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深耕“三服务”全面开创自然资源服务体系新局面
2019-10-11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 逸
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强服务、促发展”依然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一个需要立足更高站位去全盘谋划的新课题。2019年以来,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三服务”为全年工作主线,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重点围绕企业、群众、基层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三大行动”(服务企业暖心行动、服务群众连心行动、服务基层贴心行动),创新“四大工作法”(党建引领法、常态走访法、破难会商法、上下联动法),项目化推进16个破难任务,倒逼机制壁垒有效破除、管理体系重塑再造、改革动能加速释放,让“三服务”精神融入“血脉”,成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多方联动,共解企业发展之困
今年,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三服务”工作重点,坚持“积极主动服务,创新破难服务,敢于担当服务”,努力破解企业发展和重点工程用地保障问题,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和高效审批模式,有效保障了纳铁福、巴斯夫、彩皇化工、国际植物新品种研究院等一批招商项目在“金平湖”落地安家,平湖经开人才公寓、卡迪夫公学、张江科技园科创大道、独山集港路、南市文涛路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开工建设。
(一)为企业发展“开方子”
制定《服务企业清单》,建立“局领导+科室+所”服务小组模式,采用“一个小组对接一个企业”的方法,开展常态化走访,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6月中旬,在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夕,沈明方副局长带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妥善解决企业面临的涉土历史遗留问题和产证合并抵押问题,会与独山港镇人员共同化解企业用地症结。同月,为满足平湖洪欣热电有限公司和通力机械厂等多个企业发展需求,推进酒店项目落地,张国平副局长、方华总规划师与曹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专题会商用地调整事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
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方面,创新“三跑”服务,“一跑”用于督促企业及早准备报验资料,“二跑”用于“模拟验收”和督促改正,“三跑”用于正式规划核实检查。“三跑”服务的扎实开展确保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要求完成工程规划许可规定的内容。以嘉兴融创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平湖市2017-15号地块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审批工作量大、耗时长,为提升服务效能,窗口人员在该项目建设前期主动联系、提前指导,全面、细致做好规划核实工作,将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极大地增强了办事企业的获得感。
(二)为项目落地“拓路子”
面对“发展缺空间、用地缺指标、补充缺潜力”的自然禀赋条件,该局坚持转理念、求创新、拓路子,努力破解土地要素保障难题。为推动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每个项目实行专人全程跟踪、一线服务,以现场办公、驻点破难、联动指导等方式,及时解决企业、项目主体用地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向上沟通,争取各类指标、优惠政策的倾斜,在项目用地上开辟“第一公里”,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在上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逐年递减的严峻形势下,坚持“眼睛向内”,大力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挖掘内部资源。今年以来,平湖市通过规划局调,优化了760亩土地空间布局;实施批而未供土地清理,盘活了98亩农转用指标;开展存量挖潜,挖掘515亩国有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充实了土地指标储备库,为新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和指标。此外,进一步建立健全要素分配机制,根据各类项目的轻重缓急、投资进度,实行精准化投放、精细化管理模式,切实把极为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刀刃”上。
▲ 平湖市首个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正式启用
今年,长城汽车项目签约落户平湖,圆了平湖人长久以来的“整车梦”,然而,用地难题成为了摆在圆梦路上的一道重要关卡。为此,该局靠前谋划,多次赴项目现场踏勘,并就整车地块土地规划调整、用地报批分步设想、周边道路整合、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争取工作深入研究,探讨思路和方案。在共同的努力下,首期启动的整车生产用地已经完成供地24.3亩。考虑到该项目属于特别重大产业范畴,且用地需求量大,建设周期十分紧张,目前正积极向上对接,开展省重大产业项目指标申请,全程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三)为长效管理“定调子”
为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该局近期出台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降低用地成本、保障资产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三方面用心谋划,推出14条具体举措。例如,在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征地报批、挂牌出让、项目供地等行政审批事项上,全面取消非法定审批时限、环节和材料,加快推行跨科室、跨部门 “联合审批”改革,探索建立“零申请、零材料、零次跑”服务模式等;又如,在企业资产登记上,开通便企“绿色通道”,设立企业窗口、乡镇延伸服务点,“政银合作”一站式办理等;在企业用地成本方面,通过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取消开竣工履约保证金、支持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等方式,持续推进企业减负。
今年,该局多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营商环境工作,重点对规划许可项目报批和企业资产登记两个涉企审批事项进行深入研究,剖问题、找短板。今年7月,徐海飞局长、金志元副局长多次赴窗口调研,下达整改“军令状”,通过整改,将审批程序由“串联”转化为“并联”,打通了内部数据的流转渠道,1个月内实现规划许可项目报批办理环节从2.7个减为1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报材料从36.7件缩至2件,办理时长从40.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企业资产登记办理环节由5.2个缩减至3个,申报材料从11.6件缩减至9件,办理时长由1.5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最大限度提升了行政效能,为实现便捷、高效的常态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二、创新突破,顺应民生福祉之需
(一)立根原在群众中
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服务保障民生为宗旨,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执政为民,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和问题收办机制,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年度重点工作,梳理了完善村庄布点规划、保障征地农民权益、深化“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推进农房确权发证、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政策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推进。
(二)农民住房有效保障
农民建房问题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2018年,平湖市以破解农民建房难问题为契机,启动了全市村庄布点规划调整。为切实推动布点落地,真正满足农民住房需求,今年,该市继续深化农民住房改善行动,加快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常态化开展规划编制服务。一方面,加强现场调研,强化编制质量。通过现场走访和实地调研,该局对村里的人口、经济、产业、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风貌管控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为科学、细致、准确地做好全市村庄规划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强化服务群众。该局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深入开展驻村调研、逐户走访,了解建房需求,详细了解村庄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和人文风情,充分听取村民诉求,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在高效推动下,目前已全面完成涉及自然村落保留点的53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评审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从村庄布点到规划设计的乡村规划编制体系,着力打造嘉兴市甚至全省范围的先行区。
(三)“最多跑一次”蝶变升级
作为全市群众满意度最高的行政窗口,平湖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除了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业务办理的便捷度,全面实现“1小时”办结,还基于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特殊需要,坚持服务靠前,推出预约上门办理,切实做到“想民之所想,应民之所需”。自上门服务推出以来,该中心共累计派出310人次,服务上门对象236人次,办结不动产登记业务108宗。每一次上门服务,工作人员都会提前“精准预约”,约定上门时间、地点及安排上门的服务人员,承诺申请上门服务到领取不动产权证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为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平湖市中心积极探索不动产抵押登记“政银合作”新模式,今年6月,与中国建设银行平湖支行签订了《平湖市不动产抵押登记战略合作协议》,挂牌启用首个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此后,群众在银行网点办理抵押贷款时可一并办理抵押登记,办理时间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直接缩减至10分钟。并且,抵押登记便民服务中心集抵押权首次登记、注销登记、抵押权预告登记于一体,通过“互联网+”手段有效利用政务网络,实行申请资料上传和“不见面”审批,真正实现了办理贷款和抵押登记的“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
今年,平湖市还实现了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的“零跑”办理,这也是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业务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机构改革后,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基础,强化内部数据共享,实现涉海项目中标单位不动产登记申请与领取履约保障金同步办理,申报材料内部流转获取,产权证以快递的形式送达至企业,真正做到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一次也不用跑。从“多跑”到“零跑”,从“9份材料”到“1份申请”,从“5个工作日”到“1日办结”,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果在全省“领跑”。
(四)服务下沉温暖民心
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以党建引领开展“三服务”活动新格局,该局制定《局“服务群众”清单》,成立18个党员帮扶小组,对接平湖市独山港镇小营头村和虎啸桥的18户困难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利用“七一”等重大节日,由局领导班子带队赴结对家庭开展集中走访慰问,进一步健全帮扶机制,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全力为村内老党员和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把转变干部作风、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做好基层工作、争取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平湖市“百名局长驻窗口”工作要求,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局长窗口,每月安排至少1位局领导驻扎窗口,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并将“局长窗口”作为基层社情民意的信息收集站,广泛收集群众在自然资源领域的需求,逐项梳理研究,着力指导解决。
三、潜心下沉,谋划基层发展之路
为有效解决基层在生产、生活、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在基层落地生根,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今年采取“党委+科室+站所”的模式,结合“一室两站”工作要求,成立“三服务活动小分队”,1名局领导带领1支活动小分队联系1个镇街道、2个村社区,开展基层信访“最多跑一次”行动、服务阵地“全面开放增效”等行动。
▲ 局领导现场踏勘海岸线整治项目
(一)共享全域土地整治红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要实现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鼓励农村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道路。为推动这一工作,该局“三服务”团队密切联系镇、村、企业,时常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现场走访踏勘,分析问题,探讨思路,想方设法在第一时间现场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土地要素瓶颈。
今年4月,该局领导带队赴平湖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同广陈镇和东郁国际新品种研究院负责人,对企业农业大棚的布设、设施农用地使用、项目后续规划发展等内容逐个分析利弊,提出意见建议,共同谋划解决,努力让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产业实现“守红线”和“保发展”的双赢。在广陈镇的座谈会上,局领导又和镇里、村里讲政策、理思路,为山塘村、泗泾村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出谋献策,也为农业产业发展平台突破土地要素制约扩展更宽路径。为了让林埭镇陈匠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愿景早日实现,该局“三服务”团队多次到林埭镇对接沟通、到陈匠村现场踏勘踩点,从传统村落保留点、工矿企业复垦点、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区块、项目规划设计,逐点挖掘要素资源,打通整治脉络,为提升乡村发展动能倾心施策。
(二)提供海洋绿色发展“钥匙”
实现海洋生态与发展相融共生是沿海群众的夙愿。近年来,以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港口企业不断做大规模,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建设绿色港口、打造最美岸线、重塑绿色航运新优势,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三服务”工作,密切联系涉海企业和部门,积极鼓励企业利用海岸线生态修复的福利,努力实现“生态和效益共赢发展”的转型目标,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为早日让生态福利惠及基层,6月中旬,该局领导带队到位于嘉兴港区的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围绕公司范围内2公里海堤边坡的生态修复工作交流了意见和建议,现场仔细勘察了该企业岸堤的绿植覆盖、码头布局等情况,还耐心解答了企业提出的码头确权等问题,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三)夯实乡村基层治理根基
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管理自然资源中的主体作用。今年,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建立自然资源管理新机制为切入点,加快修订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政策,将补偿激励范围由耕地保护向“山水林田湖草”全领域保护延伸,探索细化自然资源保护考核内容,将保护补偿资金的发放与自然资源的利用、管护、日常巡查、生态修复等工作相挂钩,引导基层组织和农户从自然资源的“被动保护”转变为 “主动治理”。
同时,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搭建了立体式的政策传输平台,通过媒介宣传、集中宣讲、一对一答疑解惑等方式将自然资源国情国策、法律法规以及自然资源执法的新举措、新成果、新典型送到基层。今年4月,执法局主要负责人为林埭镇、村两级干部带去了法制讲座,现场听讲人数近120人。此外,利用“4 · 22 世界地球日”“6 · 25 全国土地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主城区和各镇街道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并且,加大专项工作宣传力度,在大棚房专项整治期间召开专题政策指导会,为各镇街道提供大棚房政策指导481次;开展“扫黑除恶”攻坚年集中宣传活动,利用电子屏、宣传横幅等宣传政策标语50余条,印制发放宣传折页1000份,为开辟基层自然资源自治化新格局夯基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