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搞笑的大师叫启功
2019-10-11文晓方
文晓方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也不在于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而在于他的书法艺术、古代书画碑帖鉴定和古文学研究。在这几个领域中,启功先生除了给人庄重、深厚、严谨、脱俗的感觉之外,和搞笑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启功老爷子确实搞笑,太搞笑了。
启功先生于2005年去世,在结发妻子于1975年病逝不久,也就是他六十六岁时,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没有人像启功那样,提前二十七年用搞笑的打油诗给自己盖棺定论,如今这打油诗一样的墓志铭永久地凿刻在先生的墓碑上了。
大学党组织积极发展党员,某教授申请加入,组织上准备接受他,想通过他来做老师们的思想工作,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领导走访启功先生征求意见。先生若有所思,没有对某教授给予正面点评,反而娓娓道来:“本來一棵树上好好待着几只鸟,结果树上不见得多了一只鸟,而可能所有鸟都飞走了。”来人遂心领神会,去也。
先生晚年,多有病痛,颈椎骨质增生导致头晕,开始不大去医院,一旦去了,搞笑打油诗也就来了。就比如做了颈椎牵引术,躺在牵引床上,作《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几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每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启功先生也被人们称为大师,不知道值几多金银。每当听到有人尊称他“大师”,便说:“你们少说了一个‘反犬旁。我是那个‘狮。”说完向人做狮吼状。
在我看来,他给后世留下了一片无边的心海和众多灿烂的汉字书法,而不是许多是是非非。
【感悟借鉴】
这是作者为启功先生所写的一篇传记。文章紧紧抓住“搞笑”这一特点,从“和自己搞笑”“和工作搞笑”“和病痛搞笑”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了启功先生“搞笑”背后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幽默感、有原则性、洒脱率真的老人形象,表现了先生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