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

2019-10-10翁则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创课程体系校企

翁则华

摘  要 概括“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现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和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探讨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双创”人才;校企合作;“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3-0059-02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然成为重塑教育新模态、打造教育新生态的核心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需要以社会就业为导向,而且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需要找到高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推动经济发展进行有效探索。高校采取创业创新教育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高等教育的进步与转型,应对互联网环境的挑战是高等教育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尤其目前,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环境,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双创”人才,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纵观现状,我国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仍游离于边缘化地位,存在定位不明、配套课程体系及师资不足的问题,亟待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

2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已经应用于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培养定位不清、课程融合性差及对专业技能不够重视等,导致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缺乏开拓精神与自主观念。

“双创”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应该立足于当前社会实际,从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点出发,为制定和实践“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可持续性战略。但是部分高校没有关注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所欠缺的能力培养,没有重视学生走入社会行业领域对企事业的创业创新,或者如何从专业经验的积累中进行自主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些忽视培养创业能力、重视开展现实就业的做法,导致学生忽略原创业,学生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无法明确自身定位,“双创”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缺乏对应配套的“双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高校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仍旧采用传统学科体系,对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双创”课程体系,直接按照原有的课程模式嫁接到“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忽视了社会对于高校学生实践专业技能的严格要求。高校的教学目标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是社会生产的直接主力军,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学生本身的创业创新能力。但现有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没有以“双创”教育为本质教学目标,忽视专业内部有关联的创业创新培养能力;另一方面轻视学生的“双创”精神,“双创”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

缺少具有“双创”性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实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推动教育教学开展的主力团队,是培养高等“双创”人才的基础。从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构成看,形势不容乐观,按照高学历+低经验和高经验+低学历两类组成,前者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但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较弱;后者虽然在行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往往由于自身学历低,跨不进高校的门槛。只有教師对“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理解透彻,能够把“业”创好,才能将创新创业精神核心传授给学生。教师的“双创”性不强,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参与教学过程,无法满足“双创”教育的需要。

缺乏“双创”教育的环境  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尤其是校园“双创”文化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作为高校人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存在。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环节的建设,缺乏良好的“双创”环境文化氛围。很多高校都由于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意识方面欠缺,对于以后的成长具有消极影响。社会层面上对于高校“双创”教育支持力度不够,诸多措施仅仅停留在制度政策层面,在实践中没有具体落实。学生创新创业由于缺乏物质基础而无法真正实行,后顾之忧阻断了创业想法的践行,对学习热情造成一定打击。

3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策略

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时代为当代人才带来的先天优势,实现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创新创业专业能力的打造,是破题的关键。当然,所谓结合并不是将两个概念进行简单叠加,下面是本文提出的几点策略。

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只有从“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入手,才能真正服务于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首先,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理念,这和“双创”教育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应从社会领域对专业教育的指导出发,探索行业发展新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教育方案。高校要清晰认识到学生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向着更高层次、更加系统的目标前进,通过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对“双创”教育专业的全过程进行渗透,体现出专业发展中的创新和创业,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从“互联网+”时代特征出发,让学生从中体会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引领力。

多平台合作下的双创课程体系建设  “互联网+教育”模式作为时代发展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只有立足于专业实践发展的前沿,才能真正明白行业领域发展所需的创新性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高校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课程设置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活跃性,重视对公共类课程的分类,对专业课程和“双创”课程的分界线要明确,不能忽视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学校,要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管理平台的基础,教学平台是开展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平台,行业服务平台是保障。

建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师资团队和校企合作机制  教师队伍是高校实施“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针对上文提到的缺乏具有“双创”性质的教师团队问题,提出三点解决策略。

1)高校要注重引进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定期输送教师积极进行“双创”培训,建设“双师”型队伍,引进高质量的“双创”教师激活整个师资队伍,带动不适应的教师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2)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对符合标准的教师投资学习,从“双创”教育积累经验成熟的院校学习先进技术,亲身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着力在服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协同信息化、管理科学化上下功夫,加快成果转化。

3)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校企合作机制,破解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人员不足和现有技术水平限制难题,这既响应了国家的“双创”号召,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同时搭建了校企信息交流、技术交流桥梁,为企业带来新思想、新技术、新技能,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企业通过与相关高校逐步建成的学校科研中心、教研室的广泛联系,为引入高校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提供保障。

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与各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地方区域教育、科研、人才、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人才服务与科技知识服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合作协议,建立互联互通生态圈,共创共赢诚信体。

随着“互联网+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上的不断引进和深入探索,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力,高校应助力互联网时代教育转型,促进“双创”人才培养;社会各界应统筹积极搭建专业的创业孵化平台,为转型升级培养新动能;而对于人才接纳与吸收的企业,应树立企业诚实可信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的综合实力,与高校共同建立人才引进与成长机制,促进专业人才的成功签约与对口就业,以实现专业人才的价值最大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的发展与建立,高端人才的培养输出成为缓解当下社会劳动就业主要矛盾的途径之一。“互联网+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培养出“双创”人才,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尽管高校经过积极的探索,已经对“双创”人才培養模式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依旧显露出诸多问题,需要明确“双创”教育定位,培养更多“互联网+”背景下满足经济发展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晨迪.基于“互联网+教育”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271-272.

[2]解云霞.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7(7):167-168,176.

[3]郑杰.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产学研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7):9-10.

[4]石晨迪.在“互联网+教育”趋势下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知音励志,2016(23):46.

[5]何林智,陈华,安德志.“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19):157-158.

猜你喜欢

双创课程体系校企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双新双创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