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到戏曲舞台上的关羽脸谱造型

2019-10-11◎于

文化产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三国志关羽脸谱

◎于 敏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0)

关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六十年军旅生涯中,他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曲人生壮歌。关羽被后人推举为集“忠”“信”“义”“勇”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关羽的神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民大众道德意义上的认同,也是理想与现实结合的精神寄托。关羽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对他多有褒封,到清代更是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一、关羽的艺术形象发展

(一)三国到宋代时期

从三国时代到唐代末年关羽的形象基本来自史书上的记载。陈寿《三国志》对关羽的综合评价是:“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1]南朝描写三国的文学作品有《世说新语》《裴子语林》等。在唐朝以前的三国故事中关羽不是重要角色,他的形象基本上符合史籍记载。到了宋代,市民文化发达,勾栏瓦舍中“说话”的风气开始流行,三国故事自然成为“说话”人最常用的题材。这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提到过,宋代的三国系列故事带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关羽在故事中成为受人同情的悲剧英雄。通过两宋时期到元代数百年的三国故事累积性的创作过程,在民间艺人“说话”与民众“听话”的双向互动中,三国系列故事也融入了广大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关羽作为传奇英雄的艺术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凸现出来。

(二)元代时期

在元代民间《说三分》《三国志平话》话本中对关羽形象大致描绘为:……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三寸,并添加了对关羽英雄事迹的描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关羽的形象奠定了基础。在元代活跃于市井的杂剧中也出现了对关羽形象的描述,如《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中关汉卿的《大都新编关张双赴西蜀梦》《古抗新刊的本关大王单刀会》,无名氏的《新刊关目诸葛亮博望烧屯》等,都将关羽形象“九尺身躯、三绺美髯、胭脂脸、丹凤眼、卧蚕眉、俊莺鼻……”做了偶像化造型处理,契合了关羽传奇英雄的身份属性。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使关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宋以后到清代期间在戏曲中关羽成为三国戏中的重要人物。

(三)明末清初时期

明末清初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一章中:“(关羽)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2]这一段话既是总结历代对关羽形象的描述,也是关羽形象演变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在古籍《三才绘图》中存留着关羽形象的线描稿,较为忠实地再现了传说中关羽的形象(图1)[3],这也是在不断演变后关羽造型的最后定型。民间关帝庙和民俗中的关羽形象一般是红脸、绿袍形象,早期的戏曲中,关羽脸谱中也未曾出现过斑痣以及其他装饰。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梅氏缀玉轩藏明代脸谱(摹本),梅氏缀玉轩藏清初昆、弋脸谱(图2),以及《中国京剧脸谱宝典》(图3)中,关羽脸谱除了以大红色涂抹外,均出现“白眉”。特别是在梅氏缀玉轩藏明代脸谱(摹本)中,关羽的眉与其他人物在眉眼处还遗留着白色勾边。

票友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过讨论,认为有两个可能。一是这些英雄好汉的“亡魂”都曾经有过“厉鬼”和“怨魂”的经历,在没有得到佛、道的“皈依”前,游历人间,祸害一方,民众便修建庙宇将他们供奉起来。据汉代王充在《论衡》[4]中介绍,汉代的鬼多以红脸出现。为了“震服”他们,戏曲脸谱中特地在脸上画了一道白眉,白色在五行中属金,起到避邪作用。二是根据脸谱造型图形分析,画了白眉之后,演员的眉眼形象更为明确生动,这也为后来的脸谱发展开拓了新的造型思路。在随后的关羽脸谱中白眉逐渐消失,演变为在整脸(红色)中用黑线描绘着不同造型的关羽形象[5],在这一阶段关羽戏曲脸谱中还没有斑、痣的谱式。

图1

图2

图3

二、关羽“白眉”脸谱的特点

画有“白眉”的关羽脸谱,除了白色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外,还存在着一些特点:第一,眉尾向上,直插边地,据《神相全编》曰“眉入边地,三军主帅。”[6]《太清神鉴·月波洞中记》曰:“……两眉毛入边地,稍高似角者名龙角骨,亦名辅角骨,眥三品之相……”[7]说明卧蚕眉的使用时隐时现于武将与儒将之间,有的与八彩眉结合,有的强调了眉弓骨等。还有印堂、山根的纹饰分别与额头中的通天纹、火纹、太极纹、蝙蝠形、桃形及吉祥图形等纹饰产生某种联系。相学中的天柱骨、伏羲骨、颧骨等骨相的夸张表现。

道家的图形意识也开始介入关羽脸谱,如艮(山)与离(火)的互换,火熖纹进一步明确等。

遗憾的是这些图形的应用都未能再现关羽的神性和五虎上将的气势,更谈不上武圣的神威了。随着多元文化的介入使关羽的形象在戏台上赋予更多的内涵,在关羽脸谱造型上出现散点七星痣之后,关羽脸谱的创作才步入正轨(图4),直到京剧中的关羽脸谱以一个痣(黑点)的象征定位,给关羽脸谱造型变化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图5)。

图4

图5

三、结语

关羽戏曲脸谱造型在演变过程存在着往复和重叠性,这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在早期出现的戏曲脸谱强调人物的共性,在五官的具体描绘中,以人物最显著的特征来勾绘,并结合大量的民俗说法共同参与创作,使其形象界于人神之间,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这一切演绎在京剧中得以完善和定位,成为独特的戏剧化妆艺术,立足于世界戏剧之林。

猜你喜欢

三国志关羽脸谱
“关羽”去世
华容道
大话三国志
做个脸谱迎『六一』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灶王爷的“脸谱”
关羽大意失荆州
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
《脸谱》等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