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2019-10-11郭振华王丹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实训微课

郭振华 王丹

摘   要:文章在阐述微课教学特点基础上,结合当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发展现状,为如何更好地发挥出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作用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微课;实训;教学优化

环境工程技术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涉及水资源、大气、固体废弃物等关联知识的多学科交叉综合课程。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当前学习状态,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要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形式,具有短小精湛的特点,将微课应用到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能提升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成效。文章就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能够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有力支持,提升整个学科的教学效果[1]。

1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发展现状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主要面向社会环保行业,通过利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技术培养出社会环境监测、分析检验、污染治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会被安排在事业单位环境工程建设的第一生产线上,从事分析化验、环境监测、给水和排水等一系列工作。为了能够确保学生顺利做好这些实践工作,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下,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开始积极配合打造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逐渐扩建了校内实训基地,在开展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水质监测实训室、空气监测实训室和仪器设备实训室的支持,为环境工程技术專业教学发展争取到了各类仪器设备和设施。

2    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必要性分析

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逐渐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了资金、制度和技术的支持,有效提升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改善了实训条件,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但是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各个环节无法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拥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因而在现有设施设备条件下让每名学生都能够熟悉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3]。

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了仪器分析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3种类型的课程。仪器分析实验配备了各种型号的专业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环境监测实验基地应用了先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和溶解氧检测仪器设备。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整各个仪器设备,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实验操作平台,来让学生能够根据需要来完成对各类仪器设备的选择操作,解决仪器设备使用数量有限的问题。同时,在微课的作用下,学生还能够从网络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相关视频软件,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4]。

3    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分析

3.1  微课件的制作

环境技术专业实训课内容不同,微课的制作方式和形式也不同。在实施微课教学时,教学视频是整个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微课的课时一般被设定在5~8 min,如果有特殊的需要,课时长也需要被控制在10 min以内。在实施微课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仅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学内容才是学习的关键。在实训课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比较精简的内容,一般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来完成微课的制作,即教师应用摄像机来将整个实训课程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完整地录制下来,之后将课堂教学内容、操作方法、实训内容等向学生全面、完整地展示。

在微课教学中对于比较复杂的大型设备,比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来将这些内容进行分段地录制和展示,打造一个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将时间较长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细化,不仅有效提升了整个实训课程的效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使用发生损坏的可能[5]。

大规模设备在碎片化制作时的具体细节如下:(1)气相色谱仪制造: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介绍进样器、色谱柱箱、检测器、气路控制系统、控制面板等。(2)开机方法:向学生全面介绍开机顺序和载气流量调节方案。(3)操作样品的测定:在微课分段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介绍主菜单的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设置温度、桥电流。(4)关机操作方法:在关机操作时,需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结束之后返回到主要菜单上、设置桥电流以及关闭恒流源进行降温等操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和仿真实训课软件,操作部门可以采用录屏法进行操作,将PPT的演示操作文稿录制下来,在确保画面清晰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看见所需要学习的内容[6]。

3.2  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来了解教师在课前安排布置的教学任务,通过反复观看视频,为自己之后的实践操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上,借助微课的形式丰富以往的学习模式,比如可以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提升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并在大屏幕上打造一个仿真的生产过程,设置出一些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故障,使得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熟悉工艺操作流程。基于微课的仿真教学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各个工艺件的使用,减少系统操作故障。

在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中,题目采取的都是工程实例,教学实践流程十分顺畅。在微课的利用下,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对工程规划设计的总体感受,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和工程思维。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凸显出了两个教学特点:(1)强化了学生对行业工程和环保设备设计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绘图软件、计算机三维实体模型等,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利用各类技术形式,比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改变了当前实践教学的局限,更进一步凸显出了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借助微課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微课的支持下学生能够方便地借助移动终端来观看微课视频,对于在课堂上遇到的不理解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来查找各类学习资料,借助微课来还原自己之前的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情感态度等,拓展知识学习视野[7]。

3.4  增强课堂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教学中理想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感受。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操作能够更进一步注重操作质量,为之后的实际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提升实训操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

3.5  微课在实训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符合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安排,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提供了转机。从技术角度上来看,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而将教学环境延伸到整个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实训基地的功能,提升设备利用率。但是在微课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多的挑战,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视频是微课呈现的重要形式,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专业教师对课程的录制情况对整个微课制作和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成效,需要强化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组织高素质的环境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从而更好地发挥微课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涉及较多大型设备的环境专业实训基地,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学生更加直观、精准地展现教学内容,克服以往实验教学的局限,而且还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将微课应用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时,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等严格控制视频的时长。对于各个仪器设备的使用步骤、使用方法和使用流程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同时,在视频后期制作的时候还需要添加关键词,通过字幕的方式来向学生讲解可能遇到的不清楚问题。

[参考文献]

[1]柳意.微课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42-44.

[2]钟润生,贺小凤,ZHONG R,等.基于深圳国际低碳城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46-50.

[3]柳意.浅谈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有效运行的措施—以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5-16.

[4]卢利.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4):253-254.

[5]王美青.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76-277.

[6]廖征军.《水污染控制技术实训》的实施与考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7.

[7]张震斌,张启俭,周立岱,等.辽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o Zhenhua, Wang Dan

(Jiamusi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iamusi 154000,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ours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this paper makes a strategic analysis on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lication role of micro-course i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Key words:major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icro-cours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ptimization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实训微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