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二世登基,用23个赢姓头颅“祭”位

2019-10-10章夫

看历史 2019年9期
关键词:胡亥秦二世扶苏

世人眼里,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皇帝。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13岁即登上王位,39岁完成统一大业。踌躇满志的秦始皇自以为其功劳盖过三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始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始皇帝虽然在位仅仅15年,生前却五次巡游大江南北,巡游路上虽然屡次遭遇暗杀,但每次巡游还是大张旗鼓,豪华铺排。其要旨,不外乎宣示帝国无与伦比的强大,向四海之内炫耀主权,让天下俯首称臣。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目的:遍寻长生不老的秘方。

甚为喜剧的是,50岁的秦始皇最终因病暴亡于巡游路上。他也不曾料到,在他身后短短十数年,大秦帝国就亡在了他的儿子手中。

据说秦始皇曾从方士奉上的一本书中覓得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据说秦始皇自始至终都没明白这话的意思,就把“胡”当作是北方胡人而修筑万里长城。实际上谶语中的“胡”,指的是他儿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

皇位扼杀了全部亲情

纵观历史,但凡强势的一国之主突然暴病身亡,都免不了一场国家政变。在突然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面前,让逼近皇位的每一个人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则出现政治风波,大则遭遇山河易帜。

渴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刚到“知天命”之壮年就一命呜呼。秦始皇的“死”,也暗示着秦帝国的“亡”。

秦始皇的死,给了一个赵国人绝佳的机会。此人就是宦官赵高。他选中了秦始皇第18个儿子胡亥,也由此开启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大屠杀。

这样的密谋窃取帝位的故事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而后来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却屡见不鲜。但如胡亥般之残忍,之无情,之愚昧,后世却少见。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09年),大屠杀在咸阳皇宫进行,刚刚即位的秦二世胡亥杀害了自己的所有亲人,23位嬴姓王室成员。也就是说,他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

第一个被杀的,当然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扶苏远在天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胡亥伪造了始皇帝遗诏,将其赐死。

伪造的遗诏是这样写的:“朕巡游天下,祷祀名山众神,以求延年益寿。今扶苏与将军蒙恬领军数十万屯驻边疆,十余年间,不能前进,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反而多次上书诽谤朕之所为,因为不能回归京城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身为人子不孝,赐剑自裁。将军蒙恬辅佐扶苏居外,知其谋而不能匡正,为人臣不忠,赐死。属下军队,交由副将王离统领。”

扶苏目睹诏书,没有任何怀疑,拔剑自刎。

扶苏的死让赵高和胡亥都长出了一口气。最大的障碍扫除了,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但年轻的秦二世还是心有余悸:“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应对这样的局面,赵高当然是老手:“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而六公子戮死于杜。”

在赵高操纵之下,秦二世“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修死咸阳市,十公主僇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僇”通“戮”,古代戮刑是既剥夺犯罪人生命又加以侮辱的刑罚。“僇死”即被凌辱而死。

胡亥的另一个哥哥公子高本来准备逃亡,但又顾及家人的性命安全,于是悲怆地主动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大悦,同意了请求,并“赐钱十万以葬”。

史籍并没有明确记载秦始皇究竟有多少儿女,由于年代久远,我们今天只能借助于权威的史籍《史记》了解到,秦始皇有约23个儿子以及10个女儿,其中留下姓名的儿子有4人,分别是长子公子扶苏、公子高、公子将间、胡亥,女儿均未留下名字。

赵高将大秦送上末路

将胡亥扶上皇位的赵高,这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仇国恨或许终可得报。

秦二世胡亥墓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赵”是赵国王族的姓氏。战国时代,天下合纵连横,各国问结盟换约,相互间以王室公子作为人质。这些作为人质的公子,多是国王众多子女中不受宠爱的,被打发出质后往往长期滞留异国他乡,不少人贫穷潦倒终生,至死不得归还。历史学家李开元研究结论,赵高的父系就是赵国王室的疏族,其祖上应该是由赵国到秦国作质子的那一类公子。在赵国无宠,在秦国无援,不得意而滞留于秦,后来成为秦人,在秦国娶妻生子,子孙后代流落于咸阳市井当中。

秦国与赵国的恩怨,除了著名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就是秦将章邯在攻陷邯郸后,下令彻底毁灭邯郸城建筑。对于赵国人而言,那真是不堪回首的邯郸一梦。

想当初,赵敬侯带领赵人西出太行,建都邯郸,经八代国君,历一百五十八年。公元前228年,出生于邯郸的秦始皇攻破邯郸后,一一清点当年的仇家,杀了个干净痛快。

秦二世度量衡诏版拓

仅仅过了18年,成阳便遭受到邯郸同样的命运。就在二世三年七月,一位使者行色匆匆往咸阳而去,这位使者名叫宁昌,是刘邦专门派去约降秦丞相赵高谈条件的。

刘邦开出的条件让赵高心动:赵高杀二世开武关共同灭秦。刘邦军入关后,分割旧秦领土为两国,由赵高与刘邦分别称王统治。有了刘邦撑腰,本来根在赵国的赵高,底气越来越足了,他特地在二世面前夸张地上演了“指鹿为马”的好戏之后,与弟弟赵成、女婿阎乐,正式密谋篡位大事。

秦二世胡亥临死前与赵高女婿、咸阳县令阎乐有一段最后的对话,堪称经典,也堪称好笑。

阎乐带领士兵来到二世面前。二世说:“能否见丞相一面?”阎乐说:“不可以。”二世说:“希望得到一郡之地为王。”阎乐说:“不可以。”二世说:“请求得到一万户的封地为侯。”阎乐说:“不可以。”二世说:“愿意与妻子一道作庶人百姓,待遇比况诸位公子。”

在说完三个“不可以”之后,阎乐再也不想听二世的废话,说道:“臣下接受丞相的命令,为天下诛除足下。”阎乐持剑逼近二世,迫使二世自杀。

大秦江山在二世皇帝胡亥手中仅仅三年,便土崩瓦解。二世死后,以庶人之葬仪,草草掩埋于杜县南部的宜春苑中。

仔细爬梳历史经脉,可以发现赵高与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年龄相当,同是质子的后代。颇为戏剧的是,赵高生于秦始皇的母国首都咸阳,而秦始皇则出生于赵高的母国首都邯郸;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的王族,由秦入质于赵,娶赵人为妻;赵高的祖上是赵国的王族,由赵入质于秦,娶秦人为妻;秦始皇消灭了赵国,赵高后来毁灭了秦国。

这样的人物命运安排,颇像精心虚构的情节,却在历史上真实地发生了。

大秦最后的血脉公子婴

为所欲为的赵高做梦也没料到,自己竟断送在一个自己刚刚扶持起来的人手中。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秦末代君王子婴。

原来,就在秦二世胡亥自杀后,赵高在咸阳宫召见大臣百官、王族宗室,有意自佩玺印称王,不想引来大臣和卫士们的反对。赵高宣告秦放弃皇帝称号,承认六国复国,他不敢贸然称王,遂立公子子婴为秦王,自己仍然为丞相辅佐国政。

不是说秦二世胡亥将“赢”姓人等都斩草除根了吗?这位子婴何许人也?

这位子婴原本是秦二世的堂兄,秦始皇弟弟长安君成蠕的儿子。公元前257年,嬴政刚刚出生不久,其父子楚(即秦庄襄王)利用秦军进攻赵国、围困邯郸之机,在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秦国。八年后,秦国与赵国和解,九岁的嬴政方与母亲赵姬一道回到咸阳。而回国后的子楚已经又有了一个儿子成蠕,他比嬴政小了三四岁。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政权由母亲帝太后与丞相吕不韦摄管。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背景需要交代,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成蠕被派去攻打赵国时,受国内政局骤变的影响,在前线叛秦降赵,史称“成蠕之乱”。赵国封其为长安君,并授与封地。从此以后,他就一直生活在赵国,再也没回到秦国。

但是,成蠕投降时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婴”留在了咸阳,他就是后来的子婴。

等到赵高诛杀了二世,要立子婴为秦王时,子婴已是而立之年。看惯宫廷争斗的他心中早有打算。

依照王位繼承的礼仪,赵高让子婴在家斋戒五日,然后前往宗庙告祖祭祀,接受秦王的玺印,正式宣告即位。子婴知道自己会被当作傀儡,旋即召集亲信密谋。

五天以后,子婴在斋宫称病不出,赵高数次派人前去催问,子婴都不应。赵高只好放下架子来到斋宫,毫无准备的他,当即被刺死。

这已经是二世三年八月的事了。

果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子婴诛灭了大秦最大的敌人赵高及宗族,赵国与秦国的恩怨,似乎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子婴力图挽救秦国即将毁灭的命运,然而,大秦已是四面楚歌,一切为时已晚。

楚霸王项羽携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之威,直指咸阳金銮殿。他不仅杀了只做了43天秦王的子婴,还残忍地诛灭了赢姓宗族。

章夫

擅长报告文学和人文地理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

自此,数百年延绵不绝的秦王室血脉就此终结。世上再无“赢”姓。

今天的骊山脚下,始皇帝陵园内西北,有甲字形陪葬大墓一座,规模等同王侯级别。考古学家认定,墓主应该就是被迫殉葬的公子高墓。秦始皇陵外,有一个村落名日上焦村,村外河道边还有十七座同样的甲字形陪葬墓,面向始皇帝陵依次展开。

对于墓主尸骨,考古后发现,“八座墓中,出土七具尸骨,五男二女中,六人身首四肢分离,应该是被酷刑肢解而死;一人尸骨完整但上下颌骨错位,应当是被绳索缢死。”

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对其中八座墓葬发掘后,推断:诸位公子和公主,是在公元前209年同时被杀,与十七座墓葬同时修筑埋葬的情况相合。诸公子和公主被杀的时间是在二世元年春天,发掘中还发现有修墓人烤火的炭迹。

只有铜剑一把、未见人骨的第18座墓葬,推断可能是长子扶苏的衣冠冢,他当年受遗诏赐剑,自杀于北疆上郡,所以只留下一座有剑的空墓。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亲情的沦丧,对个人而言,是人性的丧失;对家族而言,是承传的断绝;对团体而言,是内部的崩溃;对国家而言,是失序的毁灭。

对此,先秦史研究专家李开元不禁感叹:亲情尚且不能容忍,还能包容他人乎?亲情沦丧的统治,能不速亡乎?亲情沦丧的统治,宗庙祭祀能不断绝乎?亲情沦丧的统治,子孙后代能不绝灭乎?

猜你喜欢

胡亥秦二世扶苏
从“沙丘事变”前国内矛盾的萌生与发展看秦朝覆灭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赵正书》研究
指鹿为马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谁“杀”掉了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