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2019-10-11张淑芬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结荚豇豆豆荚

张淑芬

豇豆是一种豆科蔬菜作物,具有耐温、耐热、耐低温、耐荫、抗旱、不耐涝等特点。人们喜爱嫩豆荚和嫩豆子,是一种效益相对稳定的蔬菜。下面介绍了豇豆露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茎蔓生长旺盛、抗热性强、早熟、产量高、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扬豇系列、南京星光系列、燕带豇、七寸豇、八寸豇、地豇豆等。

(2)育苗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豇豆根系再生能力弱,栽培中常采用直播,3月下旬进行田间育苗,4月中旬直播播种。每亩种子量为2.5公斤,播种和播种时,地面温度应稳定在10~12℃和15~32℃。山脊宽约40厘米,高约30cm,沟在山脊上有10厘米深,每亩用1000公斤熟透的肥料浸湿沟。一般来说,按行距25~30cm×65cm,播种深度约2cm,每亩3000~4000个穴,每穴3~4粒种子,出苗后将弱小病苗拔出,留每穴2-3株。苗木出苗前,宜将温度保持在30~35℃之间,不要太湿,以免种子腐烂。豇豆不需要严格的土壤,但为了获得高产,必须选择微酸性、两年不种植豆科作物的沙壤土。如果土壤酸度过高,应在边界施工后在边界表面均匀喷洒石灰,以中和酸度。

2、生长习性与环境条件要求

(1)温度:豇豆耐高温不耐低温,35℃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发芽最低温度为8~12℃,植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10℃以下影响生长,接近0℃时,植株会受冻害。

(2)光照:根据豇豆对阳光的响应,豇豆日照长度要求严格,适合短日开放栽培。短日可加速豇豆的生长发育,使其早熟,当光照不足时,会引起花落和荚落。

(3)湿度:豇豆耐旱,种子萌发和苗期水分过多是不利于生长的,如果水分过多,会导致发芽率低、根系腐烂、落花和枯萎。如果水分不足,会抑制豇豆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开花和结荚期间,应控制适当的空气和土壤湿度。

(4)土壤养分:耕作层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6.2~7.0的中性土较好。豇豆根瘤菌比其他豆科植物发育得差,结荚时需要提供大量营养。当氮磷钾肥三种肥料同时使用时,应多施磷肥,不能偏施氮肥。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肥料和水分管理、植物调整、脚手架搭设、温度和水分管理、修剪、采种等。豇豆肥料和水分管理的一般原则是防止茎叶早期伸长和后期过早衰老。

(1)插架引蔓

豇豆苗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并开始用麻绳把藤蔓引到架子上,使藤蔓均匀地分布在架子上。豇豆发芽很快,当长出5~6片叶子时,一般用竹竿插成“人”字形,高2~2.5m的支架,在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藤上架,以减少枝条的脱落,同时方便采收,这种形式也有利于周围的通风和透光。

(2)抹芽打顶

合理修剪是保证豇豆高产的主要措施。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长3厘米时,应及时摘除,以保证主藤的强壮。主藤第一花序上方的侧枝可保留2~3片叶子,然后采摘,促进侧枝上第一花序的形成。当主藤长到15~20节,高达2~2.5m时,当主藤到达棚顶时,摘顶以控制生长,促进下部侧枝上的花芽形成。

(3)肥水管理

豇豆是一种喜肥水作物,但过量施肥,特别是氮肥,往往会导致植物生长过长。应防止茎叶在早期延长,在后期过早衰老,豇豆苗或种植缓苗后,前期应尽量控制水分,开花、结荚时应充分浇水,并根据土壤情况,既要保持土壤湿度,又要注意控制田间湿度,以免发生病害。根据田间条件,开花初期施尿素7.5公斤/亩,结荚高峰期施复合肥2~3次,每次7.5公斤/亩。为了避免腐烂的根、落叶和落花,在整个生长期应排除田间积水。

4、病虫害防治

(1)綠色防控

一是农业技术:1)选择抗病性品种;2)采用科学间作物轮作;3)对种子进行消毒,苗床消毒;4)合理密植,及时通风,合理施肥,少施化肥;5)控制好田间的温度、湿度、光照,保持卫生,及时清除病苗销毁。

二是物理防治:1)在田间悬挂彩色版;2)利用防虫网阻隔害虫;3)有条件的可安装杀虫灯诱杀虫成虫等技术。

(2)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根腐病、豇豆锈病、豇豆疫病、豇豆枯萎病。虫害有红蜘蛛、豆荚螟、潜叶蝇等。进行有效的防治,确保豇豆的正常生长,防止措施如下:

锈病和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减轻病害蔓延,同时尽早喷药。主要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到叶面叶背全湿,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也可用粉锈宁防治锈病,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叶斑病。

豇豆煤霉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2-3即可防治;

蚜虫:用40%乐果,每隔7~10天喷一次;

豆野螟:在豇豆花期用敌敌畏800倍,每隔6~10天喷一次;

5、适时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收获豇豆。豇豆是一个总状花序,每个花序有2~6对花蕾。它具有很高的荚体承载率,可以承载2~4个荚体,有时可以承载6个荚体,通常只形成一对豆荚。所有的花都能在管理好、肥沃和强壮的时候结荚。第一对豆荚收获后,第二对花芽发育,所以要小心收获,不要触摸或触摸花序上的花芽,以增加豆荚数和产量。花期10~12天,豆荚饱满,种子可在出现前收获。收获后,它们可以根据特定的规格上市。

(作者单位:271500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镇农业生产服务队)

猜你喜欢

结荚豇豆豆荚
豆荚儿,嘭!
夏季当家菜——豇豆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无限结荚”与“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