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会议”的基本经验 对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启示

2019-10-09潘绍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扬州体质卫生

潘绍伟

今年是“扬州会议”召开40周年,认真总结“扬州会议”的基本经验,挖掘“扬州会议”价值,探寻“扬州会议”经验对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启示,对当代以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运动育人”学校体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扬州会议”的召开与基本经验

(一)“扬州会议”召开的背景

1977年底,恢复了中断10年的高考,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特别是1978年全国高校1年内连续招收2届学生,“念好书、考大学”成了全社会关心的头等大事,与高考分数无关的学校体育工作遭到普遍的冷漠与忽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许多地方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十年“文革”,学校体育工作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否定,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破坏;体育教师缺乏,学校卫生人员几乎流失殆尽;场地、器材、设备损毁;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下降。据国家体委统计,1978年全国1/3的学校不能保证“两课、两操、两活动”;80%以上的学校没有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缺乏体育锻炼,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健康状况也逐步下降。

端正教育指导思想、摆正学校体育位置、解决由于十年“文革”造成的体育师资、体育场地等实际困难,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教育与体育急需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二)“扬州会议”的概况

经国务院批准,1979年5月15日至22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有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领导,大中小学负责人、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共青團组织的代表共313人出席了会议。江苏省与扬州地区230多人列席会议。

“扬州会议”名称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实际上是一个“六结合”的会议——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政策咨询会、先进表彰会、动员部署会。

1.学术报告会。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徐英超教授作了题为《2亿接班人的中小学体质教育需要调查研究》的报告,北京医学院少儿卫生专家叶恭绍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少年卫生、学校卫生如何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的报告,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家曲宗湖作了题为《关于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2.经验交流会。会议选印了45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材料,18位同志在大会上发言。其一,地方教育卫生主管部门介绍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搞好体育教师队伍和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提升。扬州地区教育局和体委明确总结的“哪里重视了全面发展,抓‘三大目标,哪里的学校教育工作就兴旺发达,知识质量就高,升学率因之而高;而那些只抓知识质量不抓体育锻炼的学校,则往往死气沉沉,知识质量和升学率也并不高。”经验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并使与会者深受启发。其二,学校介绍坚持“三大目标”一起抓,“三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学校团委等组织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经验;学校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场地器材困难,搞好体育活动的经验。其三,卫生防疫站介绍抓好学校卫生防病工作,保护学生健康的经验。其四,童英可等优秀体育教师介绍当好体育教师、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经验。

3.现场观摩会。全体代表由四部委领导同志带领,分3路到扬州地区的宝应、高邮、靖江、泰兴、泰县、仪征、泰州、扬州8个县市的城乡共1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调研:中小学体育课,阴雨天室内体育课,幼儿园的体育游戏课,广播操和各种自编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达标”活动,学校运动队的比赛和表演,自制体育器材展览,学校卫生室等。扬州的现场给参会者较大的启示:学校体育工作要做好的关键是事在人为,在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努力创造条件,学校体育是可以有声有色地开展,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政策咨询会。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简称“4个暂行规定”),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为“4个暂行规定”的正式颁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5.先进表彰会。会议期间共表彰奖励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先进集体276个、先进个人83名,四部委的领导同志给获奖单位与个人颁发了奖旗和奖杯。

6.动员部署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的领导都亲临会议,并分别就如何协调配合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动员与部署。

“扬州会议”围绕以下4个问题展开:提高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卫生活动;为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努力创造条件等。从宏观到微观研究回答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问题。

(三)“扬州会议”的基本经验

1.从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高度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摆正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学校体育有效开展的前提。

2.加强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改善学校体育条件与优化学校体育自身相结合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3.学校体育必须认真研究与遵循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学校体育决策与行动。

4.学校体育“强外”与“优内”并举是提高学校体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既要强化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与条件保障等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外部环境条件,更要优化学校体育本身,提高学校体育自身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5.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既要抓学校体育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制订,更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与检查督促。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局

(一)发展机遇

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2007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强化学校体育的组织实施等政策措施。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设施与条件极大地改善;体育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学历与职称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学时明显增加(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数以每学期16周计算,其中初三和高三第2学期分别减少4周、8周,总学时达到1092学时);明确提出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问责机制不断强化。

(二)困局

我国学校体育的困局是学校体育等外界环境与条件制约,以及学校体育本身的不足、不妥、失误导致的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无法解决、找不到出路的一种状态。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困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学校体育批评与体育教师抱怨之困局。一方面,随着我国自1985年对全国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35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了持续下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社会对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了“集体焦虑与失望”,社会、家长与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很不满意,批评抨击的声音不绝于耳。

另一方面,一些体育教师抱怨对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师的歧视,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时空的挤占,对独生子女的溺爱等。体育教师感到自己无辜、委屈、无奈,却又茫然无措,找不到解决学校体育问题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钥匙与突破口,似乎无路可走。

2.学校体育的刚化与学生对学校体育的疏远之困局。一方面,学校体育不断强化应试体育,加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问责的力度;加大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分值与难度;将体育纳入高考的疾呼此起彼伏;因为占分,初中体育教师也成了“主科教师”。学校体育措施呈现越来越刚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的应试体育,导致单调的、枯燥的、达标式的体能训练,不仅没有使学生学会运动、喜欢运动、自觉参与运动,实现运动育人的追求,而且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学生喜欢学校体育课的比例、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出现令人尴尬的下降;学生对于学校体育渐行渐远。

3.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低下的困局。为了解决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持续下降问题,从中央政府、教育部到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学校都加大了问责的力度,各地各校强制性的措施不断增加,体育教师与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大大增加,但是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与投入不成正比,出现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的困局。

4.学生不会与不懂运动的困局。为了破解学生通过12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仍然不会运动、不懂运动的问题,200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了学习体育运动,但是,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在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中为了“公平、客观”,排除人为因素,在评价学生体育成绩时,实际上往往采取体能测试、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的计时与计数的评价方式,一些学生不会、不懂、不喜欢运动,却奇迹般地取得考试的好成绩,出现了测试成绩、考试成绩与学生体育运动实际能力与素养的严重背离。

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与评价内容过程中,体育运动项目所蕴含的遵守规则、团队协作、尊重同伴与对手、坚持到底、勇于拼搏、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等精神价值缺失。

5.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困局。体育运动本来是充满激情欢乐,是天生与学生有缘的活动,但是,单调枯燥的体质健康体能监测项目的练、死练、往死里练,以及单调枯燥、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命令式的“身顺而心违”的教学活动,使学校体育成为体能达标与动作训练的代名词。本来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生命激情、享受青春的体育活动,却成了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怕而远之的痛苦经历。

三、启示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与40年前“扬州会议”时的社会、教育、体育等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但是,“扬州会议”的经验却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扬州会议”给当代学校体育以启示。

(一)必须坚守学校体育的教育追求

学校体育只有坚守学校体育的教育属性,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才能实现学校体育的“既育体,又育人”的教育价值。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校体育对学校教育的四大贡献:生活技能教育和终身体力活动参与(劳);促进青少年成为负责任的积极公民(德);培养具备身体素养和完成学业成就所必需的知识与信心的学生(体+智+美);掌握应对21世纪挑战的必备技能和价值观(能+德)。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应该既姓“体”又姓“教”。失去了教育追求的体育,将是失去灵魂的肌肉与动作训练,这样的体育是没有教育价值的。

(二)用解决问题的思维解决我国学校体育问题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确实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绕不过的问题,就像1979年“扬州会议”之前一样。“扬州会议”用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与实践,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经验,开创了学校统一的新局面,树立了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里程碑。

著名科学家艾伯特·爱因斯坦这样说过:“我们不能用制造問题的思维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做批判者、评论家,我们更应该做建设者,“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学校体育改革不仅仅是改善学校体育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强化学校体育地位的过程,更应是转变学校体育观念,改革学校体育目标,以及学校体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

(三)踏实做好学校体育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外部化境

踏实做好学校体育、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与效益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改善学校体育外部环境条件的前提。

今天怎样做学校体育,正预示着学校体育明天的命运。由于工作原因,在与校长教育局长接触中,常常听到校长与局长讲,“我不是搞体育的料”。笔者立刻会跟校长或局长讲,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个“奥运会”,其实世界上还有另外2个运动会,1个是“残奥会”,1个是“特奧会”,参加对象是肢体有残疾的人与智力有残疾的人。也就说,肢体或智力有残疾的人都是搞体育的料,而这些校长与局长只是因为身体比较瘦弱、体能水平比较低下,就无奈地叹息“我不是搞体育的料”,那一定是学校体育错了!

另外,在与体育教师的接触过程中,有些体育教师批评所在学校的校长歧视体育和体育教师,笔者便问他们,这位校长会体育吗?喜欢体育吗?现在还参与体育吗?体育教师给我的回答几乎都是“NO”;笔者反过来问体育教师,自己会体育、喜欢体育、现在还经常参与体育的校长,他们歧视体育吗?体育教师的回答几乎都是“NO”。这2个相对孤立的事件非常值得体育人深思与反省。这些曾经是学生的校长、局长在学校学习体育时,体育教师让他们学会体育了吗?让他们喜欢体育了吗?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了吗?真正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益了吗?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特别需要一场由下而上的学校体育改革,需要进行一场运动场上的“微革命”。

学校体育“微革命”不是革他人的命:不仅仅是批判社会、学校、家庭的不是,也不仅仅是教训与指责别人如何不是,而是,守住自身体育的火种,将真正的体育火种播在自己的心田,并坚守住这样的信念、这样的体育生活方式、这样的体育追求。这样,学校体育与体育人本身成为一种活水,变成一种生命的状态——无论你在教什么体育、怎么教体育,你都应跟别人分享着体育的美好与魅力。

(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关键是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体育教师主要指的是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问题主要是由于身体运动不足、身体运动不科学等导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即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自觉、主动、持久参与体育的行为。只有改善了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学生体质健康问题。

(五)改善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关键是帮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

学生主动积极持久参与体育的态度与行为的前提是学生真正学会与享受运动乐趣。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身心合一的身体活动,使学生产生愉悦、美好,甚至巅峰的感觉和体验。运动乐趣的源泉来自:

1.在学习体育运动过程中取得进步与提高,而不仅是会做单个或组合动作,也不仅是取胜。

2.认识与理解体育运动的人文与科学之道,即真正认识与理解体育运动对于社会与“我”的意义与价值,科学合理快乐学习体育运动原配。

3.充分体验运动中与运动后的内啡肽等的分泌,以及充满激情、活力甚至巅峰身体活动带来的身体快感,“出了一身汗,真爽!”

4.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团队与团队关系融洽,班级学习充满安全而温暖的氛围。

余言: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我们指明了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与方向。首次将享受运动乐趣作为“四位”目标之一,并将它放在首位是意味深长的。

作为中国学校体育工作母机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原点,是解决中国学校体育问题、引领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体育教育专业对中国的中小学体育改革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该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四位一体”目标作出贡献。

一位学者这样讲述:无论中国怎样,请记住: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就不会黑暗。

我鹦鹉学舌与各位共勉:

你所在的运动场,就是中国学校体育的现场;你教什么体育和怎么教体育,中国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体育;你是什么样的体育教师,中国学校体育就是什么;你在运动场上给学生带来快乐、健康、活力、激情,学生一定会以笑容、自觉、汗水、坚持回报你!这一目标实现之时,就是中国学校体育成为学生最温馨、最激情、最难忘、最富活力、最富诗意的教育经历与生命记忆的实现之日!

猜你喜欢

扬州体质卫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智取红领巾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兼加体质
“扬州绒花”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卫生歌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讲卫生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