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的形象演进史谈神话改编的边界
2019-10-10
不出意外,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将收获50亿票房,向位居第一的《战狼2》发起最后的猛攻。
这是中国电影业界的一件大事,放大一点看,也可以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在它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之前,可能很少有人会裁只到,一个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人物故事,会有这么强大的文化号召力。
哪吒的故事主要源于元代宗教冲语典籍《三教搜神大全》,在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西游记》中开始变得生动,其形象也不断完善,而以《封神演义》中的描述最为突出。此外,在《三宝太监西洋记》《太平广记》《三遂平妖传》等古典文献里也有哪吒的不同形象。
在《西游记》中,哪吒作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参与维护天庭秩序,讨伐孙行者,但是大败而归。很显然,为了烘托孙行者的斗争者形象,《西游记》中的哪吒是正统秩序的代表人物,他身上有着天庭仙性的优越感,而缺少魔性。《西游记》中的哪吒,是不太受读者注意的,即便受注意,也并不太受读者喜欢。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三儿子,生于商朝末期。母亲怀孕三年,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一剑劈开,生下哪吒。后来太乙真人收他为徒。一次哪吒在东海戏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发生冲突,一怒将其打死。龙王问罪,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自杀谢罪。后得太乙真人救助复生,帮助姜子牙兴周灭纣。
电影主要情节改编自《封神演义》,但又明显不同于《封神演义》,甚至可以说,高于《封神演义》。创作团队赋予了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很多新的时代精神,并将死敌敖丙变成了哪吒的生死之交,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也一改仙界真神的持重严肃而变得幽默风趣。自有影像历史以来,这可能是最具有颠覆性、也最受观众喜欢的哪吒形象。
回顾近一百年的观影史,《哪吒》的形象演进当然不是固定的,但也并不是那么丰富而多元。无论是1927年顾宝莲版本的《封神榜之哪吒闹海》,还是1974年傅声版的电影《哪吒》,或者是1982年裴艳玲版的《哪吒》,以及1999年陳浩民版的电视剧《封神榜》,哪吒的形象都是相对正统而英俊的。20多个男女版本的哪吒形象,很少有哪一个像六小龄童那样,成为一个神话人物的标志性形象。
即便从动漫、动画制作的形象来看,也很少有哪一个作品制作的哪吒形象如这部电影中的哪吒这么深入人心。据初步统计,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动漫游戏中,以哪吒为主要人物的也有20多部,为什么都没能如这部电影中的形象那样引起如此大的争论,或者让观众喜欢呢?这个问题关涉神话传说改编的边界问题。
事实上,神话人物并非正史记录,其形象随时代不断被创造,因此,他们的故事赋予了后来创作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可能是目前为止我们看到“最丑”和“最坏”的,但他丑得可爱,坏得真实,让人信服而心疼。他的叛逆,他内心里魔性和人性交战的细节和过程,以及“双手插在裤兜里的准无赖”形象设定都是颠覆性的。主创团队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公众、贴近现实的改编,为神话的改编树立了一个可靠的标准:越是时代的,越能被市场接受。
未来还有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哪吒形象吗?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