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

2019-10-10刘秉承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后旗恩格沙漠

刘秉承

沙海里的一片片绿荫

科左后旗“双千万亩”项目区负责人蒲昱锟正在盼望一场透雨。天气预报说,今天通辽市大部分地区都有雨,而且,科尔沁区已经开始下了。

蒲昱锟盼着下雨是有原因的:沙地里的樟子松只要有这一场雨,就能把根扎得更深,就能更容易挺过寒冬。

科左后旗地处科尔沁沙地的中心。种树难,在沙子里种树,更难!植树造林需要土地,乡镇嘎查村会动员群众让出耕地、让出草场;植树造林需要劳力,群众就会主动投工投劳。

群众为什么会这么支持蒲昱锟的工作?原因就是,大伙儿早就吃尽了“沙进人退”的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过度放牧,科左后旗原本恶劣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当时,这里的牛是在墙上走的,因为风沙堆积,沙子已经和墙一般平了。

治沙,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科左后旗干部群众的共识,生态建设补贴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原先50元一亩的治沙补贴已经提高到500元一亩。开沟造林、机械造林、井灌……很多之前用不起的技术,都开始用起来了。

大果榛子、锦绣海棠等经济林纷纷“落户”科左后旗,据了解,仅锦绣海棠一项,在盛果期每亩产量就能达800斤,按每斤5元计算,折合收入4000元。

如今,科左后旗境内超过5000亩的沙地已经消失,严重沙化面积小于全旗土地面积的15%。在科尔沁沙地中心,已经形成了一片片绿荫。

青城也有大草原

2012年起,呼和浩特市民惊奇地发现,他们所在的城市出现了一片草原。虽然面积只有小小的1000多亩,但毕竟让呼和浩特这座“草原城市”名副其实地有了一处像样的草原。

此后,草原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8000亩,名为“呼和塔拉”的万亩草原终于在原本为荒废土地的保合少镇野马图村周边建成。

工程的负责人崔雨萱现在想起当初的情况都觉得不可思议。土壤情况要比她想象中的恶劣得多,好多地方砂石遍布、寸草不生。而且施工队一进场,村民们就找了过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纠纷。

好在,有蒙草公司的科研团队给予技术支持,有新城区政府的大力帮助,再加上崔雨萱善于和群众打交道,工程终于得以顺利推进。

蒙草公司的理念是绝不使用“贵族树”“贵族草”,而是要在“节水抗旱”上做文章,在“野生驯化”上找出路。

在如今的呼和塔拉草原,生长的蒙古冰草、老芒麦、沙打旺、蒙古莸等20多个品种的草,无一不是乡土品种,而且都具有抗寒、抗旱、抗盐碱属性。

长势最好的地方,草有八九十公分高,“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景,在今日的呼和浩特市再次出现。

如今,呼和浩特市民从市区出发,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到万亩草原尽情体验草原风光,外地的游客也可以在白塔机场落地后,花20分钟来到这片青青草原。

青城,有了自己的大草原。

沙漠里的“玫瑰花”

库布齐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最近的沙漠、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来自山东的姑娘刘雪芹正在恩格贝生态示范园的一片花海中仔细地观察着。

作为农艺师,刘雪芹要负责品种试验和技术研究,也要时刻提防着五花八门的病虫草害,她亲手播种的200多种作物,最怕的就是这些害虫害草。

她要管的地方实在太大,面积超过200多亩,有136栋日光温室。

刘雪芹在恩格贝没少吃过苦。当年,她初到这里,饭桌上只有三样吃的:白菜、土豆,还有山东人称之为“馍”的馒头。新鲜蔬菜在这里根本没有,她直到回山東老家探亲,才又吃上了脆甜脆甜的苹果。

如果不是为了种出沙漠中本不应该有的东西,她不必选择恩格贝。但也正是恩格贝,让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毕业的她找到了焕发人生精彩的方向。

芍药、百合、芦竹……这些美丽的植物开花了;火龙果、金橙、红蜜脆……这些香甜的果实结果了。

沙漠太干净了!这片无污染的土地由于日光照射充足,产出的水果糖分足、口感好,在市场上有很好的销路。黄瓤西瓜在当地广泛种植,以优质的品质打开了市场,油桃进入北京、上海等地,网纹甜瓜远销香港……种类丰富的蔬菜,也极大地满足了当地老百姓的味蕾。

成果的背后,刘雪芹也付出很多。由于在沙漠中长期风吹日晒,刘雪芹患上了常年得不到根治的风沙眼,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离开。

如果用一种花来形容刘雪芹,或许,该是一朵盛开在沙漠中的玫瑰花。因为,她为这里带来了绿色,带来了馨香。

猜你喜欢

后旗恩格沙漠
美国FDA批准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恩格列净的临床研究进展
走进沙漠
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
写好中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