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动真碰硬
2019-10-09刘彦华
刘彦华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更好的营商环境来把握和引领。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专访时,莱州市委书记于宁直抒心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莱州必须敢于刀刃向内,下定决心动真碰硬。”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小康》·中国小康网:近两年莱州经济发展情况如何?企业普遍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
于宁:近年来,在山东省委和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总体定位,在2017“狠抓落实年”和2018“敢于担当年”的基础上,把今年确定为“巩固提升年”,扎实推进谋发展、守底线、惠民生、强党建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
多年来莱州的产业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为主,受环保整治和产业转调的倒逼影响,目前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莱州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转型难。受“加工制造—产品销售”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缺乏核心竞争力。例如莱州市的一些石材企业、小型装载机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份额,缺乏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赢得市场的意识和本领。二是创新难。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高端技术匮乏的问题,整体技术创新实力不强,产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大多未建立起完善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三是融资难。中小企业自身的信贷资产不具有优势,有效担保不足,缺乏抵押资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没有有效建立,不少企业仍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财务管理不健全,导致银行放贷意愿不高。
《小康》·中国小康网:对于莱州目前的营商环境,您如何评价?优化营商环境,莱州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于宁: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莱州的营商环境改革全面发力、成效明显,在烟台率先完成县乡两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一次办好”事项清单模板在全省推广,群众满意度调查8次位居烟台县市区首位。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上级要求、莱州发展需要、群众热切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持续用力抓弱项、补短板。
总体来看,优化营商环境,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拥有突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利好机遇。今年莱州作为全省9个经济发达县之一,被纳入全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可以说机遇千载难逢,我们的很多重点项目、审批事项可以直接向省里汇报争取,省里也将很多审批权限下放给我们,今后的审批办理效率将会大幅提速。二是区位交通机遇。莱州即将迈入“高铁时代”,这为我们对外开展“双招双引”、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快速通道。三是文明城市优势。莱州作为千年古邑、厚德之城,是全国首批县级文明城市,这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也是营商环境的最有力证明,我们将进一步擦亮这张城市名片,让城市因文明而更有魅力、更具吸引力。
从面临的挑战看,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干部思想解放程度还不高。南方先进地区“法无禁止即可为”,而我们不少干部信奉“法无授权不可为”,生怕掉下树叶砸着头,凡事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总是以这有规定、那有条文为由推托,以“守规矩”之名行“不担当”之实,造成一些问题久拖不决。二是体制机制仍有短板。近期省里组织赴京冀沪考察学习,发出的最强烈信号就是“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对比外地的经验做法,我们在压减办事时间、缩减办事流程、全程跟踪服务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近期烟台对各县市区营商环境委托第三方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从调查结果看我们在不少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必须敢于刀刃向内,下定决心动真碰硬。
政策真落实,敢啃“硬骨头”
《小康》·中国小康网:助力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获得感并不强,请问莱州如何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企业真正知道、用好相关政策?
于宁:在推动政策落地过程中,我们坚持“两个凡是”:凡是上级和我市制定出台的政策,都通过上门宣讲、集中培训等各种方式,把政策直接传递给企业。政策发布后,第一时间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介,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方式,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组织对全市各项产业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制作政策汇编手册,一企一册全部发放到位,让企业读得懂、好操作。先后召开全市范围的政策宣讲大会、兑现大会,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对最新的各级政策进行全方位解析,让企业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和运用。凡是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都主动对接靠上、主动跑腿服务,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创新建立惠企政策“直通车”平台,实时发布所有产业政策、政策解读、申报指南、申报通知等,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对于符合政策奖补条件的企业,主动提醒告知。简化政策申报办理手续,对于系统能够查取的材料,无需企业再次提供,对于企业需要自行提供专项审计报告的,由主管部门统一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专项审计报告,费用由政府承担。强化兑现成果的督查考核,制定考核办法和细则,将产业政策落地情况纳入营商环境考核事项,定期研判奖补项目审批进展,通过晒亮点、作承诺、比成绩等多种形式,推进政策“刚性兑现”。
图为莱州市委书记于宁。
《小康》·中国小康网:三分决策七分执行,请问莱州在确保营商环境优化举措的真正落地执行方面有着怎样的考虑?
于寧:我认为,关键要在以下三方面用力:一是以民意监督落地。我们创新建立了“政务服务百项堵点问题调查整改”长效机制,每季度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部门进行评议,集中查找部门在服务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今年以来先后收集有效问卷3455份,调查的70个堵点、88条意见建议整改和检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各部门政务服务工作总体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二是以考核推动落地。建立政务窗口服务对象满意度周测评、月通报、年考核机制,每周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回访,每月汇总通报群众满意回访情况,将落实情况列入全市年度考核。在近年来烟台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中,我市始终位列烟台各县市区第一名。三是以机制保障落地。优化重点项目落地机制,对市级重点项目和符合条件的工业项目,全部实行全程代办服务,指定代办人员根据项目特点,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事项清单、审批报建流程图,对各项审批事项列出任务图、倒排时间表。项目推进过程中,代办人员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填写《审批工作日志》《周工作计划》,推行模拟审批、容缺受理、联合审批等审批制度,推进部门间配合联动,实现项目审批提速。
《小康》·中国小康网:对于莱州而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硬骨头”是什么?莱州下一步打算如何啃下这些“硬骨头”?
于宁:从目前我们走访企业调研、群众办事反映情况看, “硬骨头”突出表现在:在办事流程方面,部分职能部门办事窗口未实现有效统一,“一枚印章管到底”的集中办理模式还需优化。在审批制度方面,“信息孤岛”等现象突出,有些审批过程中无法跨部门调用审批材料,降低了政务服务效率,影响“一次办好”改革成效。在干部作风方面,个别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比较突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担当作为意识、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的作风还需进一步深化。
下一步,一要进一步浓厚亲商氛围,二要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三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