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11王娜
王 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高端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强与弱、先进与落后的标志,发展高端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顺应全球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大连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作为老工业基地,大连正在积极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并且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旅顺口区积极抢抓机遇,结合国家和省、市对本区的产业发展定位,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旅顺行动计划》,以实现全区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大连“两先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高端制造业概念及特征
高端制造业指制造业中的高端环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到后期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既包括传统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制造业的高端部分。高端制造业通常具有资本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知识与信息密集度高、产业控制力高和带动力强等特点。
二、大连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概况
2017年旅顺口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亿元,船舶制造、轨道交通、先进装备、特种泵等高端制造产业规模占工业经济85%以上。2018年上半年,旅顺口区工业经济持续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现代轨道交通、高技术船舶、先进装备制造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8.2%。高端制造产业中有19家行业龙头企业产值超过亿元,其中今冈船务、中远川崎产值超过20亿元。中远川崎跻身于国内少数具有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能力的船厂之列,大连机车自主研发的车辆网络控制系统进军欧美市场,多种高端泵产品应用于航天、高铁、核电等领域,在机车电力牵引、轴流风机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旅顺口区部分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规模见附表1。
三、大连旅顺口区发展高端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旅顺口区制造业在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集群效应不明显
虽然旅顺口区的轨道交通装备、船舶及配套产业集群分别被纳入大连市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但是集群效应并不很理想,主要表现在虽然每个集群拥有各自的龙头主机制造企业,但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底部,规模较小、技术较弱、装备较差,缺乏自我升级能力,难以支撑产业向高端突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没有紧密联系,阻碍了集群效应的发挥。
(二)高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
根据全球制造业普遍认同的一般标准,当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90%并且持续下降时,说明企业设备闲置过多,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必然形成产能过剩。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60%,而全球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6%,美国等发达国家更是达到78.9%的水平。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24个行业中,22个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大连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即从总量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内部结构失衡,科技含量较高、处于产业链高端的装备制造产品供给不足而依赖进口,科技含量较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产品(如一般装备制造产品)供过于求。制造业中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代表了制造实力和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而旅顺口区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重大技术装备、关键元器件、重要领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成套装备尚不具备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得不依靠进口解决,依存度较高。
(三)高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再工业化”浪潮,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再工业化”进程。此次“再工业化”在发展方向上瞄准了智能制造,以信息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为重点,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其主线便是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
实现信息产业与高端制造产业的融合,是决定旅顺高端制造业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虽然目前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即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体水平不高,应该尽快适应并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新变化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不匹配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贯穿制造业生产的各环节。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将生产性服务业界定为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反过来制造业的发展又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需求,两者互利共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许多国际制造业巨头实现了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为导向的转型,如通用电气的服务业收入占其总收入达三分之二以上。
从旅顺口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业、金融业)的比重仍然较高,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更低。这种现象导致旅顺口区生产性服务业缺乏核心服务能力,无法满足高端制造企业的专业化需求。
(五)高端制造业缺乏高端的专业人才
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的技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如何能够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是摆在旅顺高端制造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1.高端人才引入机制欠缺
高端制造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很多具有创新精神及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助力。但是,近年来由于东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市人才引进机制欠缺,很多高端人才放弃对东北地区企业的选择,最终导致了旅顺口区乃至于大连地区高端制造业人才缺乏。
2.人才培养计划有所欠缺
辽宁省自身的教育资源在全国来看排名并不靠前,东北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是辽宁省科研能力较强的两所高校。但是仅这两所高校进行高端人才的培养与供给是不够的,辽宁省应当意识到人才是决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才能真正促进制造业未来的发展。
(六)高端制造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保问题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同样没有摆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究其原因,在与制造过程密不可分的绿色工艺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等领域,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同时,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下行压力,环保投入无疑会增加企业开支,从商业利益角度出发,企业向绿色生产转型动力自然不足。当然,政府监管和正向激励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该问题有关。
四、大连旅顺口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对策
(一)集群化发展
旅顺口区应该积极推进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重大装备制造、特种泵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发挥其产业辐射和销售网络中的引领作用,提高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构建和完善产业集群分工协作体系,在建设成完整产业链的基础上,在信息、研发、产品设计等领域进行资源的整合开发,发挥产业链在区域整合中更深层次的作用,形成纵向完整的产业链。以船舶制造为例,应该以中远川崎、今冈船务等龙头企业为核心,辐射整个旅顺口区的船舶制造业。拉动一批中小船舶制造企业如环球国际、展翔海事等特种船舶的研制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研发、设计、建造、维修、配套等一系列完整的高技术船舶产业链条。
(二)外向化发展
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要想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控制新增产能,另一方面应积极主动调整生产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完整的出口装备设备产业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辽宁省被圈定在国家“一带一路”规划重点涉及的18个省区之中,大连被圈定在15个重要的沿海节点城市之中,旅顺口区装备制造业必将从中受益。“一带一路”倡议给其带来了消解过剩产能的重大新机遇。目前旅顺口区高端制造的龙头企业已经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到新兴市场寻求新机遇。例如,位于旅顺口区的大连中车大齐车辆有限公司,主要研制并出口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借力“一带一路”,布局非洲国家市场,参与当地铁路建设,大量铁路货车出口到肯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随着中非合作论坛2018年北京峰会提出的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等“八大行动”深入实施,旅顺开发区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产业与非洲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三)信息化发展
《中国制造2025》强调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进行技术突破,并提出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的重要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对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方面,旅顺口区应该依托自身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电子信息软件产业的先发优势,以信息技术投资替代生产设备投资,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于高端制造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可以借鉴杭州经验,实行个性化定制,通过工厂智能控制终端,对内控制工厂的生产线、生产工人、机床和配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被工人接收后,工人们按照客户菜单,对自动化机床进行工序设置。对外,智能终端连接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和消费者,很快处理顾客对产品的反馈,还可以实现全球采购,降低配件采购和物流成本。
同时,也应该在推动高端制造业信息化方面积极投入,拿出资金用于智能制造应用试点,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如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换人项目、集成电路项目、3D打印项目、工厂物联网项目、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和高端轴承等项目,真正变制造为“智造”。
(四)服务化发展
剥离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面对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服务内置化,政府应该给予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一定的支持。鼓励大型的制造企业如华锐重工等将物流、研发、计量等生产服务环节剥离出来。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鼓励其将非核心的服务性业务外包出去,如将物流配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将金融服务外包给相应的金融中介机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连是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点城市之一,大连高新区更是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旅顺口区制造企业可以将其业务流程及软件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大连的诸多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如东软集团、大连华信、文思海辉等,发挥大连软件与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只有通过推动上下游服务环节分立和外包,逐步引导企业将服务业务从制造业等主导产业中剥离,才能提升企业的主营业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五)人才稳定化发展
为了留住制造领域的各类人才,旅顺口区政府应该努力营造适于优秀制造人才发展的环境,为他们发挥才能搭建平台;为了培养人才,应倡导制造企业不仅要走近职业教育,更要走进职业教育。大连拥有普通高等学校30所、成人高等院校7所、中等职业学校76所,很多院校(如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都开设了制造相关专业,应该组建跨学校、跨行业的综合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为了引进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政府应该制定专门的引智政策,维护引进人才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人才环境。
附表1 旅顺口区部分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规模
(六)绿色化发展
旅顺口区高端制造业要实现绿色制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进行绿色科技创新
要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支撑作用,加快研发应用智能、高效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使产品具备无害化、轻量化、低能耗、低水耗、低材耗、易回收的特性,使整个制造业生产流程真正做到节能、降耗、减排、治污。
2.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参与绿色制造工程建设
应该公开企业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数据。对于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端制造业企业严惩不怠,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对自觉守法的制造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待遇。
在世界经济缓慢转弯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制造2025”发布、供给侧改革、建设“一带一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环境下,大连高端制造业挑战与机遇并存。旅顺口区应该紧紧抓住机遇,推动高端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外向化发展、信息化发展、服务化发展、绿色化发展,同时多渠道解决高端人才的缺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