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在拉美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及原因
2019-10-09郭填甜
郭填甜
拉丁美洲由于地缘上靠近美国,历史上被视为美国当仁不让的“后院”,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影响、控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众多国家,有时甚至直接干预和介入,不准许域外国家染指。近年来,国内外各界学者对门罗主义的研究不断深入,对门罗主义为拉美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做了多方面的分析,本文拟从地缘政治角度浅析门罗主义在拉美不同地区之间的表现差异及原因。
门罗主义的发展脉络
门罗宣言的提出。门罗宣言的发表源于美洲独立运动,美国在世界上率先承认了拉美国家的独立。1823年,美国第5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在向国会做国情咨文时称,“美国不会干预美洲现有的欧洲殖民地,也不会参与欧洲国家的内部事务,但倘若欧洲国家如果进一步对北美或南美的土地进行殖民,对其政权进行干预,都将视为侵略行为,美国政府将会介入”。彼时的门罗宣言并未引起国际社会足够的重视,也未被美国政府作为外交政策付诸实践。
门罗主义的开端。“门罗主义”真正上升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指导美对外政策,始于19世纪50年代。那时,几乎所有的拉美殖民地已经获得独立,摆脱了西、葡、英、法等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正逐渐成为世界级资本主义强国,在国际社会需要同欧洲老牌强国竞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占据道义制高点,迫使欧洲势力不再进入美洲。
门罗主义的基本内含有三点,一是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二是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三是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门罗主义的发展。后来的历届美国政府一直尊奉门罗主义,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该主义的内涵。1870年代,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广义解释门罗主义,宣称美洲的各殖民地不应该再被欧洲国家相互转让。1895年,美国国务卿理查·欧恩尼进一步增加了门罗主义的对外表现形式,指出美国有权调解拉丁美洲各国的边界纠纷。1904年,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罗斯福”推论,指出如某个拉美国家“不听话”,美国可以干涉其内部事务,美国有权介入拉丁美洲的观点极大补充了门罗主义的施用范围。1933年,F·D罗斯福执政期间,放弃了干涉政策,转而推行睦邻政策,更加注重通过软实力来影响和控制拉美国家,本质上还是要巩固和维护美国在拉美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完善了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在拉美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
美对拉美主要国家的干涉
对中美洲国家的干涉
墨西哥。1864年至1867年间,法国拿破仑三世入侵墨西哥并建立傀儡政权。在法入侵墨西哥之初,美因为南北战争无力干预。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公开反对墨傀儡政权,安德鲁·约翰逊总统派出5万军队进驻美墨边界,直接威胁法国远征军,并且向墨西哥部队提供武器坚决反对,宣称此举违反门罗主义,迫使法国势力最终撤出,牢牢把控住对墨西哥影响力。
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1954年,危地马拉民选产生了雅各布·阿尔本斯政府,该政府属于左翼,对内实行土地改革政策,危害了以美国联合果品公司为代表的美资企业利益。美中央情报局协助危军方推翻左翼政府,扶持起亲美独裁政府。
美国中央情报局当时在尼加拉瓜秘密训练反政府游击队,意图推翻桑定社会主义革命政府及丹尼尔·欧德嘉总统。此事连同其他的事件遭一并揭发。尼国内战期间,约有1.4万人身亡,15万人流离失所。美中情局局长罗勃·盖兹为此秘密任务极力辩护,声称美国若不介入尼加拉瓜,就是“完全放弃了门罗主义”。
巴拿马。1983年,美国一手培养起来的巴拿马“铁腕强人”诺列加上台执政后,日渐同美国貌合神离。1989年9月,美国对巴拿马实行经济制裁,同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以以“保护美国侨民,保护民主选举和打击贩毒”为由,下令美军展开对巴拿马代号“正义之师作战”的军事行动,此次行动总共有27000名美军和300多架飞机参加。诺列加投降后,美国以其涉嫌贩毒为由将他押往美国受审关押。
对加勒比国家的干涉
古巴。早在1852年,美国若干政要就引述门罗主义,在国会论说要将西班牙人强行逐出古巴。19世纪末,古巴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西班牙残酷镇压了起义,并进一步加强对古巴的严密管控,从而危害到美国资本在当地的扩张和经营。1898年2月,美国以“缅因号事件”为借口,发动对西战争并取得最终胜利,自西班牙手中取得古巴與波多黎各。
1961年4月,为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革命斗争扼杀在摇篮中,美国中央情报局组建了一只1600余人的雇佣军,在美海军和空军的掩护下,在猪湾登陆,三天后被古巴人民军挫败,成为美国首次在拉美试图推翻敌对政府的失败行动。
多米尼加。1904年,当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到法、意、德、比等债权国武力索债时,西奥多·罗斯福提出“根据门罗主义的引申”,反对武力恫吓,并派遣海军舰只进入多米尼加领海。1907年,美国和多米尼加签订条约,代管多海关、财政。1916年,美国派遣海军陆战队完全占领多米尼加,成立亲美军政府。此后,多米尼加多届政府均受美国控制。1965年,为防止古巴革命在多上演,美再次出兵多米尼加。
格林那达。1983年10月,美国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入侵格林纳达,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用4天完成了主要战斗任务,8天之内结束了战争,全面控制了格林纳达,武力推翻左翼政权,扶植起亲美新政府,震慑中美洲国家的左翼政治势力,对抗共产主义思想在中美洲的渗透和扩张。同时,美国的此次军事入侵也是自越南战争失败以来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对南美洲国家的干涉
巴西。1961年,推崇民众主义的古拉特接任巴西总统,上任后实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包括限制外资,对石油及石油产品实行国家垄断,并将美孚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古拉特政府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反对将古巴开除出美洲国家组织,并积极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美国对古政府的一系列做法耿耿于怀,唯恐巴西成为第二个古巴。1964年,在美驻巴使馆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活动下,军队中右翼分子发动政变,推翻了古拉特政府,建立起亲西方的军事独裁政府。
智利。1970年,作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阿连德代表左翼政党联盟“人民团结阵线”参加智利大选并最终获得胜利。阿连德政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民主选举方式赢得执政权的社会主义政府,美国受到极大震动。尼克松政府开始通过隐蔽行动方式,从政治、经济和宣传等多方面对智利进行干涉,积极策动政变,谋求颠覆左翼政府。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全力打压作为智利主要出口资源的铜矿价格,导致国际铜价大幅度下跌20%,给阿连德政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使得新政府各项改革措施举步维艰。美国同时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诋毁阿政府,向反阿连德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集团及其控制的媒体提供秘密的资金支持。在智利社会日益动荡的局势下,美最终挑唆智利军方发动政变,颠覆了阿连德政府,阿连德在政变中身亡。
门罗主义在拉美的主要特点
美国直接军事干涉发生主要集中在巴拿马运河以北。美国对拉美干涉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如古巴“猪湾”事件、入侵巴拿马、纠集联合部队入侵多米尼克和格林纳达等,如按地理划分,均发生于现在的巴拿马运河以北,属于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对于该地区,如发生有损自身利益的政治事件,美往往不计代价,甚至诉诸武力解决。
美在南美干涉以经济封锁和秘密外交为主,与美对其他国家做法并无明显差异。对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美国综合运用了经济封锁、政治孤立等手段,并积极扶持反对派,但没有像对待中北美和加勒比小国一般直接出兵。对巴西、智利等国家,美国也是躲在该国军方背后,通过秘密外交的形式挑唆反对派,以达到颠覆政权的目的,与美国在中东、欧亚地区的做法并无差异。
经济上控制、文化上渗透是美国对中北美和南美国家的通用做法。无论墨西哥、巴拿马等中北美国家、格林纳达、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岛国,还是秘鲁、厄瓜多尔等安第斯国家、巴西、智利等南椎体国家,无一不是美国资本、价值观和文化的重要输出地。经过两百年影响和控制,美国因素已经深深渗透入到相关国家的方方面面,深远影响了拉美独立以来的国家建设和经济模式。可以说,今日拉美各国的社会经济面貌无不与美国影响有关。
分析及结论
造成上述美在巴拿马运河南北地区实行门罗主义内容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国家实力的差异。巴拿马运河以北,除墨西哥外,基本为中美地峡小国和加勒比岛国,国小势微,缺乏战略纵身,同时在国际社会声音微弱,容易成为大国相争的牺牲品。巴拿马运河以南的南美洲国家,普遍体量较大,在国际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美国无绝对把握难以直接出手,只能在台下搞秘密外交式的幕后交易。
二是距离远近不同。虽然同属拉美,相比南美洲国家,中北美和加勒比国家距离美国本土更近,美国易于通过军事手段进行打击,并速战速决,实现军事干预效果和利益的最大化。而南美国家战略纵身较大,美国如实施军事行动难度极大。
三是冷战因素的现实影响。由于古巴的存在和前苏联在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与美战略竞争的影响,美对该地区局势高度关注,投入大量资源对苏古势力进行遏制,将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作为抵御苏联势力向美国本土扩张的最后一道屏障。
以上因素,直接导致了門罗主义在拉美不同地区的表现异同。总体看,门罗主义可以巴拿马运河划界,巴拿马运河以北,属于美国核心利益区,必要时美国可以施行军事干预等一切手段,以确保自身利益。对于巴拿马运河以南地区,美国的影响力渐弱,甚至与全球其他地区并无明显区别,在美全球霸权顶峰的20世纪后半期,也只能依靠“秘密外交”手段对有关国家施行政权颠覆。因此,可以看出,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是美国实行门罗主义的核心区域。
参考文献
[1] 郑文翰.《军事大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315-318
[2] 徐世澄.《拉丁美洲现代思潮》[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0:64-71.
[3] 崔桂田,蒋锐.《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及左翼社会运动》[M].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225-230.
[4]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美洲被切开的血管》[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14.
[5] 莱斯利·贝瑟尔.《剑桥拉丁美洲史》[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251-258.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