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压浆稳板关键技术研究

2019-10-09张海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期
关键词:施工流程配合比

张海亮

摘 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处治不当,将导致反射裂缝等病害过早出现于刚柔复合路面结构内。为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对路面结构路用性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在加铺沥青层前,为有效防治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病害,可选取压浆技术进行施工。为此,该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压浆稳板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施工流程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志码:A

1 压浆浆液控制指标分析

水泥、中粗砂、膨胀剂等是构成混凝土板底压浆的主要材料,为确保板底压浆硬化体的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要求,必须进行压浆液材料组成的合理确定,且选用最佳配比。

1.1 确定浆液强度

基于浆液强度-基层强度协调关系分析,相比基层强度,如浆液强度低时,先损坏浆液硬化体;如两者强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破坏强度与基层强度基本等同;如浆液强度较高的情况下,可提高基层强度,但在持续增强浆液强度时,基层强度增长幅度将呈下降趋势。一般4.6 MPa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料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如10.2 MPa为浆液强度时,则5.4 MPa为复合试件的破坏强度,与基层强度相比,其提升了17 %左右。根据大面积板底压浆施工规定,压浆液强度基本等同于贫混凝土强度,因此,可在10 MPa以上控制浆液3 d强度。

1.2 水泥用量的影响

作为压浆稳板施工最重要的材料,水泥用量准确才能提高浆液硬化强度及耐久性。通过分析可见,在水泥用量持续增加时,将减小水灰比,但可提升浆液强度。但不断增加黏度的同时,水平管流黏度系数也会大幅增多,流动度则大幅降低,将严重影响浆液的可压性能。伴随水泥用量的增加,浆液膨胀率也会随之增多,但水灰比在0.6以上,浆液膨胀率、强度则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因此,水灰比增加,将导致浆液的工艺性能、力学性能下降,进而增加压浆难度。

1.3 砂用量的影响

浆液的流动性、膨胀率受砂用量多少的影响很大,一般砂灰比控制在0.7左右最佳。据相关试验研究表明,砂用量将直接影响浆液流动性,即砂用量增多,浆液流动性将减弱。

1.4 膨胀剂用量变化的影响

膨胀性能是LW外加剂的主要性能之一,在基本配比内,增加水泥用量5 %的UEA膨胀剂,将影响浆液流动性,但影响较小。此时可增大水平管流动黏度系数,减少浆液充填脱空的能力。但此时,可提升膨胀性与强度,也就是说在5 %以上用量的情况下,此改良作用效果将有所下降。为此,将适量UEA膨胀剂添加到施工处理段,可达到良好压浆处治效果。

1.5 浆液控制指标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最终确定最优配比技术指标,见表1。

2 二次压浆工艺在公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总长度为140.16 km,本路段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仅有5 km。自建成运营后,因交通量增加、重载超载问题严重,导致路面病害频发,主要病害类型为错台、断裂、接缝渗水等。为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决定选取二次压浆工艺处治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现选取K262+800~K266+800段作为试验段,其浆液最佳配比方案见表2。

2.2 施工流程

2.2.1 第一次压浆

试验段内通过雷达探测、取芯检查可见,脱空现象主要存在于混凝土路面板与基层、基层与底基层之间,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压浆孔钻孔深度必须从基层、底基层穿越,且直至砂垫层。60 cm~80 cm为孔深范围。

压浆施工中,需向混凝土板的钻孔内插入压浆头,随后将螺栓拧紧,将水泥砂浆注入混凝土路面板底。根据“低-高”的顺序进行压浆。通过该压浆方式,可保证顺利浆液流通,且能够及时将板底积水、空气排出,提高压浆施工水平。

通常在0.2 MPa~0.5 MPa控制压浆压力,于混凝土板块来讲,浆液具有上拖力。为此,在压浆施工中,必须对压浆板块周围接缝情况进行详细观测,通过板块上升作用,对邻近板块的错台问题进行及时处治,尽可能保证路面平整、顺直。如浓浆由前面压浆孔溢出,可及时把后面的压浆孔关闭,如后面的混凝土板已完成压浆施工,需做好稳浆作业。

2.2.2 第二次压浆

完成第一次压浆作业,3 d后即可进行第二次压浆施工。此次主要针对纵向裂缝混凝土路面板进行处治。产生纵向裂缝的直接原因在于路基不均匀沉降,致使基层有剪切裂缝产生,从而有纵向裂缝出现于路面板相应部位。

第一次压浆的主要作用在于处治混凝土板地水平面的脱空问题,第二次压浆的作用则在于处治混凝土板底路基顺直面裂缝,如图1所示。为此,需在与路面板纵缝相近的位置设置钻孔位置,进而有效处理裂缝。通过2次压浆施工,可有效处治板底病害问题,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2.3 压浆前后参数变化分析

2.3.1 脱空压浆处治现状

第一,高程有所抬高,幅度在5 mm~10 mm;第二,相比0.2 mm规定值,弯沉压浆前有54.63 %弯沉值在该值以上,相比0.1 mm,弯沉压浆后有89.6 %弯沉值在该值以下;第三,压浆前板下的脱空松散介质,在压浆之后逐渐形成密实状态;第四,抽芯检验表明,硬化浆液存在于99.1 %板底,14.8 mm为其平均厚度。

2.3.2 高程变化

将壓注水泥砂浆的处治措施应用到K37+005~K38+705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根据对角线在施工前进行本路段板块水准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共620个。

压浆前后分别观测各板水准观测点,测量结果显示,混凝土板块都有所提升,3.9 mm为平均提升幅度。其中73 %高程变化集中在6 mm以内。

2.3.3 弯沉变化

618个点在压浆前后,测量成果表明,弯沉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具体变化见表3。由此可见,浆液能够有效提升板体的稳固性。

2.3.4 板底浆液厚度

完成压浆施工后,针对K262+800~K66+800段进行检测,以抽芯检查为主,芯样共57个,通过分析可见,15 mm为板底浆液的平均厚度。由此说明,板底脱空部位可被浆液充分填充,且能够保证板底稳固,板底支撑能力良好。浆液在充分填充底基层空隙时,可对底基层的整体强度进行全面提升,同时,板下渗水渠道也可被压浆封住,进一步降低水损坏程度。

2.4 压浆后评价指标分析

作为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必须保证板底压浆符合验收标准。为提高施工质量,应与施工具体情况相结合,确定压浆后评价指标,具体见表4。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减少路面病害发生率,该文将压浆技术应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通过对水泥用量、砂用量等影响地分析,确定了浆液控制指标要求。并与具体工程案例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了配合比设计,对压浆施工流程、压浆前后参数变化及压浆后评价指标进行探讨,以此得出以下结论:

(1)在综合考虑应用经济性、施工可控性等因素的基础上,该文从水泥用量、浆液强度、砂用量等方面对施工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由此确定了浆液控制指标要求。

(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病害类型的前提下,通过试验段的选定,最终确定了最佳配合比方案,并通过二次压浆施工工艺,对公路路面大修施工进行探讨。

(3)完成各项施工工序后,应及时进行压浆前后参数变化分析,及时了解压浆施工后的具体情况,确保压浆处治效果良好,主要通過分析脱空压浆处治现状、高程、弯沉及板底浆液厚度变化情况,得出压浆稳板处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效果显著。

(4)为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需在完成施工的各个时间段,进行压浆后观测,且确定评价指标,保证其压浆处治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薛彦卿,黄晓明,石小武,等.含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荷载下的疲劳损伤机理[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99-204.

[2]陈湘亮,吴江,魏国俊,等.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板的自振频率试验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1-15.

[3]黄美德,王壮辉,袁万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判断与压浆处治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8(10):208-210.

[4]崔晓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压浆处治技术与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4(2):57-59.

[5]肖汉,朱文霞.潭耒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压浆控制标准研究[J].中外公路,2013(6):72-75.

[6]张伟电.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施工中压浆技术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8):160.

猜你喜欢

施工流程配合比
某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控制技术
热再生配合比设计在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
配合比参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