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反思
2019-10-10杨志新
杨志新
摘 要 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回顾近几年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从转变思想,学习新理念、新技术,课程深度应用等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中教师应与时俱进,要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要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风采。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初中语文;PPT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3-0105-03
1 前言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作为新时代的一名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
2 转变观念,决裂守成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前提是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是抓手,是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实现自身变革的原动力。教育部原副部长杜占元2017年提出“信息化2.0”概念,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教育改革、信息化技术、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
在这样的大潮冲击之下,有些教师欢欣鼓舞,趁势而上,紧跟时代的潮流,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些教师则持观望的态度,他们要看一看有多少人在干这件事?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是不是坚定?有没有事关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那些在他们眼中的所谓积极分子有没有从中获益或是倒霉?他们要等红旗快要插上高地的时候再发一声呐喊地冲过来……还有一些教师在突如其来的教育变化面前先是吓坏了,这是什么?这是教育吗?接着开始质疑自己:自己坚持的观念、几十年形成的经验难道错了或一无是处了?最后开始恼羞成怒:还有这样干教育的?!……但不管怎样,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谁也阻挡不住,教育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人间正道是沧桑。每一个人都置身其中,都在接受这些变化所带来的阵痛,自身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依稀记得,笔者在2010年第一次看到所谓的PPT,吓一大跳,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使用这东西不会把课堂搞乱吧?第二年开始,自己就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隔三差五地在课堂上使用,效果很好,课堂没有被搞乱,不禁轻轻吁了口气。2012年,笔者开始自己制作课件,一个暑假25页的PPT,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藤野先生》,粗制滥造,五彩斑斓,但毕竟是自己的处女作,并由此开启信息技术的大门,意义重大,所以至今还能清晰记得。
笔者从这件事上有了深深的思索:在时代大潮下,一味地恐惧、回避、拒绝都无济于事,倒不如坦然面对,试着改变自己,试着去接受,最终积极投身其中,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应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并且落实到行动中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去解决明天的问题,必须多方面多渠道的获取信息;上至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下至学校考核的要求,应关注教育行业的新动向,关注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专家、学者的理论和实践总结;等等。
3 刻苦学习,掌握技能
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理论的高度,这还仅仅是第一步。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最终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所以必须思考这些新观点、新理论用什么样方法、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服务于教学,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最终融合各学科成为必然,语文学科亦然。信息化走进语文课堂,带动课程体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让人惊喜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物候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制作了课件,课堂上学生望着课件呈现的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美轮美奂的大自然,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发出阵阵惊呼,那一刻让他们感受到了語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去网上寻找有关苏州园林的各种精美的图片,让学生一边细致鉴赏苏州园林的不同形式的美,一边结合叶圣陶先生写作的美文,既有对苏州园林的感性认知,又能从文字里欣赏大文学家的文学艺术的美;在教学《向沙漠进军》时,寻来沙漠胡杨的照片、土地沙化的资料,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开始探究它的形成,唤起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那么,教师应从哪儿去学习去掌握新技能,时时给自己充电呢?笔者认为网络是学习的主阵地,如百度传课网、慕课网、网易云课堂、开课吧、我要自学网等,它们都应该是教师的好朋友;还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与本学科相关联的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汲取网络资源,为己所用,如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
通过这些学习,教师就会慢慢学会并掌握信息技术,最终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信息素养,成为自己专业技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的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发展更新的节奏让人应接不暇。教师应时刻绷紧神经,不能有一点点的懈怠,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使其成为可以看得见的专业技能——信息化技能。这方面笔者深有感触,当自己还在沉湎于怎样把PPT做到精益求精的时候,微课来了;等自己困惑于怎样做好微课时,翻转课堂来了,智慧课堂来了……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绝对不仅仅是态度的事、刻苦的事,还应该是精力的事、时间的事。
4 认真备课,预设环节
语文课堂是新理论、新技术落地开花的地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设计本学科的教学环节,难度不大,特别是一些资深的老教师,那是手到擒来的事;但要将教育的春风吹进课堂,检验自己的理论,展示应用新技术,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这就需要在备课环节认真思考。
1)分析学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要了然,对学生接受情况的预设要精准,预设课堂偶发因素要全面。笔者所带804班有40名学生,其中10名学生语文能力强,12名学生语文能力一般,18名学生语文能力很差,这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结构;而且很多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还停留在识字写字(没有几个学生字写得好)的基础上。基于这种状况,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笔者之前预设的辩论环节以及围绕辩论环节的多媒体展示就不合适,只好忍痛割爱。
2)要考虑所使用的新方法或是多媒体与语文学科、与本节课的融合度。不是所有的新技术、新方法、多媒体不加筛选,都可以拿到语文课堂使用,有些是方式不合适,有些是条件不成熟,有些是内容不合适,那么就要求语文教师以上好一堂语文课为目标,以目前所具备的条件为基础,一一排查,认真挑选,不是越新越好,越先进越好,只有适合课堂教学,能收到良好课堂成效,才是最好的。
同样在备《散步》这一课时,笔者就文中奶奶坚持走大路而孙儿坚持走小路的分歧,预设了辩论的环节,围绕辩论加进了“国际大学生辩论赛”中的精彩视频,但考虑到条件不成熟,只好作罢。
3)要考虑运用多媒体的时间节点,什么时候恰当,什么时候效果最好,因为支撑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技术、多媒体课件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明,不能为展示新技术而忽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那就得不偿失了,也就失去了应用的意义。
在教学《乡愁》这首诗时,预设加进吕思清的小提琴《思乡曲》,具体到什么时间节点插入这段音频才能收到最好的课堂效果时,笔者颇费了一番心思:放在导入部分,还是放在学生朗诵部分,还是放在课程的结尾来收官?权衡再三,最后决定全程播放,作为这一课的背景音乐,但适时调整音量:导入部分、学生朗诵部分,音量稍大,增强感染力;中间至课程后半部分,音量稍小,因为教师要讲解,学生要互动。
4)要考虑使用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想到,使用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多媒体课件能不能促进教学,让语文课堂高效起来,可能性大就使用,可能性不大就不使用,宁缺毋滥。
5 课堂应用,及时调整
前期工作已经做得非常细致,在课堂上是不是按之前预设的程序操作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实际课堂上,谁也不能保证不出偶发情况。那么之前细致的备课是不是失去意义、多此一举呢?也不是,因为备课越细致,预设越全面,面对这些偶发状况,就越能比较合适地处理;否则可能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了,课堂有可能失控,影响后续的教学。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来解决课堂上的“小插曲”的,自信来源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源于课前细致的备课、全面的预设,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时能够适时调整课堂环节,以及和课堂环节相配套的多媒体的运用。
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菱形面积这一章节时,预设的环节是:抽问学生回答,让学生说出错误的求菱形面积的算式“边长*边长”;然后以纠错的形式引导出求菱形面积正确的公式“长*高”,并制作了与之相匹配的课件一一展示,形象生动。可事实是,他抽问一个学生:“我们知道,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就把相邻的两个边长相乘就可以了,那么求菱形的面积呢?”没想到,学生斩钉截铁地回答:“长乘以高。”这和预设不一样,完全出乎意料,他一下子就蒙了,后面所做的事自认为很“卑鄙”,那就是不断地“诱导”学生进入自己设置的“陷阱”,通过学生讨论,自圆其说地编一个故事来沿袭自己的预设,让课堂上的“位移”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硬生生地完成纠错环节,展示纠错环节精美的课件……
事后他很后悔,说上这一课时是有准备几个方案的,但纠错这个环节做了精心准备,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花费了好长的时间、好大的精力才有这样精美的效果,自己不忍心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几年后又遇到类似的课堂“小插曲”,他就轻松自如地解决了。他说现在上课就是“行云流水”,时刻不忘那次教训和“以学定教”的教学规律。
6 课后总结,反思得失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笔者经常有这样的感慨:哎呀,刚才课上要这样说就好了;要是在这个环节加进一段视频就好了……可能有人会说“马后炮”,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最起码说明自己有想上好这一课的良好愿望,態度诚恳,出发点是好的,往深处说,对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是有反思的。虽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教学生涯还没有结束,通过一次次的反思过失,对以后的教学是不是有教益?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
在教学《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时,笔者使用了影视材料,在视频剪辑时总认为这也好那也重要,结果视频时间过长,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课后对这个课件做了重新处理,有些部分用字幕替代,有些部分用语音替代,这样就缩短了时长。如果再上一遍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信息技术辅助于课堂教学,一堂课结束后,首先就多媒体应用本身进行反思:时长合不合适?画面是不是精美?声音是不是清晰?技术上能不能改进提升?其次就整堂课的效果来反思:要不要加入多媒体?什么时候加入效果最好?要不要加入其他的多媒体?等等。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因为它不完美,所以教学水平才有上升的空间,而追求完美就成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