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量耗散留设窄煤柱合理尺寸研究

2019-10-11

2019年9期
关键词:煤体煤柱侧向

何 凯

(潞安环能股份公司 常村煤矿,山西 长治 046102)

在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矿井转入深部开采的背景下,沿空掘巷作为一种绿色开采技术,经多年发展已经普遍应用于我国众多深部矿井开采。沿空掘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煤炭采出率,而且能够缓解沿空巷道应力集中的现象,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正常回采[1-2]。沿空掘巷可以分为完全无煤柱沿空掘巷和留窄煤柱沿空掘巷,其中留窄煤柱沿空掘巷应用较为广泛[3],然而当前众多研究中,针对窄煤柱留设的模拟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塑性区、位移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对基于能量研究的方法却很缺乏,而且能量是导致煤柱发生破坏的本质原因。因此本文基于某矿2101W工作面的实际条件,利用能量法进行窄煤柱留设尺寸的确定,为矿井煤柱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工程背景

某矿2101W工作面埋深635.5 m,煤层平均厚度3.0 m,煤层倾角16~20°,平均18°,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2101W工作面相邻区段工作面已采毕,如图1所示,原先矿井相关工作面布设25 m煤柱,但回采巷道依旧变形严重,而且也降低了煤炭采出率。2101W工作面采用沿空掘巷技术,沿空巷道为回风巷,巷道断面如图2所示,同时为了更好进行沿空巷道布置,2101W工作面采用钻孔应力计进行侧向支承应力的监测,峰值在临空煤体约13.2 m处。

2 沿空掘巷窄煤柱理论尺寸确定

依据沿空掘巷定义(此处均指留设窄煤柱沿空掘巷),沿空巷道通常被布置在临近破碎区的沿临空煤体塑性区内,因此基于文献[4],由于煤体破碎区边界处煤体所受应力等于原岩应力,边界处的应力集中系数为1,有下列公式:

图1 2101W工作面巷道布置

图2 巷道断面示意(mm)

(1)

式中:m为采高,取m=3.0 m;α为煤层倾角,取α=15°;A为侧压系数,取A=0.5;γ为上覆岩层平均体积力,取γ=0.27 MN/m3;H为巷道埋深,取H=532.5 m;φ0为煤体内摩擦角,取φ0=32°;C0为煤体内聚力,取C0=3.0 MPa;Px为上区段工作面巷道煤帮的支护阻力,取Px=0.4 MPa。

为保证煤柱安全稳定,方便打设锚杆(索),通常设计一定的安全尺寸,即如图3所示,图中X1为(1)式x0所表示的破碎区宽度,X2为支护构件长度,一般为锚杆长度,此处取2.4 m,X3为煤柱安全尺寸,该尺寸与X1和X2存在关系,即X3=(X1+X2) (15%~30%)。

图3 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

则有:

B=X1+X2+X3

(2)

基于前述数据可计算理论条件下煤柱尺寸范围B=6.29~7.11 m。下一步将通过不同煤柱能量释放量对煤柱尺寸进行综合判定。

3 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数值模拟

3.1 模型参数

基于理论计算的煤柱尺寸范围,设计煤柱尺寸方案:6 m,7 m,8 m,9 m,同时建立如图4所示的FLAC3D模型,模型前后左右方向边界水平固定,底部边界垂直固定,模型尺寸为400 m×400 m×310 m,并在模型顶部施加垂直应力σzz=16.3 MPa,模拟模型顶部至地表的原岩应力,其中模型中各岩层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模拟所需各岩层参数

图4 数值模型

3.2 窄煤柱能量耗散分布

巷道煤体能量逐渐耗散将导致煤体发生破坏,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5],如式(3)所示,当外界对煤体做功时,即U,煤柱将产生发生形变,在形变过程中伴随着能量释放,其中Ue表示煤体内部可释放弹性能逐渐释放的过程,当可释放弹性能超过煤体表面可抵抗破坏的最大表面能时,煤体将发生破坏,而未耗散的能量将储存在煤体内部,即Ud,因此当煤体可释放应变能越大时,表示煤体越不稳定,即煤柱越容易发生破坏。

Ud=U-Ue

(3)

基于该准则,利用FLAC3D设计程序对上述四种煤柱方案进行模拟,提取数据制成如图5所示的不同方案下的煤柱可释放弹性能分布云图,图6为四种煤柱方案可释放弹性能最大值分布图。

由图5可知,从整体观察,可释放弹性能范围和高度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煤柱6~7 m变化不大,但煤柱在7~9 m时变化明显,说明煤柱6 m到7 m时,煤柱内部整体比较稳定,这是由于煤柱大部分已为破碎区,能量释放已趋近平稳,而煤柱增大后,煤柱破碎区范围占据逐渐减小,而且随着煤柱尺寸的增加,沿空巷道逐渐远离低应力区,造成煤柱受侧向支承应力峰值影响强烈,基于工程背景,侧向应力峰值位置为13.2 m,巷道宽度4.5 m,则煤柱为8 m时,沿空巷道已临近侧向支承应力峰值,即煤柱受侧向支承应力峰值的影响增强,当煤柱为9 m时,沿空巷道正处于侧向应力峰值下,煤柱也因此受到更加强烈的峰值应力影响。

由图6可知,煤柱为6 m时可释放弹性能432 kJ,7 m煤柱时可释放弹性能451 kJ,相应8 m煤柱为536 kJ,9 m煤柱为622 kJ,即7m相对于6 m煤柱,能量增长幅度为4.40%,而8 m相对于7 m煤柱和能量增幅18.85%,9 m相对于8 m增幅16.04%,即当煤柱超过7 m后,能量释放增幅均为两位数,结合图5分析,确定在煤柱为8 m和9 m时,煤柱的整体稳定性开始下降,同时6 m煤柱虽然能量释放值比7 m煤柱小,但是基于煤柱理论范围,以及煤柱承载能力等方面考虑,7 m效果较6 m煤柱更合适。

图5 不同宽度煤柱可释放应变能分布云图

图6 不同煤柱方案可释放弹性能最大值分布

4 结 语

1) 基于煤柱留设理论计算,确定合理窄煤柱留设宽度范围B=6.29~7.11 m;

2) 利用FLAC3D进行不同煤柱方案的可释放弹性能分析,通过综合考虑煤柱整体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等因素,确定7 m煤柱为最优尺寸。

猜你喜欢

煤体煤柱侧向
一起飞机自动改平侧向飘摆故障分析
受载突出煤体的力学状态演变及破坏倾向性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军航无人机与民航航班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卸压煤体缓冲吸能效应模拟分析
厚煤层预采顶分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研究
分级恒定荷载作用下的煤体变形及内部损伤特性
辛置煤矿2-104综放工作面合理留设煤柱尺寸研究
乘用车侧向安全气囊性能稳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