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野下《鼻子》中人物形象成因

2019-10-09张一桐王小欧

艺术大观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旁观者鼻子人物形象

张一桐 王小欧

摘要: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鼻子》根据《今昔物语集》中《池尾禅珍内供鼻长过人》和《宇治拾遗物语》中《长鼻僧人》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成,通过对“内供”和“旁观者”行为及态度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性的矛盾,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作者芥川龙之介的心理因素二者结合来分析小说中“内供”和“旁观者”的人物形象成因。

关键词:人物形象; 内供 ;旁观者

芥川龙之介被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巨匠之一,在日本大正时期的作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芥川龙之介多借助于古典中的历史素材,阐释近代的问题,在故事背后明显地渗透自己的人生感悟。首次刊载于1916年《新思潮》复刊号的《鼻子》是芥川龙之介初期创作的小说,这篇小说使得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得到了文学大家夏目漱石的赞赏,让芥川龙之介获得了文学生涯上的成功奠定了在日本近代文学上的地位。

一、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

小说围绕主人公内供的怪异的长鼻子展开一系列心理描写,尤其是对于旁观者对其态度的变化而引起内供自身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内供对自己錯误的自我认知和强烈的从众心理导致他的情绪消沉、态度摇摆不定,旁观者冷漠的利己主义心理更是加剧内供心理郁闷不堪的重要因素。

(一)主人公内供的心理描写分析

小说中内供自一开始便受到长鼻子的困扰,即使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他却未想过做出改变,后来之所以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鼻子变短是由于池尾的百姓以及徒弟们对他的嘲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由此可以得出内供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他只想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表和别人保持一致,以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而已,并非出于自己真正的内在需要做出判断和选择。这不仅是自我认知的模糊更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病态的从众心理。

然而后来的发展更将内供本就脆弱的心灵推向了悬崖边缘。内供并没有因为相貌的改变而回归正常的生活,他短暂愉悦的心情被旁人变本加厉的嘲笑打入更深的低谷,内供此时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他除了脾气变得日益暴躁之外,甚至想要自己的鼻子恢复原样,无论是对于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还是对自我意识的认识都产生了严重的障碍。对于他人评价的过分关注,导致他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由此他的自我体验产生偏差,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遭受打击,消极情绪增多,将自我的价值和他人的关系都归因于自己的鼻子是否正常。这种错误的认知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不断加深他的心理问题。然而内供的心理一步步走向崩溃的状况他自己并不自知,在小说的结尾他松了一口气道:“这样一来,准没有人再笑我了”,不禁让人叹息。事实上的情况是,即使内供鼻子恢复了原样,人们也不会因此就停止对他的嘲笑和讥讽,内供错误的以为人们对他的嘲笑单方面的来自于自己怪异的长相,其实也还来自于人们自身的利己主义心理。[1]

(二)旁观者的心理描写分析

通过对内供的心理分析可以得知,导致他最终心理走向崩溃的一个原因是自身的调节能力差,另一个原因则来自于旁观者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无尽嘲笑。最初对于内供长鼻子的不幸,城中百姓及其弟子还对他报以一些同情,帮内供寻找医治的办法,但这些同情更多的是来自获得自己心理上的满足而非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内供,因此总会在背后对内供进行嘲笑和讽刺。在内供鼻子缩短后,他们既不能显示自己的同情,又少了一个笑料,仿佛失去了乐趣一般,因此变本加厉地嘲笑内供,而且更加的肆无忌惮。

对内供一开始同情与嘲笑交织的矛盾感情以及后来带有敌意的嘲讽都源自于旁观者对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求,也就是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利己主义的表现——“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地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

内供本身的自卑和从众心理以及旁观者利己主义相交之,最终将内供一步步推向了悲剧的结尾,本就脆弱的心灵加上旁人的不断打击令他自己完全失去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并且压抑郁闷无处排解。

二、芥川龙之介的生平及其心理因素

(一)悲惨的童年

作者芥川龙之介的童年十分不幸,母亲突然的精神失常,直接影响了芥川龙之介的心理健康,使其内心十分脆弱,对他人目光十分敏感。母亲发病的阴影一方面使得芥川龙之介因作为疯子的儿子感到痛苦自卑,另一方面使得他对遗传病症的可能性而感到恐惧害怕。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从出生到一周岁为婴儿期,此阶段的发展任务为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芥川龙之介在婴儿期未能获得母亲充分的照料,因此他在婴儿时期的生理及心理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其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受到十分不良的影响,导致芥川龙之介在此阶段未能建立人生最初的信任感,这也是其内心敏感脆弱的源头。[2]

母亲去世后七岁的芥川龙之介由舅父抚养,虽然得到了很好地照料但他的童年期仍然充满不安和恐惧。“童年经验”即指“童年体验”是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芥川龙之介童年不幸的遭遇和寄养舅父家的经历使得他的个性心理发展产生了社会化阻滞,从而使得他产生超出常人的敏感并容易衍生出其他变异的心理,以此来感受和观察外界的对象。各派心理学家都认同作家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印象深刻的经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芥川龙之介的不幸的童年奠定了其作品充满怀疑、揭露和死亡的基调和底色。[3]

(二)初恋的失败

芥川龙之介在大学时期与吉田弥生相恋,然而却遭到了他最深爱的大姨母的强烈反对并以失败结束了恋情,这对于一个23岁的少年来讲无疑是沉痛的伤害。在成人人格早期发展阶段芥川龙之介本应在恋爱中建立亲密关系来获得亲密感,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但他却在这个阶段由于自己最亲近的亲人的反对而失去了自己的挚爱,双重打击使得他产生了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仅对当下的芥川龙之介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其今后的生活中这种人格发展的不完整也始终折磨着他自己。[4]

而大姨母反对恋情的原因是她认为芥川龙之介与吉田弥生门第不合适,并且由于吉田彌生家族与芥川龙之介的生父关系密切,她担心芥川龙之介若与其结婚会离开自己回到生父身边。这种自私的想法让芥川龙之介对亲情感到失望,同时也对自己的懦弱感到无力,由此创作了小说《鼻子》来表达自己对利己主义人性的绝望。

三、《鼻子》中人物的成因

认芥川龙之介是在遭受亲情与爱情双重打击后创作了《鼻子》这一作品,虽然是以《今昔物语集》和《宇治拾遗物语》中的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成,却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和心理变化等因素融入到了故事的人物中去,人物的主要成因则是芥川龙之介自己的心理情感的移情和宣泄。[5]

(一)移情的载体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提到移情作用对于文艺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并对移情作用进行了解释,“移情是把我的感情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也就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所创作的物当中,实现物我同一的境界。小说中的主人公内供和旁观者都是作者芥川龙之介移情的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内供则对应着芥川龙之介自己,旁观者则对应着他的亲人。内供对自己的鼻子假装不在意实际痛苦不堪的自卑心理,既是芥川龙之介自己内心的敏感脆弱也是他想要追求爱情却受家人压力被迫分手,想为自己的爱情做主却无能为力的痛苦情绪的真实写照,最终在自己的无能和他人的压力下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小说中充满利己主义的旁观者则是芥川龙之介自私的亲人们,看似是为了他的未来考虑,实则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想要结交更有权势的家庭并且不想让芥川龙之介与生父来往,而拆散了芥川龙之介与吉田弥生。因此内供和旁观者这两个主要人物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作者情感的转移和注入。[6]

(二)宣泄的出口

芥川龙之介不仅以内供和旁观者作为自己情感的载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想要通过创作这一过程来宣泄自己心理上的压抑和消极情绪。叶舒宪提出,文学史人类独有的符号创造的世界,它作为文化动物——人的精神生存的特殊家园,对于调解情意、意志和理性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消解内心生活的障碍,维持身与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健康均衡关系,培育和滋养健全完满的人性,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分析心理学流派认为,文学是人满足自己幻想性补偿需要,宣泄内心的出口。创作者通过文学形式将自己的内需在创作中得以释放从而获得满足感。

芥川龙之介不幸的童年以及失败的初恋使他陷入对生活和感情不安的矛盾之中,精神上遭受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通过创作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外化,在叙事的过程中进行自己与心灵的对话,来认识自我,发泄自己内心的苦闷获得心灵的净化。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表现之后,被压抑的感觉会不知不觉的消失了。许多学者都提出文艺对于情感的净化作用,除文中提到的芥川龙之介外,例如歌德在恋爱失败后埋头苦写《少年维特之烦恼》以此宣泄压抑的情感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家都受益于文学的净化功效。因此芥川龙之介的心理宣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鼻子》作品中人物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7]

四、结束语

每个作品的创作都与作者自身经历、生活背景、心理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作者芥川龙之介的心理因素出发探寻他创作《鼻子》这一作品的源头,由此分析该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成因,并得出作品中的人物主要的成因是作者情感的转移和宣泄。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作者了解作品中人物或情节的成因,也可以根据作品获得的有效信息来分析作者隐藏的潜在的心理特征,由此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能够更加丰满生动。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陈真.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A].求是学刊,2005,32(6).

[4][日]芥川龙之介著.罗生门[M].林少华,译.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1998(02).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旁观者鼻子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你的鼻子超级棒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鼻子和嘴
说局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