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备考复习策略研究
2019-10-11李德兴
李德兴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新高考模式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备考复习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复习质量。笔者在本文就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高考备考复习策略进行分析。
一、传统高考复习存在的问题
1.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导致解题效果不理想,无法将所学内容熟练应用在解题中,直接影响后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满足新高考的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对区域认知培养不重视。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可以强化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地理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将区域认知融入复习中,导致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在新高考背景下,很多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認知能力。
3.缺少人地观念培养。
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人地观念的培养,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融入复习中,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但在复习过程中,有些教师忽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面。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备考复习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教学开展。
在新高考复习阶段,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积累教学经验,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的内容,提高复习效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此,教师应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开展教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通过培训,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了解新高考对学生的要求,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
在地理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情境,保证情境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学《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在城市与当地地理环境结合在一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复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组,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复习效率。传统复习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并为小组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根据高考要求,合理设计复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素养。在备考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