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辈子与沙漠“死磕到底”

2019-10-09刘彦华

小康 2019年27期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白芨防沙

刘彦华

治沙英雄“ 让沙丘绿起来,让职工富起来”是王有德毕生的追求。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白芨滩防沙林场,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直属宁夏银川市管理,灵武市代管。上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西进,毛乌素沙漠入侵灵武市,流沙越过东干渠,逼近黄河,离黄河东岸只有七八公里,每年以一亿吨的黄沙量倾注进黄河,大有越过黄河而西进,与腾格里沙漠合龙,吞并宁夏平原之势。

宁夏生态环境全面告急!一纸调令,让王有德与白芨滩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让沙丘绿起来,让职工富起来”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他带领职工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防沙治沙模式,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治沙英雄”,这是外界给予王有德的一致评价。

“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

作为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原书记、局长,王有德在宁夏鼎鼎有名。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蒙对王有德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只要说王劳模,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都知道说的是他。”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正是白芨滩过去的真实写照。1985年,在林业系统工作多年的王有德出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开始带领职工与沙漠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白天,他们顶着五十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沙窝子里的帐篷里。冬天,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们日夜吃住在水渠边。难上加难的是,在茫茫沙漠中种活一棵树非常不容易,经常是,头一天挖好的沟渠,一夜之间便被风沙填平了,前一天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便被刮得东倒西歪;刚开垦出来的田地,一场风便被埋葬得了无痕迹……

林场经历了多少场风,没人说得清楚,王有德和职工们为此不止一次流过泪、怨过天。但是活儿还是要干。沟被埋了,再挖出来;树苗被毁了,重新补上;田被掩了,重新开出来。风沙不断埋,他们不停种,拉锯、抗衡、争夺,旷日持久的劳作,培养了王有德和白芨滩人对树的特殊感情。“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跟随王有德进沙漠,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小心脚下,别踩着苗,它们长起来不容易啊”。

正是深刻地了解这种不容易,王有德把自己变成了治沙专家,练就了一身绝活儿:他走进沙漠,就知道今天会有几级风;舌头一尝就知道土壤的盐碱度是多少、可以种什么树;摸一摸、看一看枝叶,就能了解树木得了什么病、应该怎么治。

王有德非常善于总结经验,他坚信人定胜天,不过在说完这句话后,紧随其后还有一句,“人定胜天离不开科技做后盾”。

沙漠化土地开发、利用和研究于一体的防沙固沙科学实验,是王有德带领科研人员探索攻关的重点。在总结白芨滩多年治沙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探索出了“五位一体”循环立体开发防沙治沙模式,即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做沙漠旅游,实现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创造了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广模式。

“不要以为扛着一把锹就可以治沙了,新时代的治沙人必须具备科学技术。”在王有德的部署下,林场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学习培训,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仅树苗成活率一项指标,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百分之六七十提高到了如今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借助科技的力量,王有德和林场职工在茫茫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打造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治沙必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

“不怕苦,不怕累,以身作则,认真实干。”今天,在宁夏,王有德深得人心,每每谈起他,人们必定要竖起大拇指。不过,这个大拇指,王有德得来并不容易。

“我当时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王有德告诉记者,1985年初到林场,迎接他的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亮相,“宣布调令,现场没有一个人鼓掌”。

王有德没有生气,也没有发火,他非常理解当时工人们的心情。白芨滩林场成立于1953年,最初的20年里,广大职工开荒造田、植树造林,因为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表彰奖励。但是,作为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公益性林场,林场每年的全部收入来源就是财政下拨的10多万元,既要养活198名工人,又要保证造林育苗等生产任务。当时,治理一亩沙地,成本需要好几百元,而国家每亩补贴额度仅50元,资金缺口非常大。

“当时,百分之七十的职工都想调走,人心涣散,毫无干劲。不过这不能怨职工,为了防风治沙,他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终生,却陷在窘迫穷困中难以自拔。”上任之初,王有德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走访调研,结果令他震惊,职工们普遍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喝的是苦咸水,吃的是白汤白水,不见一滴油花,孩子上学、职工看病均须投亲靠友。

“如果不改变他们的生活处境,让他们富起来,真是对不住他们呀!”必须改变林场现状,改善职工生活,使命与责任在王有德的心里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涌。

王有德告诉自己,“治沙必先治穷,让职工富起来再治沙。”在林场大会上,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向职工们郑重地作出了“三个不走”的承诺:全场的贷款不还清,我不走!困难职工住不上新房,我不走!眼前的沙漠不变成绿洲,我不走!

出路何在?经过深思熟虑,1986年,王有德提出了“内改经营机制,外拓生存空间,靠创新求发展”的发展思路,决定打破铁饭碗,精简后勤管理人员,取消一线职工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同时通过创办多种经营,比如开饭馆、修苗圃、办车队、承揽绿化工程、搞畜牧养殖等,用企业挣来的钱解决职工生计和植树造林问题。

“一个小果园可以养四五个人,一个小饭馆可以养两三个人,一个柳编场可以养十几个人……”在王有德本子上,这样的账密密麻麻。有活干,有钱赚,林场职工的干劲再次被激活,没日没夜的奋战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饭钱解决了,菜钱解决了,最让王有德惊喜的是,仅一个月时间,林场就超额完成了该年度的植树造林任务。“职工们不是怕改革,而是怕越改越差。”

职工致富,林场增收,有的职工说,治沙赔钱,不如少治些沙,挣来的钱干些别的,不是更好?对此,王有德的态度非常坚定,“富民举措是在夯实治沙基础,多种经营是在增强治沙实力,最终的目标还是要防沙治沙。”

不过,在王有德看来,治沙必须和治穷相结合,实现防沙治沙与职工致富的良性循环,“人家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靠沙吃沙,而且要吃得生机盎然,幸福美满”。

为了增强林场防沙治沙的后劲,王有德提出了“立足林业促林业、围绕林业发展多种经营、力推林业建设综合发展”的深化改革方案。经过多年努力,林場的苗木培育、经果林种植、养殖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与防沙治沙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模式,用事实证明,治沙与治穷齐头并进,实现了场子活、沙漠绿、职工富的目标。

在王有德带领下,林场由过去每年治沙三千亩提速到每年治沙两万到三万亩。在浩瀚的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63万亩的绿色屏障,将毛乌素沙漠向东推了20多公里。林场职工年均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最低6万元、最高20多万元,家家住上了楼房、户户开上了小车。

不过,面对这样的成绩,王有德依然未敢松懈。2014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他决定退而不休,借助一位企业家的帮助,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继续防沙治沙事业。

“白芨滩目前仍有大片荒漠尚未治理,党交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我要继续发挥余热。”王有德的言辞虽然朴素,却充满了力量。

猜你喜欢

毛乌素沙漠白芨防沙
毛乌素沙漠边缘定边县长城林场林业资源分析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陕北·绿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风积地貌区道路工程勘察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