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控的人工智能才有未来

2019-10-09张田勘

科学导报 2019年52期
关键词:安全带伦理创造力

张田勘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国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AI)治理的紧迫性越来越高,应以“科技向善”引领AI全方位治理,确保AI“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尽管并非所有人都认同AI的这几个“可”,但这提出了AI的一种方向,即AI产品的研发和使用必须同时具有几个维度,而不能只发展一个方面。AI或其他科技产品无论如何新颖和实用,也需要在可控的状态下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在获得极大效益的同时,防止和减少对人类社会可能造成的麻烦和灾难。

确保AI的“知、控、用、靠”也是总结了科技史上的先研发、后管理的传统思路和做法的教训。在科技史上,汽车的发明把人类社会带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但是,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却较难控制其带来的交通事故和伤害,安全带的发明和使用就是控制汽车伤害事件的一个要素,但是,汽车发明之后80年才研发出安全带。

基于这样的认知,微软提出了其人工智能发展的一项原则——每一项AI产品都要经过AI伦理道德审查。AI的迅猛发展也让人类认识到,如果AI在可用的同时不可控的话,人类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对每一种AI产品进行伦理审查和立规也成为AI研发必须同时完成的任务。2016年微软的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提出了人工智能的十大伦理:AI必须用来辅助人类;AI必须是透明的;AI必须实现效能最大化,同时又不能伤害人的尊严;AI必须保护人的隐私;AI必须承担算法责任以便人类可以撤销非故意的伤害;AI必须防止偏见。

以上6项是对AI产品提出的,但同时也提出了使用AI产品的人类应该拥有的4个伦理原则,包括人要有同理心,这在人与AI共存的世界里非常有價值;教育,为研发和管理AI提供基础;保持人的创造力,机器也会继续丰富和增强人们的创造力;裁决和责任,最终由人来对AI的判决或诊断,或对AI产生的所有结果负责。

如果能实施,这些原则当然能对AI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机构和研发者设计的AI产品并非可控,也因此会在应用时出现种种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侵犯人们的隐私,难以保证安全,也因此受到人们的批评和反对。因此,不只是可知可用,可控和可靠也要同时得到保证和保障,AI才会有未来。其他产品同样如此。

猜你喜欢

安全带伦理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为安全带点赞
高铁的座位为啥没有安全带?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