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零距离对接,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轨。通过基地这一窗口,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更加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

(五)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1.双创精品资源课程建设

加强双创精品核心课程的建设,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把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路由技术实践与创新》《C语言应用与实践》课程被确定为福建省创新创业精品资源共享课。企业专家参加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与星网锐捷、金科信息、中锐网络等企业建设完成网络专业5门核心课程、2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修订8门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指导书8本。开展理论、仿真、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仿真教学软件和虚拟教学资源。

2.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和视频资源库建设

学校立项并建设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路由技术实践与创新》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改革课程,该课程已拍摄、整理教学视频总大小约5 G,近200个教学相关视频,近100个教学辅助材料(笔记、软件等资料)。建设完成课程网站,课程访问数近3 000人次,选课学生202人,初步建成提供学生自我学习的资源集中整合平台。

(六)双师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项目合作企业金科公司、星网锐捷公司、中锐网络公司,分别派驻一线工程师团队(金科公司派驻12名工程师,星网锐捷公司和中锐网络公司联合派驻6名工程师)植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企业导师工作室,并与学院专业教师整合成紧密型双师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编写教材、研发网络教学资源;共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训项目和实习;共同承办网络大赛,选拔、培训选手等。

为了更好地实施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度,学校制定并实施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试行)》(榕职院综〔2015〕45 号)、《关于加强对2015—2016学年暑假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的通知》(榕职院教务〔2016〕47号)。建立了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机制,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落实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各项工作,完善双导师的评价机制和相关待遇。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是鼓励专业理论课教师到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产品研发与项目攻关;二是选聘企业中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与企业联手培养实训实践指导教师;三是引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完善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管理机制,有效提升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成效。

(七)企业导师工作室建设

企业工程师成建制地植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企业导师工作室。工作室以现代学徒制为导向,由学院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由企业提供企业导师、企业辅导员和实习实践项目,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岗位职业技能训练,进而参与导师企业工作站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模式的人才培养(见图1)。

导师将课程教学标准与实际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由理论课堂、导师工作室到企业工作站,再由企业工作站到理论课堂、导师工作室的交替循环,通过专业导师一对一的辅导(导学、导能、导业三导功能)来达成(见图2)。

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水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的三者共赢,成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强大引擎(见图3)。

图1 企业导师工作室平台示意图

迄今为止,企业导师工作室共建成金科网络技术外包服务导师工作室和中锐导师工作室,为近600余名学生服务,为合作企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输入400余名优秀人才,培养了23名CCIE网络专家级工程师,完成企业合作项目33个,合同金额累计超900万,深受学生及企业信赖。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点

在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摒弃“一刀切”的做法,针对高年级生学和入学新生分别制订了学徒制培养的长期和中长期培养方法。“一课双师”“现代学徒制导师工作室”等创新方式方法与整个“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互相融合,成为该体系的有益补充。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

图2 工作室学生培养流程图

图3 工作室学生培养内容

本项目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

改革原先传统的 “2.5+0.5”(前5个学期在校内上课,最后1学期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形式,根据学生专业能力成长的规律,教学安排实施上采用 “2+0.5+0.5”的形式。学生前两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养成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后一年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岗位培训,包括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的学习,其中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项目实训”或“轮岗实训”(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而定),余下的半年到主体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二)教学形式创新(企业导师工作室)

学校为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合作企业成立校企合作教育事业部,抽调企业精英工程师成建制植入、共同设立现代学徒制导师工作室。工作室不断吸纳学生成员,导师由校方和企业方导师共同担任,企业导师一方面对学生成员进行企业项目实施流程的辅导,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成员承接企业下发的真实项目。学生成员在不断学习实践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学以致用,同时获得相应报酬。学徒制导师工作室的建立与发展,是学校网络专业群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的缩影和第二课堂发展。

(三)双师制度创新(一课双师)

针对学校教师实操技能薄弱而企业教师 (工程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网络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课程实施中采用“一课双师”制度:职业素质基础养成课程模块和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程模块,采取导师组负责制,主要由一名学校导师,一或多名企业导师(来自行业、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能手或能工巧匠)组成,以学校导师为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理论教学与组织协调工作,企业导师以师带徒的方式负责课程岗位技能教学与考核。而岗位(群)技术技能课程模块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以企业导师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岗位培养。

一课双师的应用,是培养网络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

(四)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方式创新

网络专业群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国家创新创业文件精神,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学校秉承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涵,学生在校企导师的帮助指导下,以企业真实项目导入为主,充分发挥自身双创思维,开发或参与相关项目,使得学生IT综合服务可以整合并承接校内外业务,例如工程项目实施、校园网维护、电子办公产品维护、系统维护数据恢复、新产品开发等,让学生在每次的实践过程中,提升双创能力素质。同时,借助合作企业开发出的互联网+IT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从项目需求拟定、项目下单、项目接单、项目验收等平台流程化管控和高效运行。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网络专业群人才培养成效

(一)企业导师带学生完成的项目及用户之评价

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工作室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师生共建网络工程运维金牌技术服务团队,采用师傅带徒弟模式完成了大量的工程项目。在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的统计中,以现代学徒制导师工作室完成主要技术服务项目19个,服务政府、银行、学校等众多企事业单位,项目合同金额合计超过900万,先后派出学生实习人员百余人次,因在项目中表现优异,多人多次获得用户的表扬。在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学生中,有23位获得CCIE证书(IT业全球最权威证书)。该项证书除要求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要求考核项目经验,该级别证书的获取代表了行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肯定。

(二)该成果的应用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成果首先在学校网络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专业(2016年起更名“信息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中试点,逐步扩展到学校其他专业群和省内外兄弟院校。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近年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全国三等奖4次,省一等奖4次,省二等奖6次,还有其他企业大赛若干。在本成果的推动下,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显著提升。网络专业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100%,雇主满意度100%,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从14年的83.7%提升到16年的97.17%。一些以前只招收211大学毕业生的著名企业也主动上门要人,如H3C、星网锐捷、深信服等。很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

猜你喜欢

导师校企实训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V eraW an g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爱情导师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