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诞生在这里

2019-10-11

新传奇 2019年36期
关键词:王朝遗址考古

你知道“最早的中国”在哪里吗?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埋藏着中华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间,这里曾有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上演过夏的繁华和夏商王朝更替的壮阔史剧。众多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浮出水面。

在河南偃师的一个普通村庄,埋藏着中华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间,这里曾有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上演过夏的繁华和夏商王朝更替的壮阔史剧。

二里头遗址丰富的内涵不断给世人以惊喜,随着“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兴建,众多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浮出水面。

在二里头感受中国最早的繁华

中国发端于何时?最早的中国究竟在哪里?

1959年,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以71岁高龄率队赴河南调查“夏墟”,大约也是带着这些问题出发的。此后,便掘开了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第一铲。不承想,这块3500多年前留下的“无字地书”,让三代考古人,历经60年持续发掘、不断破译。

“多数考古大发现出于偶然,比如秦始皇陵、郑州商城,但偃师二里头是个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1959年,徐旭生在调查“夏墟”时,在偃师二里头村的麦田里看到随处可见的陶片,且遗址颇为广大,他推测这里可能有一处古代都邑的遗址。

60年来,中国三代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犹如一个体量巨大又深不可测的宝库,历经数十次发掘而屡有重大发现。

“二里头是一个不断改写中国之最的地方!”许宏津津乐道于一个又一个牵动人心的发现。

二里头宫殿区东边的大路,20世纪70年代曾钻探出100多米,因麦田浇水中断,一放就是几十年。1999年,许宏扛起了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的大旗,继续追探,居然发现了宫殿区北边的大道。“中国最早的十字路口”被发现了!随后,考古队追探出“井”字形大道,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大路最宽处达20米,相当于现代公路四车道。

就这样,这座3500多年前的大型都邑的布局清晰起来。这是一座精密、复杂又繁华的大都城——坐落于古伊洛河北岸的高地,中心区是坐南朝北、中轴对称的宫殿建筑群,由宫城城墙围起,虽然面积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却是后世3000多年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四周是井字形大路,宫殿院内地面下埋有一节一节由陶质水管组装连接起来的下水道系统,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海绵城市”了。

北面是祭祀区,南边有一个被墙垣围起、由重兵把守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这里是王国的“高科技产业基地”,里面有中国最早的铸造青铜礼器的作坊和生产绿松石器的作坊。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许多制度層面的建树史无前例,代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宫廷礼制已经形成,对于探索中国文明的渊源具有重大的标尺性意义。”许宏说,“这里就是‘最早的中国。”

“无字地书”,拨开“夏”之谜雾

自1959年秋的第一铲开始,二里头遗址一直处于中国考古学界的风暴眼。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夏商周”是个固定搭配,是一个熟记于心的知识点。但作为中国步入文明门槛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真的存在吗?

“上个世纪甲骨文的发现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学者受到很大鼓舞,希望能寻找夏族和夏王朝的文化遗存。”许宏说。

中国夏王朝存在与否,一直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缺乏明确、可靠的文献记述,依靠文献研究这一时代的历史困难重重。

“二里头遗址为夏代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物证,没有二里头,我国夏商周的年代框架就拿不出来。”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

“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在这里,我们已初步探明了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勾勤出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二里头都邑繁盛时的大概样貌。”

由于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像甲骨文那样可以确证当时历史状况的文字材料,所以二里头的王朝归属问题仍旧是待解之谜。“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目前才发掘了1%多一点。”许宏说,这本“无字地书”才刚刚翻开。

江山早已留胜迹,只待我辈复登临

生活在二里头遗址所在地的村民,以极高的热情守护着这块土地。二里头,当地村民连着读起来念为“二留”。二留,这里到底留下了什么呢?

多年来,二里头等几个村为遗址保护付出了代价。由于相关文物保护规定的制约,这几个村不能建工厂、划宅基地甚至深耕,眼看着周围村庄一个个富了起来,村民对二里头遗址的感情越来越复杂。

如今,这里终于等来了“大事件”——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兴建,这让乡亲们很兴奋。

“说起二里头,很多人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是全国闻名的重要遗址,陌生是因为难以一睹真容。”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说,考虑到保护问题,二里头遗址发掘后已全部回填,从外观看只是一片普通田地。

“目前二里头遗址保护设施较为落后,出土文物大部分被放置在库房之中,对文物进行整理、保护和研究的场所也十分简陋,这样的现状和二里头遗址的历史价值不匹配,建设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显得十分必要。”赵海涛说。

作为国家“十三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设规模达3.1万平方米。

“展品主要来自二里头遗址60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二里头文化区内重要遗址出土遗物等。”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说,该博物馆计划于2019年10月建成,将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和展示利用示范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仪式上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会让埋藏在伊洛平原的文物“活起来”,阐释早期中国形成历程,让公众更好地认知、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新华社 2019.8.27)

猜你喜欢

王朝遗址考古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