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治疗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
2019-10-09赵鹤王一伊
赵鹤 王一伊
摘要:艺术治疗是一种在医学、心理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交叉作用下产生的新兴治疗手段,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社会层面存在着极高的社会医疗参考价值。结合传统心理辅导健康教学体系的优势,对共同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主体参与对象是大学生,方法具有多样性,例如运用团体舞动治疗,绘画艺术道具运用等手段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行干预和治疗。
关键词:艺术治疗;大学生心理;应用方案
一、艺术治疗概述
艺术治疗又称艺术心理治疗,它指通过表现性艺术(如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诗词等,其中视觉艺术又包括绘画、雕塑、电影、书法等)来进行的心理治疗。通过音乐结合绘画舞蹈的针对性艺术创作即治疗过程,可以缓解情绪上的冲突,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人格的完善。针对大学生具体又复杂的情况,我们利用艺术治疗的综合价值通过创作释放不安的情绪,采用舞蹈绘画为主音乐为辅的艺术治疗,通过体会艺术形式过程,达到发现自我并逐渐消除不良情绪、优化心理成长、摆脱思想压力最终获得积极的疗愈目的。[1]
二、艺术治疗对大学生心理的干预影响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换时期,在所处的高校学习生活环境下进行成长和发展。随着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竞争压力等不断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极易受到影响,出现自卑、羞怯、孤僻、抑郁、自闭等心理,更是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对未来发展的迷茫焦虑等等心理问题。
而针对大学生团体艺术疗法更加适用,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团体对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方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也相对成长,使艺术治疗的发展有了更宽广多样化的空间,在以心理学或医学作为理论基础,结合艺术功底的基础上实现资质把控。而在培养人才与创新拓展的方向上,通过跨学科跨地域的紧密合作,增强师资队伍基础,坚持严格化、正规化培训才能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研究发现艺术疗法对于情绪心理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2]
三、艺术疗法应用于大学生团体的实践方案
而在对大学生群体以艺术治疗的形式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研究,不仅是为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正确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整合优化,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开展艺术治疗团体辅导可行性的具体分析后,打破传统、个别辅导与传统团体辅导方式的意识层面沟通,进行具有治疗取向、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总结和调查心理反馈,分析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艺术治疗或者舞蹈治疗,也基本不了解,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途径去体验。针对大多数没有舞蹈基础的大学生来说,专业定向的舞种并不适用,因此得出了舞蹈治疗小组构成形式:以塑造群体的共同形象和目的为主,通过调节偏向某些舞种的造型、舞姿和速度等来创造变化与艺术感染力。所以我们得出的不仅是适用于青少年普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一种使同学们更加进一步了解舞蹈治疗内涵的方式。
(一)目前适用于青少年普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于能够同时改善情绪,释放压力并且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将整体辅导方式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表达-探索释放-共情共鸣。团体辅导设计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即便参与者不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用像一般心理咨询者一样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集体参与的形式就会更加让参与者一种自然平和的心对待,也更加容易得到宣泄。[3]
(二)针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身处较为单纯的校园环境,在彼此利益冲突较少,受社会影响和其他干扰因素较小,所以心理因素影响导致的人际交往存在困难是主导因素。针对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设计出以下模版方案:
主要改善心理问题:一是,自卑心理导致的不敢与人交往;二是,羞怯心理引发的逃避交往;三是,孤僻心理引发的封闭式性格。
第一,逐级探索:从一个圆圈开始由引导者打破氛围,先用动作和语言向每个人介绍自己,由于针对的是具有自卑羞怯或孤僻心理的学生,这部分的节奏可以适当放缓,在肢体语言方面要控制好距离和程度,在互相用身体去打招呼时慢慢推进互动。一方面让学生全身心动起来忘却烦恼,也能让学生熟悉场地空间,熟悉群体,打破恐惧与防御心理,增加与团队的互动。[4]
第二,进行热身:动员参与者累积后期活动的基础能量,参与者可以先小步绕圈慢走,采用围着圈以独立个体小动作方式进行全身活动。这样当身体热起来,紧张感才会消解,释放僵化的身体,打破束缚,才会使团队亲密融合,个人能够渐渐放松与他人建立联系。
第三,发展主题:这一阶段针对具有自卑、羞怯、孤僻心理的学生主要采取的形式是结合游戏形式进行的命题舞动,包括“挣脱束缚”“自由空间”“绳子与阳光”等。在参与者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观察对于细节动作的表现,根据即兴反应可以利用一种意象方式帮助他们在内外世界间建立感受与经验的联结,不同个体对动作的表现反馈是由自身决定的。道具运用也是针对改善内向型心理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例如使用弹力绳、枕头、丝巾、呼啦圈等等。[5]
第四,重新構成:根据前几个阶段的铺垫发展,参与者已经有了对自己身体的重新认识和认可,这一阶段需要学生配合音乐并进行相应的回应,探索自己的本身体感并传达情绪,重新建立他们的自信。同时需要引导者根据学生动作进行更进一步的回应和发展,常用动作包括:持续性前进、跑动、跳跃等。重构整合是为了通过更加强协调性来打开自卑羞怯或孤僻心理学生的内心,强化身体的体验,也使心理上潜意识的问题通过随机反应的动作表达出来。
第五,整合内引:最后的阶段对于性格内向者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因此需要适当加长时间,使得他们有机会获得更深刻的自我情感认识与体验。例如,最后深呼吸躺在地上,全身进行放松舒展,感受身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同时配合使用舒缓的轻音乐。(音乐类型:自然节律)帮助学生将前期一切断裂的体验重新整合与启动,在放空身心的同时将这些正能量的变化引入自身,达到从综合性艺术治疗中重新建立自信,恢复他们建立人际关系的整合桥梁。[6]
(三)针对未来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主要改善心理问题:一是,压力引发的焦虑;二是,无从选择的迷茫;三是,对未来的不自信感。
第一,团体感知:从彼此认识开始,首先用动作和语言介绍自己,比如用肢体语言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含义,可以触碰一下手指,动动脚趾,握握手等。由于针对的参与者年龄等相对偏大,所以第一阶段可以减少拘束程度,适当地加快节奏让团队气氛更加活跃。
第二,暖身暖心:动员学生表达情绪和增添互动的能量,采用围着圈或牵着手的方式进行全身活动。当全员整体进行到一个打破束缚的亲密融合下,个人能够放松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且加深彼此的交流。
第三,综合艺术治疗主体:这一阶段针对具有焦虑与迷茫感心理的学生主要采取的形式是兩部分进行,结合绘画治疗形式进行的自我反馈剖析,包括舞动团体与绘画反馈。
此部分舞动团体时间占比较少,动作方向为团体间力量的支持动作,作为动作共情练习和分享感受,主要是为了通过具有相同感受相同心理问题的团体成员间获得能量的传递与支持。动作干预到身心互相影响。在利用绘画治疗部分,主要通过创作绘画和欣赏绘画两个部分,包括绘画、简单雕塑、拼贴以及手工制作等创作欣赏。针对未来发展中有迷茫焦虑感的参与者们,可以进行自画像的创作,从更多的角度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而在欣赏交流阶段,他人评价的“我”和主观的“我”达到一致性的认可,能够逐渐消除迷茫、焦虑和痛苦的内心感受,从而改善外在行为,利用团体间的互相改善情绪更具趣味性,产生积极乐观和上进阳光的良好作用。[7]
第四,加强共鸣:根据前几个阶段的铺垫发展,参与者在这一阶段需要配合音乐并进行相应的回应,在音乐中加深交流。针对共同心理压力产生的感受,此阶段使用的辅助音乐要引起共鸣,不仅能够使他们进行思考和自我分析,也要通过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内涵使主题活动的成效继续。
第五,放松交流:在最后的阶段对于不自信的迷茫焦虑人群来说,他们已经从团体中获得了支持与能量,在彼此感受进步的同时需要处理好结束的情绪。在放松身体的部分结束后,需适当加长群体间自由沟通交流时间,在前期少部分引导下,进行自由组合或围成圈进行交流(音乐类型:无)。
四、总结
我们发现艺术治疗的时间,把控特殊性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可控因素,每次进行治疗前的材料准备和方案制定等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艺术治疗的时长需要根据参与者和选用原方案的进行程度及治疗目标进行综合考虑。在推广应用范围内需要进行更深远的扩展,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艺术疗法处于初步完成结合传统心理治疗形式,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运用综合艺术形式疗愈应用,能够使咨询师进一步引导参与者并进行共情。同时,艺术治疗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做到真正将艺术治疗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从全面发展的角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而形成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才。[8]
参考文献:
[1]赵鹤.身体语言本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5.
[2]苏珊.浅谈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林霖.走近“艺术治疗”[J].上海艺术家,2015(01).
[6]安华平.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咨询在法学生情感创伤辅导中的效果研究[J].高教告知研究,2013(3).
[7]谢丹.论舞蹈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13(1).
[8]曾瑜芳,于秀丽.简析艺术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