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人晓声

2019-10-10李国文

北方人 2019年19期
关键词:梁晓声谢谢您母女

文/李国文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是我的朋友梁晓声给我讲的。梁晓声家住在儿影厂宿舍。一天,他到北影厂去办点儿事情。这两家电影厂也就一墙之隔,没有几步路。但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行乞的妇女,还带着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女孩,朝他要钱。这些讨饭的常常像打劫似的挡住你,或拉住衣服不撒手地要钱。我对这类人采取不理会、绕着走的政策。但晓声不但是有太多的同情心的汉子,而且还是一个不怎么会说“不”的人,于是,他被缠住不放了。

梁晓声给了这对母女一点儿钱,走了。等他从北影办完事返回,仍旧在这条路上,又遇到了这对母女,耸肩缩颈,在那里向行人苦苦讨要。当时是春三月,还不怎么暖和,见她们穿得也单薄些,他动了恻隐之心。

“这样吧,”他说,“我家里还有些过时不穿的衣服,虽旧,可并不破,你们跟我回去,拿两件穿吧!”

“谢谢您啦,谢谢您啦!”

好在很近,就到了家,晓声翻出几件旧衣服送给她们。看到她们高高兴兴地下楼走了,就关上门,继续写他的东西了。

没想到,凳子还未坐热,有人敲他家的门,打开门一看,还是这对母女。她们说:“刚才您老给衣服的时候,还有一条旧毯子,能不能行行好,也给了我吧。”

因为他太太焦丹上班去了,晓声吃不准这条旧毛毯家里还有没有用,该不该给出去,他急于写东西,也不想让她们老是缠着,就做主送给她们了。“好好,给你们,快拿走吧!”

这是上午的事,没想到,下午她们又来敲门了。他万万没想到,一开门,一大群要饭的围在他家门口。那母女俩差不多把附近同行业的人都招引来了,挤满在楼道里。前面的大概是和她们同属一地一村的;后面挤上来的,她说,不是和她们一伙的,是见她们得了便宜跟着来的。她要求梁晓声只可怜可怜她们一伙,可又不让非她们一伙的获得这样的机会。后来者当然不肯示弱:“凭什么就许你们要,不许我们要!”

楼道里自然乱成一团,弄得我的朋友不知该怎么招架才是。这场风波闹了两三天才告平息。

虽然,有时这好人做的有点儿尴尬,有点吃力不讨好,但他乐此不疲。只要有人敲开他家的门,晓声老师,如何如何,他不但会听下去,还会帮着出主意,还会解囊相助,还会找到有关部门,仗义执言,甚至到最后求他的人反而插不上手,只好待着看热闹,他却东奔西跑地忙个不停。

有时候,我也奇怪,你们早先认识?他承认,大多数这些不速之客都是陌生人。不过来求他的人,都能很快找到谈话的切入点:或是兵团的战友,或是知青的后代,或是东北老乡,或是哈尔滨道里道外南岗跟他家能拉上一丝片缕关系的邻居亲戚,只要触动梁晓声的故土情结、文学情结,他就不能置之度外。

有时,我也到晓声居住的蓟门桥去,那是电影厂的宿舍,有好几栋楼,每次去总搞不清他家是第几栋楼。每当我在楼前逡巡的时候,楼上总有一位很有名的演员,演过《小兵张嘎》中鬼子翻译官,开窗向我示意,用手指告诉我,应该从哪个门进去,可以找到梁晓声。其实,我并未向他打听,但他马上知道我要找谁。由此可见,我们这位好人梁晓声,是如何的门庭若市,是如何的访客盈门了。

猜你喜欢

梁晓声谢谢您母女
生活好了,更要看看从前
妈妈,谢谢您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谢谢您,祖国妈妈
搞笑母女档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母女小剧场
梁晓声:读书与一个国家的好时光
什么是文化
“老师,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