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世”,被高估的外部冲击

2019-10-09何治民

南风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入世关税改革开放

何治民

18年,可以做什么?

它可以将刚出生婴儿的生活,从一张白纸绘成五彩斑斓的画卷。

18年,也可以让“入世”的中国,从加入之初发出“狼来了”恐惧的适应者,成长为世界贸易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

将时间拉回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担心“入世”会冲击国内产业发展,“狼来了”呼声此起彼伏。

时间给出了答案,“狼来了”的担忧不攻自破,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开放的决心和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不断完善的多元化开放格局和日益显著的国际影响力。

18年的时光,放在70年的岁月中,或许并不算长,但一系列看得见的成绩表明,这是不可或缺的18年,“入世”的意义也再次彰显,它不仅仅让中国融入世界发展轨道,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

2001年12月11日,卡塔尔多哈世贸部长会议上的一声槌响,正式宣告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如果从1986年提出“复关”申请算起,中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在焦灼谈判中等待了15年。

开放会带来竞争压力,会有优胜劣汰,但外企進入也将带来先进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这是绝佳的学习机会,跨越式发展最好的时机。事实也证明,越开放的产业,发展越快,家电产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入世”之初,“狼来了”预言仍在耳边回响:国内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国外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基因,它们的进入将给国内产业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入世”时中国许下的承诺会制约中国发展。

理解这种担忧并不难,它是对国内经济发展不足的投射。因为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比重约为4%。

“狼来了”的担忧集中在中国“入世”时的承诺,这份承诺表涉及非关税壁垒、关税减让、贸易权、流通领域、特许经营、邮递服务、通信和互联网等21项内容,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放开准入和规章制度,核心是降关税。

担忧最多的,是汽车行业和农业。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当时国内粮价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但质量难以匹敌;而汽车工业一直受严重的关税保护,且汽车进口实行配额制度,汽车在国内的销售价格比国外高出几倍。进入WTO后,预言家们想象的情况是:当关税大幅降低后,中国的这些产品在价格、质量上都不占优势,势必在竞争中会淘汰出局,制约国内产业发展。

事实是,在2005年,中国就基本履行了降关税的承诺,且在不断降低,但产业发展反而更具活力。以汽车行业为例,在完成汽车关税降到25%的“入世”承诺后,2018年7月1日,中国再次下调汽车关税: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发展是这样一幅画面:“入世”后,涌现了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一批自主的品牌车企,一汽轿车、上海汽车等与国外汽车厂已合作多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实现了从2001年的200多万辆到2018年2700多万辆的飞跃式增长。

为何出现了与“狼来了”预言完全相反的结果?仔细想想,或许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预言忽视或低估了中国“入世”带来的正外部性。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全面的改革开放,中国土地辽阔,且正值人口红利顶峰,一时间成为世界各国的投资热土,外国纷纷将产业转移到中国,这个过程给中国创造不少就业机会,恰好消化了因户籍制度松动而释放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也凭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进入全球化经济发展轨道。

事实上,这也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沿海区域发展写照。在中国“入世”后,这种模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诚然,开放会带来竞争压力,会有优胜劣汰,但外企进入也将带来先进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这是绝佳的学习机会,跨越式发展最好的时机。事实也证明,越开放的产业,发展越快,家电产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其二,忽视了中国当时为加入WTO已经做的准备。早在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80年代,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局部开放格局已经成形。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4年外汇改革,实行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些都在为中国融入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做好了准备。

其三,低估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和市场主体的适应能力。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下,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新需求产生,中国也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市场和行业,服务业在GDP发展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而随着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负面效应不断释放,劳动人口的红利逐渐消失,市场“无形之手”再次倒逼国内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变。经过“入世”竞争的洗礼,中国企业适应和创新能力都在提高,在新一轮互联网科技革命中,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脱颖而出,立于行业发展潮头。

归根结底,这三项都是开放促改革的成果或表现:中国企业利用“入世”的契机,主动拥抱开放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不断调整、创新,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18年,我国GDP突破90万亿元,占世界总量的15.9%,比2001年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

如今,预言被证伪,这是一场从恐惧“狼来了”到勇敢“与狼共舞”的蜕变,背后是不断调整的开放策略和坚持改革开放不变的决心。

从出口导向到双向、全面开放

不可否认,不管历史的长河如何浩渺,总会有一些时刻能让人永远铭记。2001年,中国“入世”就是这样的节点,它被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事件。

猜你喜欢

入世关税改革开放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