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微创新

2019-10-11周莹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资源

周莹

初中地理是一门以研究地理环境和现象为主的学科,它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内涵的动态性、价值的社会性以及功能的交叉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将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获取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需要教师队伍提高业务素质,更需要教师将创新的态度和决心内化于心,付诸实践。特别是如今,微创新已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地理教育领域,如何实施微创新已成为各位同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意愿并不强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因此,创设智慧、和谐、科学的新型课堂,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设置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交流平台等都可以作为地理教学中微创新的支点,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效解决地理学科中的疑难点,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一、创设智慧、和谐、科学的新型课堂

传统固然重要,创新势在必行。很多时候,有些教师常常畏惧改革、畏惧创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太深,而是不敢放手,害怕学生做不到、做不好。其实,教师不妨大胆去尝试。

例如,教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时,就可以巧妙地对本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微创新。在介绍大陆漂移学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新的学习模式,即教师引领—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预测—寻证—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将科学理论从假说到真理的实践过程生动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地理现象的神秘和探究地理现象的乐趣。这种课堂学习模式的微创新,赋予了课堂全新的生命力和使命感,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与其他学科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因此,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秉承一种开放的理念,以研究性学习为依托,有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有价值的教学方法或思路,深入挖掘身边的各级各类资源或素材,并结合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取舍和整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既要体现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又要促进学科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取长补短,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真正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农业》的重难点是“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通过介绍影响农业发展和分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这样的方法浅显易懂,但是不够生动灵活,学生只是生硬地套用,思想完全被禁锢。其实教师不妨嘗试一下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反例论证法,反例证明宜牧则牧,小组合作举一反三,学习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粮则粮,并进一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和学以致用,学习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反例论证法,一方面让学生通过错误的例子培养自己的思维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寻找论据、推翻原有命题的过程中享受探究的乐趣。这样的微创新或微探索,既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让学生在心底深处埋下了环境保护的种子。

三、设置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交流平台

近年来,个性化学习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个性化学习来说如虎添翼。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重建师生关系,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着眼于超越课堂的个性化学习契机。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速度不同步、学习潜能受到压制的问题,将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平等的对话型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这一点出发,翻转课堂或新技术进课堂这样的微创新无疑是成功的。

除此之外,许多学校还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教材,这些教材比传统教材更贴近生活,更适合于进行个性化学习,更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学生有了探究的需要,就仿佛给知识披上了情感的外衣,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设置有效的地理交流平台,能够将单一的授课转化为情感的融合,实现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资源
【学科新书导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超学科”来啦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